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教師培訓學習心得(精選3篇)
新進教師培訓學習心得 篇1
11月8日下午,我很榮幸參加以“藝術素養提升”為主題的名優教師研修論壇活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河南農大附中特級教師、教育部中小學美術教材審查組委員牛志強老師進行藝術素養專題講座。
牛老師以《感受教育的神圣》為主題,通過美學欣賞的角度探討了藝術教育和教育的藝術性,結合國內外美術作品、建筑、服飾、園林等生動案例,感受美學藝術,提升教師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牛老師是一位教育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我們分享了許多自己的教育理念,對端正教育觀有很大幫助,向我們工作在一線的老師傳遞著正能量,其中幾點讓我感受深刻。
首先,牛老師提到“老師不是蠟燭,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的,我十分贊同這種說法。我認為教育是神圣的,教師是智慧、思想于一體的、高智商的人,教師只有將教育做好,才能凸顯職業價值、社會價值、自我價值。同時,教育又是雙贏的,付出了許多,奉獻了許多,收獲了許多,成長了許多,在教育的過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作為一位教師,如果你能真正理解這一點,那么你的工作將會是輕松的,你的生活將會是充實的。
接著,牛老師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連自己子女都照顧不好的教師,能教好自己的學生嗎?”。對于這個問題,我想了許多。是啊,一個高呼搞教育的,最后連自己的子女都照顧不好,那他到底搞得什么教育,到底會不會教育呢?我想這真是一種諷刺。我們做教育,并不是整天都忙忙碌碌,整天累的不行不行的,如果你是這樣,那你就需要馬上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了。我們教育不是體力活,它是高智商的運用,是靈動的,是智慧的,也是需要思考的。要想教好自己的學生,就要先搞懂教育的真諦。那些能夠把自己子女教育好的老師,他們的學生也一定不會差。
最后,牛老師講了一個重要的內容“教育藝術”。雖然這是一個很寬泛的內容,但是牛老師結合自己的過往,將大變小,講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真正的教育藝術,它有藝術思考、藝術方法、藝術知識、藝術向往,它的思維是靈動的,給人才留空間,給高才傳智慧,給中才教知識,給通才以啟發。石頭不是藝術,水不是藝術,但機激起的浪花是藝術。教師就是石頭,學生就是水,浪花就是真正的教育藝術。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是教給他們知識,更多的是留給他們空間學會思考,這樣我們教育的浪花才最美麗。
在牛老師的講座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非常感謝牛老師給我帶來的教師職業幸福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將知識、智慧、精神引導融為一體,做一位合格的教師,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始終堅持一個信念:教育,我們是認真的!
新進教師培訓學習心得 篇2
本功和優秀課評比活動……”讓我們把目光帶回到xx年前,開始重新審視蹣跚走過的xx年。通篇講座,圍繞“新課程改革與校本教研”,既肯定了課改中取得的成績,同時,對于課改中出現的問題,也毫不避諱。
華東師大鐘啟泉教授說:“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一句話把骨干教師的培訓和課改緊密連接起來。既是對十年課改的反思,更是對自身專業發展的反思。
要我看教改應該是自上而下和從下而上的有機融合。說它是自上而下,先要有文件作為支持,否則會認為我們亂在搞;說它是從下而上,應該是教師本身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用自身的成長迎接新的挑戰。
魏主任的講座從四個方面打開:
一是教師和學生的定位;
二是教師教授和學生自學的關系;
三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問題;
四是關于校本教研。
教學永遠是“教”與“學”的矛盾統一體。無論如何改,這都是不變的真理,傳統教學也罷,新課改也好,變化的是理念,靈活的釋放閥,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這兩個相互依存的矛盾雙方。新課改已經毫不避諱地承認:教師角色主要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萬古不變的。作為教師,不管你選擇何種教學載體,學案也好、導學案也好,不是弱化教師的作用,既是解放學生,也是解放老師,但不是教師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更挑戰的是教師的教學機智,那就是如何把握我的課堂。通過充分而有個性的備課,靈活組織課堂教學,聰慧的面對課堂生成,抓住有利時機,善于在疑問之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知識目標的達成。讓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學生伏案而臥、無聲鴨雀;而是師生心靈碰撞后,教學相長的發酵教與學的有機場所。實現教的有效、學的高效。而在這一過程中,受益最大的將是我們的學生,因為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回想課改之初,我們曾經多么的荒誕:為了合作而合作,為了交流而交流,為了活動而活動,教室變成舞臺,教師變成導演,學生變成演員。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之下,什么時間討論、討論什么內容、討論多長時間、討論到什么程度,完全在教師的掌控之下,絲毫沒有教學生成可言,就是為聽課者營造的一幕幕木偶劇。教師搞名目,學生變麻木。我也經常聽到有些聽課者聽完課后就一個詞兒:“講得多”!似乎老師就不應該講,結果是誤導了很多老師。老師們不敢講、學生不會學;久而久之,老師們不愿講,學生不愿學。在教學中,我們就怕犯“非此即彼”的錯誤。應該是“該我講時我就講,不該我講我不講,伊兒呀,伊兒喲,該細講時就細講,準確把握我的課堂!”
內容與形式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在教學中,就變成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之間的問題。魏主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當前課改中還存在很重要的兩大問題:一是學校層面,忽視學科特點,追求統一的教學模式;二是教師層面,忽視教學內容,過多地追求教法、追求形式。
其實,洋思也好,杜郎口也罷,無論哪一種模式,必須要經過論證可行性,絕對不是簡單的模仿,東施效顰只會適得其反,貽笑大方。就像最近風靡全球的微課、慕課與翻轉課堂,如果離開了精心備課,缺少了背后的智慧,那將只是穿著華麗外衣的“古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更多應該關注的是教學藝術,而不是教學技術手段。后者離開了前者,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的花拳繡腿!
校本教研,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現實工作中,我們卻把它流于形式,變成了應付檢查的差事。魏主任從集體備課、聽評課、教學反思和專題研究四大方面做了介紹與回顧。
一句話,如能夠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實了,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我們的學校就辦好了!這里面我更關注的專題研究這一話題。因為我的成長是由課題研究起步的,我的有意義的閱讀也正是從科研課題開始的,我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這里面我要由衷感謝縣教師學校的李主任,她給了我無私的幫助和莫大的影響?蒲信c教研是學校工作的兩大動力系統。教研是常規動力系統,像集體備課、聽評課、教學反思等等都可以納入其中。而科研應該是創新動力系統。我們要做的是用教研帶科研,用科研促教研。因為在教學中,我們會時時處處出現問題,這些都是很好的科研切入點,在堅持“小、近、實、新”的前提下,探索出符合本校、本地區的乃至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才是經得起推敲的東西。而不是東拼西湊、復制拷貝,這才是科研的價值所在!
總之,什么時候,教育的去功利化真正實現了,我們的教育也就真實了。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份華而不實,多一份執著與堅守;少一點兒盲目跟風,多一點而冷靜思考;我們的課改就會走上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新進教師培訓學習心得 篇3
今天,有幸參加了歷城二中20xx年新教師培訓,特別感謝李校長、陳校長關于如何讓學生因我而美麗,如何做學生生命成長中的貴人的教育指導。說實話,對于剛剛從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新的責任多少有些怯懦。通過這次培訓,我知道了做一名教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它是一種責任,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擔負著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任。"教師高度決定孩子高度",我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班級管理能力,刻苦鉆研,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培訓中,領導樸實真摯的經驗傳授,使我受益匪淺。我了解到,當好一名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困難的。需要教師不斷的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提高。通過培訓,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首先,二中敢為人先,改革創新,志達天下的膽識與氣魄以及諸多"率先""第一""首家"的榮譽稱號,讓我為之驕傲,作為"高高山上的一棵草",真真正正的體會到歷城二中幾十年如一日的那份堅守與創新。在備受質疑中發展壯大的歷城二中,不容易,如今,真的無人能比。
歷城二中給了我們巨大的光環,光環之下的我們必須不懈努力。于漪說"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唱歌",作為即將站上三尺講臺的我們,不僅要認真備課,用心上課,還要用激情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因為教育沒有高大上,把普普通通的小事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在培訓中,李校長談到:應付是走向平庸的開端,認真是走向成功的起點;當應付成為一種習慣時,將注定一事無成,當認真成為一種習慣時,成功已為期不遠。沒錯,我們必須清楚要做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必須提醒自己在優越的工作環境中,我認真工作了嗎。
其次,新教師剛入職,最大的轉變莫過于角色的轉變,由"學習者"轉變為"傳道、授業、解惑者"。最困擾我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知識清晰的教授給學生,從經師到名師再到人師,一條艱辛而又漫長的路,需要盡快的讓自己成長起來,主動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揣摩好課的標準,學習教師與學生溝通的藝術。同樣的一句詩,老教師與新教師吟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給學生的感受也不一樣。剛開始聽課,就是模仿,照搬同科學習方法經驗,把前輩的經驗"拿過來",變為自己的,傳授給學生,慢慢的汲取經驗,學習方法,才能獲得提高。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么,如何快速融入歷城二中大家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任課老師?如何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勇于擔當,銳意進取,傳承"勤"文化。去了解、理解、尊重、寬容、賞識每一個發展中的孩子。所謂教無定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軸,思維為主攻,體驗為主線。努力讓自己的內心寧靜而平和,堅定而執著。
從培訓中我也學到了有關新教師的新知識技能,對于我們新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了一些反思和探討,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要培養好學生,首先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素質和心態,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榜樣,所以教師的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引導,我想,這次的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對教師來說,成長最重要的是以終身學習為途徑的自我培訓,我的自我培訓之路還很長,我的專業成長道路也還很長,我要虔誠而持久地搞好自我修行,爭取做個無愧于"老師"這個神圣稱謂的好老師,做個不斷進步,永不停步的陽光教師,用自己扎扎實實的教學教學探索和實踐踐行好省教育廳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
這樣的培訓,對于我的以后教育來說,很有意義。從整個教育大背景、教師的如何成長、教師的心理、教師的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實踐和經驗、學生的評價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我們必須要將理論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扎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為自己正確的定位。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跟草去"這句話,作為我的行動指南,并時刻提醒我未來的人生道路該如何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