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身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學中能讓孩子不再畏懼數學,而且從心里喜歡它。借助學校開展的學名師活動,我自學了黃愛華老師的《數的大小比較》一課,感受深刻,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趣、實、活。”
(一)“趣”——課上得有趣,才能使兒童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
黃老師說:“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游戲、競賽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不能僅停留在追求數學課表面的“熱熱鬧鬧”,為“游戲”而“游戲”。我認為本節課之所以“打動”人的,給人“終身難忘”的,是“數學知識”與“游戲競賽”的完美結合,有“游戲”扣人心弦的形式,更有“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如: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的交流都是“有感而發”,學生的“感受”恰恰是“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每個場次比賽完,教師讓學生記下比賽“結果”,“數學”地思考。整場比賽后讓組織學生交流、“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和體會。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游戲是為了更為高效地、生動活潑地讓學生“掌握”和“內化”數學知識。
。ǘ“實”——上課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加強雙基是我國傳統的精華,在任何時期都不能丟。
在黃愛華老師這節課中,我驚嘆于他恰到好處的設計,精彩的點撥,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細節化。其實這里面的環節中細節的處理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這種細節化的設計結果上升到高的教育境界,才能使教學精彩、實在而又使人折服。在這節課中黃老師精心預設了五個重要的細節
第一,當引出課題時,引導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并主動提出研究的問題。
第二,在第一輪游戲抽出千位上的數字之前,適時介入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
第三,當學生抽出的數字是6時,教師將卡片倒過來提問:如果我把6換成9呢?
第四,當比賽的結果揭曉時,教師要求學生把比賽的結果記錄下來。
第五,建議學生把決定兩數大小的關鍵數字用圓圈圈起來。
上面五個重要的細節把教學整一條主線連起來,每一個地方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著眼每一個細小的地方,努力在細微之處見真章。這樣,整一節就體現出一個“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教師所必須特有的一部分習慣。因此,只有教學中注重細節,巧妙地設計細節,才能上出一節成功的課。
。ㄈ“活”----課堂氣氛活,學生思維才會活。這樣的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閃耀著智慧的過程
黃老師的課堂與學生的對話,是平等的、真誠的、創造的,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數學教學閃耀著人文的光芒。我們的課堂師生對話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運用智慧去面對很多事先無法預料的新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種持續的智力操作。在黃老師的課堂中,黃老師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溫和的智者在和孩子們真誠地交流著彼此對數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