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我認為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正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所以教師要更懂得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緩解自己的壓力。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有效地優化教育教學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心態。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王金道教授《心靈的藝術》專題講座,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同時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經過培訓,我認為教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跟自己對職業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教師能夠懂得享受教育工作的過程,認識到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知識,同時也是育人的過程,引導學生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我覺得這樣才能更容易擁有健康而積極的心態。在生活和教學工作中善于自我調適,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自盡其力,淡泊自定,問心無愧,富于情感又不乏理智,從而擁有一個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給予遠比接受幸福。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比“給予”更幸福的事情呢。給予的過程是快樂的,學生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提升別人的同時提升自己。認真地做一座讓學生成功通往美好未來的“橋”,嚴謹地做一艘載著學生順利到達美麗彼岸的船,執著地做一條讓學生健康行走的路,何樂不為?我們只有懂得教育過程是快樂的,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培養出我們民族的棟梁之材,才能無愧于“民族魂”的稱號,才能做一個太陽底下幸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