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學習體會:嚴管善導
第一、批評的方式。
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以下方式:
1、“夾在贊美中的小批評”。這是一種與表揚相結合的批評。
2、個別批評。這種方式較好地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理。
3、對事不對人的批評。這種方式既可給學生留情面,又可使學生產生壓力,催其醒悟,且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
4、暗示批評。以暗示為手段,語言上表達多為提醒、啟迪之類。
5、啟發批評。在批評學生時要點到即止,適時沉默,啟發其自我認識。
6、反推批評。有時學生還不能認識其缺點和錯誤,批評時可以其錯誤觀點為假設前提,一步步推導出顯然是荒謬的結論,使其錯誤觀點不能自圓其說,恍然大悟。
7、直接批評。對于某些常推諉責任,事后矢口否認的學生,則應當場、當事、當時直接批評,使其無言以對,不得不承認錯誤。
第二、批評的藝術。
學生是否心服口服接受教師的批評,跟教師的批評藝術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應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1、實事求是,一分為二。
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不同性質的錯誤,說話要有事實和根據,否定一切是不利于學生錯誤和缺點的轉化的。只有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成績和缺點,才能使矛盾雙方相互轉化,化消極為積極。
2、充分發揚民主。
這就是要讓人說話,允許犯錯誤的學生申辯。師生之間應處于平等地位,說話要推心置腹,以誠相見,不能一棍子打死人或者不讓人說話。
3、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應做到情理交融,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可以信賴的,以此為前提使學生懂得錯誤的性質及其危害性,再引導學生向先進模范人物及身邊的好人好事學習,達到教育的目的。
班里的四位同學曾經利用自修時間去打籃球,事后我不僅嚴肅地批評了他們違紀違規的行為,而且在班里進行不點名的對事不對人的教育,要求同學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絕對不讓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三)勞動教育法
勞動教育法就是一種重要的德育工作方法,它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有些同學做值日生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對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讓他們在勞動中接受教育,直到改過自新。道理很簡單,不希望他們將來成為好逸惡勞、拈輕怕重的寄生蟲。學校之所以定期組織的大掃除評比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靠他們自己來創造舒適整潔的校園環境。
善于引導
作為一個集體的領導者,班主任應該時刻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孜孜以求,循循善誘,通過說理、激勵、對比等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所有的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追求進步。
(一)說理法
說理法是一種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說理是師生思想的交流,是非的交鋒,也是師生之間心靈的交融、情感的互應。每周二上午的校班會課就是我進行說理教育的最佳時機。單純的說教自然枯燥無味,唯有講述具體形象、有血有肉的事例,學生才樂于接受。這樣,感性認識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我所要闡明的道理才能深入人心。一次做考前教育的時候,我了解到有些學習成績并不差的同學因缺乏自信,存在消極情緒。針對這個問題,我給同學們講了一個古希臘神話中關于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期待美麗的少女石像變為真人并最終如愿的故事。同學們很感興趣,不僅知道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效應)的由來,而且逐漸消除了臨考前的不良情緒。所以,我認為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學生中去,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通過說理的方法教育教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