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本本主義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反對本本主義》,對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觀主義和工作中的官僚主義,養成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細細品味這篇文章,覺得它既是一篇熱情洋溢的演講稿,又是一篇關于如何做好調查研究的培訓教案。有時需要大聲朗誦,方覺得暢快淋漓;有時又覺得需要細細研讀,在筆記本上記下點什么,需要繼續鞏固,才覺得放心。
在我們的具體工作中,常常習慣于機械地理解上級政策,簡單照搬條文辦事,有些“規矩”在外地已經廢除,我們這里仍然有效。同樣政策下在外地能辦成的事,在我們這里卻難于辦到,還往往振振有辭,政策和上級精神就是這樣,我們也沒有辦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著自己“沒犯錯誤”,仗著自己“貫徹政策不走樣”而無所顧忌,這種本本主義也因此更有廣泛性和頑固性。
就執行政策而言,簡單照搬條文辦事,好像是“不走樣”了,但它卻使得政策在落實中表面化,政策無法用好用足,從實質看,其實也是一種“走樣”,大的方針政策沒有結合本地方的客觀實際,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也就沒有將國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實。只不過這種本本主義以“堅決貫徹”的面目出現,這看上去似乎“沒犯錯誤”,事實卻不然,因為它使政策的“富礦”難以得到及時而充分的“開采”,大大影響了發展,由此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之大,幾乎是難以估量的。
毛澤東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辦法。”“妙”在哪里呢? “妙”就妙在不動腦筋,不深入實際調查,具體制定適合本地的具體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響了發展,造成了損失,卻因看上去“沒犯錯誤”而難以追究其責任。
在這里我們應當正確看待有為和無為:按政策規范管理是有為,放活政策同樣是有為,有時對一些不違反原則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許的態度也是有為;如果把管理變成了管制,搞得許多好事都辦不成,無論多忙多累,也是無所作為。衡量有為的標準就是有利于投資興業,有利于強國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發展。至于管理,我認為我們今天的管理,實質上就是服務——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級政策和本地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執行政策,勇于承擔責任,做到凡是有利于發展先進生產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遺余力的去做。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共產黨員肩負著帶領人民群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必須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僅要學好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還要學習當代經濟、科技、文化……學習、借鑒世界上一切科學的新經驗、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學懂會用,現在就是要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和解決辦法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服務。
這就是我讀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之后的一點膚淺體會,由于自己的理論水平有限,認識難免有偏頗和不正確的地方,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