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參觀學習心得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精神,為了戰勝空前的困難,鞏固抗日根據地,堅持長期抗戰,中共中央強調要發揚革命精神,戰勝困難,爭取勝利。這種革命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一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各種有效的形勢教育,使廣大干部和群眾既認識困難的嚴重性,更認識到這些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是日益接近勝利的暫時困難,從而堅定殊死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
二是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經過由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開始產生,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開始形成,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正式形成,1945年召開的黨的“七大”,把群眾路線正式寫進黨章,從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英雄氣概。在黨中央發出“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下,在“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總方針指導下,解放區軍民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展了大生產運動,不僅使邊區實現了“豐衣足食”的目標,戰勝了嚴重的物質困難,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鍛煉和培養了艱苦奮斗戰勝困難的革命精神。
四是加強黨的建設,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法寶。毛澤東在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驗時指出:“我們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黨的建設,武裝斗爭,統一戰線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三大法寶互相聯系,缺一不可,首要的法寶是黨的建設。延安時期,我黨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團結統一,使黨成為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保證了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不斷走向勝利。
五是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從1941年5月開始,歷時4年,我黨進行了一次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風運動。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中心內容是反對教條主義。通過整風運動,在全黨確立了一條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在隨后黨的七大通過的新黨章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延安精神閃爍著時代的光芒。它是關于實踐和認識、領袖和群眾、政權和民主、政策和策略、歷史的任務與黨的自身建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過程中,認識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規律,認識了中國民主革命這個客觀世界,已由必然王國飛躍到自由王國。
馬克思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的精華。”延安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斗爭中開創新局面的哲學。延安精神產生于延安時期,但在各個時期,特別是困難時期,延安精神都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今天,我們黨面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繁重任務,今天的任務更偉大、更艱巨,新的世紀更需要延安精神。
作為一名黨員要做弘揚延安精神的表率,切實把延安精神化作奉獻首都的激情和對黨的事業更加執著的信念與追求,用忠誠、汗水、激情、創造,為科普事業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