關于***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園區的幾點思考
關于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園區的幾點思考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園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根本出路。根據省經委《關于做好全省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經環資[]158號)文件精神,結合園區的實際開發建設步伐,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封閉或半封閉循環
1、努力實現重點生物制藥產業循環鏈
依托園區的生物制藥企業,在形成“玉米—淀粉—副產品蛋白—飼料—養殖業、畜牧業—有機肥料—玉米種植”,半封閉循環的同時,主產品“玉米淀粉—生物發酵原料藥—藥物制品制劑—人用或獸用藥品”,實現了科學循環發展。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生物制藥產業,努力拓展上下游產品加工,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入區建設。
2、完善“煤電鋁”循環產業鏈
重點依托粉煤灰生產鋁硅系列合金項目,電廠發電后所產生的粉煤灰,經高科技提取氧化鋁,氧化鋁通過電解生產電解鋁,進而發展鋁制品加工。目前,*集團擬投資35億元在園區建設年產25萬噸電解鋁項目。圍繞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園區還將逐步發展下游產品加大對項目的扶持力度。園區依托電廠基本形成 “發電—高鋁粉煤灰綜合利用—電解鋁—鋁型材加工”產業鏈。
二、積極扶持引進節能、環保項目
1、節水工程
面對園區污水處理壓力日益加大的局面,園區積極提倡企業節約用水、循環用水,全面減少污水排量。三、四期工程增加投資近10億元改用空冷技術,對一、二期工程冷卻水采取反滲透法集中處理,對污水純化實現再生利用,每年節水300多萬噸,減少排量500萬噸,繼續推廣該項目在自備電廠項目上得到應用。
2、**8公司污水利用項目
淀粉公司利用ⅲ效分離器回收涼水塔蒸汽補充循環冷卻水,使之長期循環無需補給也無需排放,既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消耗,又對環境無污染,利用淀粉污水經蒸淋濃縮制取玉米漿為石藥提供生產原料,實現了變廢為寶。推廣該技術在等其它企業中的應用,實現污水零排放,有效保護園區環境。
3、水電一體化項目
*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擬投資5150萬元,在一期淀粉項目的基礎上生產液糖、變性淀粉及工業酒精,提高淀粉產品附加值。同時,將與北京*公司合作,引進德國的水電一體化項目,進行環境改造。即利用一期工程淀粉污泥,通過沼氣能量轉化進行發電,園區將大力扶持該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并逐步擴大污水的利用范圍,鼓勵其他企業的有機污水也統一由該項目處理。
4、高鋁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
全部建成后,每年將產生約300多萬噸粉煤灰,這些粉煤灰根據傳統方法除少部分用于建筑外,多數都是露天堆放。堆放粉煤灰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對環境造成污染。目前,燃燒國家工程中心和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共同開發建設高鋁粉煤灰生產鋁硅系列合金項目,年消化粉煤灰60萬噸。經過前期啟動的一臺2200kva試驗爐試驗生產,順利獲得成功。在試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將建設兩臺16500kva礦熱爐。
該項目利用粉煤灰生產鋁硅鐵合金、鋁硅合金、納米氧化鋁等多個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粉煤灰利用技術的空白,還對延長園區產業鏈及對園區相關產業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后續開發的項目還有利用粉煤灰生產凝石材料、莫來石,生產分子篩、填料、磁化肥,提取空氣微珠等多個產品。
5、**集團煤氣、焦油回收項目
目前**集團在工業園區投資建設的年產100萬噸特種鋼項目,焦炭年需求量約60萬噸,**集團擬采用先進設備和工藝在園區配套建設焦化項目,并采用循環利用方式,用煤煉焦,將副產品煤氣和焦油集中回收用于發電,所發電量除滿足特種鋼項目自用外,還可以向周邊地區銷售,園區將大力扶持這一環保節能項目。企業實現了變廢為寶,既節約了能源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6、污水處理廠
園區綜合污水處理廠于XX年9月20日開工建設,一期工程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2萬噸/日,項目總投資9300萬元。目前,一期工程進展順利,已注水調試。根據企業污水處理需要,XX年前,污水處理廠還將繼續擴建二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將達到10萬噸。
三、抓好節能工作
1、加強工業“三廢”利用
工業“三廢”綜合利用潛力巨大,由于工業企業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生產方式,致使大量資源被異化為“三廢”,許多生產要素低水平消耗。我們積極鼓勵企業轉變傳統的經營方式,提升再利用技術,加快實施資源綜合開發、生產鏈拓展,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園區周邊地區資源豐富,是煤炭和化工礦產資源的主要產地,有著良好工業基礎,我們將以建設節能型園區為目標,充分利用周邊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將重點放在能源、原材料行業。園區的清潔生產與廢物利用空間廣闊,我們積極鼓勵企業提高煤炭潔凈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推動煤炭氣化和液化等清潔技術在園區的發展。在冶金行業,大力扶持爐外精煉、高效連鑄等先進清潔技術,推動余能、余壓、余熱和廢氣、廢水、廢渣的綜合利用,并帶動整體冶煉行業的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