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心得體會_學習七七事變個人感悟與收獲(通用3篇)
七七事變心得體會_學習七七事變個人感悟與收獲 篇1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軍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了。
這一天,釀造了慘無人道、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之國恥!
這一天,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曠日持久的八年抗戰(zhàn)。
八年,我們數(shù)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付出寶貴生命;八年,中華兒女從不言放棄;八年,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練;八年,中華民族固若長城;八年,我們擁有了摧不跨的“抗戰(zhàn)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七七事變和八年搞戰(zhàn)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貢獻的中華兒女敬禮!
今天,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們借助網(wǎng)絡(luò)為我們的英雄們敬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飲水思源”。
中國,一個發(fā)展中的中國,一個崛起的中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回首過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卻,讓這些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基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青少年的歷史意識,國難意識,對國家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個人以為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自強精神是國家之根本。我們不但要有愛國意識,更要有憂國意識,牢記歷史是我們將悲痛轉(zhuǎn)換為動力的辦法之一。
“抗戰(zhàn)精神”和“長征精神”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她們是中國崛起和富強的永恒動力。可以說,只要保持著“抗戰(zhàn)精神”和“長征精神”中國就沒有什么不可戰(zhàn)勝的,沒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記這一天,為我們的英雄默哀,也為我們的祖國祝福!
七七事變心得體會_學習七七事變個人感悟與收獲 篇2
在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重溫抗戰(zhàn)影片《七七事變》,感受頗深。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開始,中華民族拉開了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恥、蠻橫、殘暴和赤裸裸的侵略,打造所謂“大中亞共榮圈”,妄圖將泱泱中華變成他們的殖民地。我們的同胞被奴役、踐踏和屠殺,我們的物產(chǎn)和財富被洗劫和掠奪,我們的國土被戰(zhàn)火和硝煙所彌漫…這些都深深刺痛了我,悲痛、憤怒、仇視等詞匯已經(jīng)無以表達我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痛恨。這再次提醒我:落后就要挨打,逃避、退讓只會讓敵人更加囂張,團結(jié)起來同仇敵愾、與敵人不共戴天、堅持抗戰(zhàn)直到勝利才是硬道理。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國軍人們,展現(xiàn)出了視死如歸的軍魂。在敵人猛烈的炮火面前,雖然武器裝備差距甚遠,英勇的二十九軍絲毫沒有退縮,他們寧可與敵人浴血奮戰(zhàn)而死,也不茍且偷生。陣地失去了再奪回,子彈打完了就上大刀,中國軍人用血肉之軀對抗著敵人的飛機坦克,雖死猶榮、視死如歸,不斷詮釋著中國軍人保家衛(wèi)國、無畏犧牲的民族精神和洗染山河的民族氣概。就像二十九軍副軍長張自忠所言,“作為軍人,唯有馬革裹尸,以死報國”。二十九軍雖然最終沒有守住家園,但是他們努力了、犧牲了,徹底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企圖,也加速了中華民族組建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步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尊重歷史、珍惜現(xiàn)在、抓住機遇,才能贏得未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仍然陰魂不散,右翼勢力依然逍遙法外,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依舊受到外部反華勢力的阻撓、分裂、甚至顛覆,國際霸權(quán)主義、強權(quán)政治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始終虎視眈眈。
作為黨員,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要化悲痛為力量,奮發(fā)圖強,居安思危。我們要以黨中央“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思想和布局為指導,用“三嚴三實”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用權(quán)為民,不搞特權(quán),勤于自省,為政清廉,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對黨、組織、人民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的實績。
七七事變心得體會_學習七七事變個人感悟與收獲 篇3
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嗣后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七七事變”是劃時代的歷史事件。日寇進攻盧溝橋的炮聲宣告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盧溝橋抗戰(zhàn)的壯舉引燃了中華民族抗戰(zhàn)的圣火。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
令我為之憤怒的是,一些追隨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國軍人,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竟說出“與日本人合作,中日沖突化干戈為玉帛,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身為中國人,竟說出這樣的話,你們的良心何在,你們對得起中華民族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這樣一則材料:武漢大學的路珈山頂有一個櫻花園,每當櫻花盛開的時候,一些中國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攝影留念。一韓國學生問其導師:何故穿和服照相?導師苦笑,無言以對。
讀罷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憤之流涌上心頭。韓國學生的一句問話使導師無言以對,難道是導師回答不出嗎?不是的。導師的無言,說明他對此難于啟齒。我倒要問問:在中國的土地上,在盛開的櫻花叢中,為什么一定要穿上和服?難道在這些中國青年的心目中已經(jīng)沒有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難道他們忘了是日寇的野蠻暴行曾經(jīng)是中國人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中華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作為自己無尚的光榮。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深陷囹圄受盡酷刑,卻仍堅持斗爭,時刻牽掛著可愛的祖國的方志敏;身中數(shù)彈,死前仍高呼“殺敵報國”的張自忠……無數(shù)中華兒女以他們的愛國行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而他們的后人呢?一些中國青年竟蛻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這怎不令中國人為之悲哀呢?
民族的靈魂就像纖夫手中的繩,只要握緊它,齊心協(xié)力,才能牽動中華民族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著美好的遠方前進。為了這艘民族之船,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堂堂正正,實實在在,令中國為之驕傲的中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