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什么是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同志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做出了最好的詮釋。20xx年,李夏同志被調到最偏遠的荊州鄉工作,下到基層,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間,他撲下身子,滿腔熱忱,與人群傾心交談,把人民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八年間,他不畏艱苦,勇挑重擔;八年間,他敢于擔當,認真負責;“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就是李夏,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了讓全體教師向李夏同志學習,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黨支部于10月16日下午組織全體黨員觀看《生如夏花——紀念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先進事跡教育短片,號召全體教師不改初心,向李夏同志學習。
全體黨員認真觀看,通過李夏的同事敘述,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深情表白,李夏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勇于奉獻自己的高大形象立刻涌現在黨員面前,黨員們被李夏那種事事為民、甘于奉獻的精神所打動,熱淚盈眶。所有黨員深深意識到:在時代洪流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刻也不能忘!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李夏,為新時代基層黨干部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也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學習楷模。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2
8月10日凌晨,9號臺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隨后一路攜風帶雨,給300公里外的安徽省績溪縣東北部帶來強降雨。其中,降雨量最多的荊州鄉,3小時內降雨量就達到了96.5毫米。
這場暴雨導致荊州鄉多處山體塌方、道路中斷,33歲的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夏在抗臺搶險中突遇山體塌方,不幸遇難。
8月9日15時
荊州是績溪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這里工作的干部沒有上下班的概念,通常一待就是5天。以往周末會回縣城和妻子團聚的李夏這周沒有回家,從5號接到臺風預警,他就一直密切關注“利奇馬”的動向。
在山區,比暴雨更可怕的是它所導致的山體塌方。荊州鄉全體鄉鎮干部都整裝待發,堅持值班值守。
“9號下午3點,李夏書記打電話給我說他這周留下來加班,讓我召開村兩委會,通報臺風情況。”下胡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向明認識李夏半年,是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是陪著他最后時刻的人。
8月10日15時40分
雨越下越猛。
“敬老院進水了!”得知消息時,李夏剛剛和荊州鄉人大主席王全勝在下胡家五組看過,幾個人馬上往下胡家村敬老院奔去。
“不過5分鐘的功夫,水就從門外漫了進來,門口小道上的水已經沒過小腿了。”一起的胡向明覺得這次的水勢漲得太快了。把18位五保老人安排在二樓后,大門已經走不通了,李夏三人只能從敬老院背后的山上繞出去,繼續幫助其他受災村民,組織大家轉移。
在幫一戶村民轉移時,李夏他們接到了一個電話:下胡家村口發生塌方險情。三人隨即趕到,徒手搬移路上的碎石,恢復道路暢通,讓救援車輛通過。
小塌方點邊有一棵大樹從山坡上滑下,將路旁電線壓倒在道路上。擔心水中的電線會導電傷人,三人決定去找工具和人手來處理。
行進途中,九華村的胡日紅母子正要往塌方地段去。“擔心我們觸電,書記他們就折回來把我們送了過去。”護送完兩人后,李夏想了想還是不放心,他拍了路況照片,將險情發在了荊州黨政領導干部微信群,“下胡家村土地廟這里塌方,樹倒下來把路攔了,電線疑似被打斷……”此時,他聽到頭頂上方傳來“轟隆隆”的響聲。
8月10日16時00分
“那個聲音很響,有樹枝壓斷的聲音,還有石頭滾動的聲音……”胡向明和王全勝本能地意識到:塌方了!
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間向下滑落。
跑在前面的胡向明跑出十幾米回頭看,只見王全勝被泥石流產生的氣流彈到了一邊,而李夏卻被裹挾著樹干的山石推出了小道,“黑壓壓的一片一直往下壓。我感覺李夏在我后面一兩步樣子。我被氣流一把打倒,向前滑行了一兩米。爬了兩三步站起來之后,我一看,李夏不在了。”
兩分鐘后,第二次泥石流再次傾覆。這一次,路邊亭、大樹全都攔腰折斷,樹木、泥土、砂石、雨水全都倒下來。胡向明的腦子“嗡”的一下,他掏出手機趕快按響鄉黨委書記舒添魏的電話,“李夏被泥石流埋了!”
5分鐘后,第三股泥石流再次爆發,李夏的身影徹底消失在王全勝和胡向明的眼前。
8月10日23時40分
大雨下了一整天,直到夜里11點半才停止。此時,危險還沒有解除,塌方處還陸續有小石頭滑落。
大面積停電、道路被毀壞,現場混合著泥土、石塊還有斷裂樹干的堆積物,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會開挖掘機的人過不來,我們只能用手推車一點點清理堆積物。”
搜救持續了13個半小時,村里很多人都跑來幫忙。由于擔心李夏人還被埋在土里,大家的動作都很小心。
8月11日6時
“李夏找到了。”
這并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結果。整整一夜已經過去,所有的人都猜到了結局。
11日6時左右,李夏遺體在下游約2公里的王仙莊村被找到。鄉里干部前去為他做了簡單的衣容整理。遺體運往縣城時,在大水中曾被他幫助轉移的村民胡古今的妻子情緒十分激動,一邊哭一邊扶著車子跑出很遠。在她“好人有好報”的淳樸念頭里,實在難以理解,這么一位好干部怎么說沒就沒了。
記者手記
悲情發生后,我去到了績溪縣荊州鄉下胡家村,從那些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口中,了解了更多臺風最后時刻之外的李夏。
時間倒回到去年12月,1986年的李夏調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xx年7月開始,擔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駐荊州鄉監察專員。
“工作踏實勤懇,對群眾耐心細致”是李夏生前共事過的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
“村民有任何事情找他,他都是笑臉相迎。”村民胡六平從外打工回來只有2個月,但關于李夏,她聽鄉親們說了太多。”
75歲的汪云安是李夏5個幫扶對象之一。每個月,李夏都會去探望他,幫著制定幫扶計劃,“他很照顧我的生活,對我很好。”
荊州鄉偏遠,妻子心疼他到艱苦鄉鎮工作時,他說了一句“工作總要有人干。”
胡向明和我站在河對岸,塌方的山體看上去依舊觸目驚心。那天塌方堵塞的道路上,堆積物如今已被清理干凈。胡向明看著李夏最后消失的地方喃喃道,“可惜了,就在塌方前幾秒鐘,他還在叮囑我們注意安全。”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李夏寫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如今卻成了他短暫但光彩一生的寫照。
李夏: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李夏,男,漢族,安徽黃山人,1986年7月出生,大學學歷,20xx年9月參加工作,20xx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監察專員。今年8月10日,受9號強臺風“利奇馬”影響,宣城市績溪縣東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受災最嚴重的荊州鄉3小時降雨量達96.5毫米,山洪爆發、道路沖毀。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遭遇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李夏同志臨危受命、搶險救援,在轉移群眾途中,突遇山體塌方,英勇犧牲,年僅33歲。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主題教育中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勇于闖出新路,省委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追授李夏同志“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不忘初心,說著簡單,做著卻沒有那么容易。壓抑自己不好,放縱自己不應該,什么才是剛剛好,什么才是中間那個度。《三字經》里有六個字是這樣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說萬事都有一個出發點,那么人之初心又是怎樣的呢。簡單,平凡,向著歡愉,出發,那是的吧。
生活中萬事有著不變的初心,可是未來努力的過程,怎樣的結果,誰又猜得到。
自認為好的開始,就會有美滿的結局,生活未必是計劃中的安排,按部就班,數學方程出結果。蕭瑟落寞的路途,現實魔障的迷惑能否突破,塵世累積,披荊斬棘還能否記得初心,找回初心呢。是啊,不就是這樣嘛,初心很簡單,加上的期限,一切變得沒有那么簡單,沒有那么容易。
本以為好的開始,好的過程,一定有好的結果,現實不經雕琢,總會有意外打擾。努力應對,忘記生活不公,更要忘記生活的不同,開闊心胸。千篇一律的解釋,千面百變的尋找。殘酷的現實里不經打擊,將純真藏,將無邪保存,只為可以在路上可以順利一點。
不管又怎樣的起起落落,不管生活要遭受怎樣的考驗,不管未來是否能有目標,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得到超乎想象的結局,一樣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