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舞蹈教師培訓心得匯報
三、舞蹈讓孩子擁有美麗的形體
(一)長期系統科學的舞蹈訓練可以幫助人達到標準的形體,可以消除日常不良習慣,并有助于身高發展和圍度的改善。
舞蹈是一種形體語言的藝術,它是按照人類的審美理想來塑造一種美的形體標準。而標準的形體應該是身體各個部位,包括身高、體重、圍度等都非常和諧統一的一個狀態。
而舞蹈中的形體動作是經過提煉、高于生活、脫離自狀態下的動作。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的這些例如:站、走……這一切都不能稱之為舞蹈動作。那這些動作在舞蹈當中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我們從最簡單的一個動作“站”就能有所體會。“站”,我們需要從下往上一個一個部位地來調整。
1)首先,小八字腳站好,腳牢牢地吸住(抓住)地面。注意這個抓地的動作不是腳趾頭用力,而是腳趾的指腹使勁。
2)膝蓋。漂亮的膝蓋是平的,所以我們要用力把膝蓋往后壓,盡量讓它看起來更平一些。同時,非常重要的是我們的兩個膝蓋一定要靠攏夾緊。
3)大腿。我們的兩條大腿一定是要用力夾緊。在訓練的時候可以把一張白紙夾在大腿中間,看看能不能夾穩紙。
4)臀部。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塌腰翹臀。讓臀部看起來飽滿的正確方法是用力夾緊。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以試著摸一摸自己的臀部兩側是不是有一個凹陷(一個渦),這個凹陷越深越好。
5)腰腹。要提腰收腹,將自己的兩邊肋骨像關窗戶一樣關起來。
6)胸。我們找到胸的中心點,用這個點往斜上方向用力頂。
7)肩膀向下沉,手臂自然垂放在身體兩側。
8)頭。頭頂盡量往上頂。抬頭、收下巴,眼睛平視前方。
9)最后注意的是,在視覺中,背部的這一條線是人體的中軸線。要讓自己的身體看起來是正的直線,我們要將重心稍稍的往前移。
像這樣的一個“站”,在舞蹈學習中,都是要用很長的一段時間去訓練的。
(二)舞蹈訓練需要遵循年齡生理等不同狀態的發展規律,因材施教。技術訓練不能盲目、不能功利,不能有技術性、專業化傾向。
由于小學階段是兒童身體生長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科學地、謹慎地對他們進行訓練。每一個動作都要規范,訓練要平衡全面。
要注意避免的是:切忌過早地進行力量型的訓練,在兒童肌肉縱向發展的階段適合進行拉伸肢體的訓練,否則會影響身高發展;一定不可以在堅硬的地面進行反復的跳的訓練,這樣容易對腦和下肢造成損傷;在進行跟腰有關的訓練時也要謹慎,在兒童十歲前最好都不要進行腰的訓練。
全面、適量、循序漸進的,遵循人體運動規律的訓練可以塑造優美的形體,從而提高人對自己的欣賞和自信心。
四、舞蹈能讓孩子擁有自信。
舞蹈是一種表現藝術。舞蹈的訓練,或蹦跳或表演,通過對舞蹈的表現,可以使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因此,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舞蹈課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地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只要能夠好好地把握舞蹈教學的中的每一個機會,舞蹈將會帶給孩子們無窮的自信心。
舞蹈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都是可以幫助提高審美、鑒賞和感知的能力,從而滿足人對美對情感的更高層次的追求。我們現在每天都在說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不光有知識有智慧,而且還要道德高尚心靈健康的人。而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可以說,沒有藝術教育,就不能稱之為完整的教育。
在現在這個物質生活水平非常高的時代環境下,人們的感受能力卻好像在慢慢退化。記得我小時候,過年、過生日吃蛋糕……等等這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的事情都可以讓我們開心好久。但現在,不過生日也可以吃生日蛋糕,不過年也能穿新衣服……東西越來越多,而人們幸福的感覺卻越來越少。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提:完整的人格教育,除了要培養有創造幸福的能力,還要培養擁有體驗幸福的能力。對這句話我的理解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任務,除了要培養孩子得高分考好學校找好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教會孩子對生命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