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鎮深入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的幾點思考
三、突出實踐特色,創新試點學習實踐活動
如何在鄉鎮、村這個層面上扎實有效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一個新的課題。縣委把宋樓作為全縣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單位參加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就必須突出實踐特色,努力在五個方面做出表率,爭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旗幟和標桿。
(一)爭當經濟建設的排頭兵。按照“培植大企業、壯大大產業、打造大平臺”的思路,加快經濟建設,實現科學發展。一是培大培強立鎮企業。要通過強力實施“骨干再造”和“再造骨干”兩大工程,改變民營企業個頭小、實力弱的局面。“骨干再造”,就是篩選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本土企業著力培植,千方百計助其做大。“再造骨干”,就是以園區為載體筑巢引鳳,瞄準全國、放眼全球,大力招商選資,力爭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加速形成支撐經濟發展的大企業、強企業。二是壯大大產業。立足棉紡織、植物油傳統產業優勢,力促設備升級、技術改造,推動產業上檔升級。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進一批新興產業,逐步改變傳統產業一統天下的格局,增強經濟運行的安全性。要緊盯市場,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搶占市場、提高效益。三是打造園區發展平臺。園區是鄉鎮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要繼續加大西屯工業園的投入力度,擴區增容,搭建配套完善、功能齊全、承載能力強的發展平臺。不斷推進園區管理創新,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和機制,深化封閉管理體制,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際慣例要求、符合投資者要求的高效管理模式,將園區建成服務高地、政策洼地、生活福地。
(二)爭當新農村建設的先行者。新時期農村發展的方向,就是發揮城鎮社區的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民向社區集中。因此鄉鎮應該搶抓政策機遇,把這項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切實抓實、抓好。首先要抓好鄉鎮駐地規劃,把鄉鎮駐地建設好,形成工業區、行政區、商貿區、居住區、文化娛樂區等功能完備的小城鎮。再是選取幾個社區進行試點,力爭打造成全市社區化建設的亮點。要勇于探索,善于創新,借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做到“三個打破”,一是打破傳統的村級組織管理模式,成立居民小區;二是打破傳統的黨支機構。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組建社區黨總支領導下的產業和專業協會支部,增強農村活力;三是打破村級財務管理體制。探索成立集體資產管理中心,對經營性資產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股份制改造,明晰產權,解決原村(居)集體資產管理問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同時,推進工作一定要把握好三項原則,一是以人為本,群眾滿意的原則;二是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的原則;三是有據可依、依法操作的原則。
(三)爭當文化建設的引路人。今年,我們將文化建設列為全縣六項工作重點之一。應從三個方面搞好突破:一是培養創新文化。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加深,經濟運行愈發艱難的情況下,我縣各鄉鎮民營企業比較集中,更應該開闊思路,大力創新,找市場、找出路,實現危中求機,變道突圍。二是培養開放文化。現在的經濟已經突破行政區劃,上下級隸屬關系,顯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誰不借助外力、誰不擴大開放、誰不解放思想,誰就沒有出路。今年,我們將結合科學發展觀,立足夏津,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集中精力擴大開放,引來四海客、聚集五湖朋。三是培養品牌文化。夏津很多鄉鎮已經獲得了多項國家省市級殊榮,下一步應該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把這些品牌向外大力宣傳、大力推介,用品牌托起夏津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