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干部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精選3篇)
機關干部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 篇1
《知之深愛之切》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忠誠的政治品格、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勇于擔當的改革精神、強烈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從嚴管黨治黨的堅定態度,從中可以清晰感受到黨的以來系列重要講話思想體系早年的認識來源和實踐根基。
“凡事務求貫徹”為地方黨政機關如何發揮職能作用指明了方向。郡縣治則天下安。縣一級的工作,一頭挑著黨和國家的政策,一頭挑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這一級黨政部門,能不能認清自己的職責定位,發揮好職能作用,關系著中央的政令能不能暢通,也關系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落地生根,真正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凡事務求貫徹”,既是《知之深 愛之切》一個鮮明的思想特點,也是貫穿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期間系列講話的一根紅線,這體現在許多方面。一是提出共產黨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態度明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是有鮮明的立場的,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旗幟要鮮明,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要明朗;只要堅決按照中央的方針政策辦事,敢于領導,善于領導,不管誰制造什么障礙,工作有多大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二是提出黨的政治紀律就是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上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針對當時中央要求盡快實現黨風根本好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抓政治紀律,抓與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就是要保證四化建設和改革的順利進行;各級黨組織、每一個黨員都要按照黨章規定,一切行動服從上級組織的決定,尤其是必須同黨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在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這就是黨的政治紀律。三是提出縣級班子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獨立作戰的指揮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縣委一班人把主要精力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上,自覺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這些思想觀點,充分體現了“凡事務求貫徹”的要求,為當前黨政機關如何發揮職能作用指明了方向。
“凡事務求貫徹”為領導干部作風轉變提供了重要遵循。黨的十二大提出,在5年之內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在當時,黨內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組織不純的種種表現在正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于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如果黨風不能根本好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得到認真貫徹執行。
“凡事務求貫徹”,既是為爭取黨風根本好轉采取的有力措施,也是對廣大干部作風的具體要求,這體現在許多方面。一是提出工作作風上,要適應新時期的需要,有一個大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能僅僅是個老黃牛,也不能只是一個空談家,而要把遠大目標與務實工作結合起來。二是制定了縣委一班人要遵守的六項規定:總攬全局,抓大事;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搞好“一班人”團結,維護縣委領導的統一;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樹立雄心壯志,為四化爭先創優。三是提出“政治上要敏銳,工作上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政治上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黨的奮斗總目標,牢固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考察干部主要就看兩條,一是政治上是不是敏銳,二是工作上能不能創新;對中央的方針政策,要自覺執行,不能有任何懷疑和動搖。這些論述都充分體現了“凡事務求貫徹”的要求,對當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凡事務求貫徹”為領導干部推動發展、開展工作提供了方法論。“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不管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都非常重視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時期,不僅為正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制定了宏偉藍圖和遠景目標,而且也為達到這個目標提供了過河的“橋”和“船”。
“凡事務求貫徹”,既是對黨政部門和領導干部的作風要求,也為廣大黨員干部推動發展、開展工作提供了方法論,這體現在許多方面。一是要求領導干部到基層尋求“源頭活水”。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干部,脫身冗務,著眼于基層,著眼于實際;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一番,多了解一些真情實況,長一些真知灼見,更有效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二是提出“有領導有步驟”工作方法。所謂有領導有步驟,就是凡是中央和國務院有了明文規定的事要堅決落實,凡是中央已經定了方向的事,要積極探索試驗。三是提出“自己事自己辦,今日事今日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全體干部要切實做到令行禁止,決定要執行,紀律要遵守,不能一盤散沙,各行其是;辦事講時效,不推諉、不拖拉、不馬虎,自己事自己辦,今日事今日畢。這些論述都充分體現了“凡事務求貫徹”的要求,為推動當前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方法指導。
機關干部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 篇2
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理解,愛的教育是欣賞,愛的教育是尊重,愛的教育是期待。愛的教育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的無私奉獻;愛的教育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寬厚與博大;愛的教育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悉心呵護;愛的教育的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美好情景;愛的教育更是人生“襟懷坦蕩、真摯善良”的剛正與崇高。
從書中也讓我想到了中國有句古詩:“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而“樂其道”,“行之堅”,便是樂其道的保證。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真正的師愛需要我們用心去完成。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如果沒有愛,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如果每一位教師都懂得要去關心愛護學生,那么,就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學生的情感動向,從而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是為學生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人生疑難問題的人。俗語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水”從何處來?知之深便是“水”的無盡源泉。新時代的教師必須貫徹“好學才能上進,好學才有本領。”的要求,讓自己的知識成為川流不息的長流水,才能滿足時代教育的需要。時代不同,造就不同的人才,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就不同。作為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人。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從1982年來正定,到1985年離開,也正是一個人風華正茂的年紀。通過《知之深,愛之切》一書37篇文章、書信,我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在剛改革開放不久的春風中,帶領正定人民奮斗的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而今,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肩負著祖國新一代建設者的教育,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我們有決心、有勇氣去探索教育的真諦,去詮釋理想的教育。這正是我們對勇于探索,無私奉獻精神地學習與實踐。讓我們用愛和智慧書寫教育,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吧!
知之深 愛之切》一書是在正定縣工作生活軌跡的生動記錄,是從政品格的真實寫照,是思想方法和實踐探索的集中體現。學好用好這部著作,對于進一步增強廣大稅務干部對黨和黨的領袖的深厚感情,激發奮發有為的士氣和斗志,激情工作,齊心協力建設正定經濟強縣、美麗新正定、和諧地稅具有重要意義。
正定地稅縣局黨組和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領會《知之深 愛之切》這部著作,同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發展“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結合起來,同地稅工作結合起來。
全體黨員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傳承好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風范;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學深學透,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努力使學習《知之深愛之切》過程成為推動思想解放、開放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的過程;深刻學習務實的工作作風,領會精神實質,團結拼博、開拓創新、克難奮進,為促進稅收,推動正定縣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機關干部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 篇3
作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上一名領導干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做到真學、真悟、真行,走在前、作表率。
真學就要學習好為民情懷、務實作風。從在正定時的講話到現在的講話來看,他的講話非常樸實,非常清新,用的都是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表達執政思想,一以貫之接地氣,拉近了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
真悟就要去感悟政治品格、崇高風范。在正定工作期間始終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人民群眾聯系在一起,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不講吃穿、不講排場、不端架子,深入實際大搞調查研究,把自己的汗水灑遍正定的每一個角落,踏踏實實為正定百姓干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實事。真行就要把優良傳統傳承好、弘揚好。我們要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好、領悟好,提振精神、轉變作風,做“三嚴三實”精神的傳承人,把優良傳統傳承好、弘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