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納人員工作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出納人員工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有時單位的出納員臨時有事,一名單位的會計。主管領導也會安排我接管一下出納員的工作,自己在出納崗位上干了一段時間后,很有體會,當一名優秀的出納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下面我從以下五個方面談一下我對出納工作的認識。
一、出納員要有良好的職業工作習慣
一位好的出納員都是一種好的工作習慣的養成。每天的工作仿佛都是公式化或程序化,優秀自身原于一種工作習慣。現金收付時,要當面點清金額,并下意識地在驗鈔機上區分真偽,常言說“當面查錢不為丑”咱們都是凡人,沒有火眼金睛,要想識破真偽,一靠平時的工作職業習慣,二靠點鈔機這種高科技產品,只有雙管齊下,才干防止日常工作過失的呈現,就是父子爺們也是如此,剛剛接管時自己不習慣,總感覺面子上過不去,有點尷尬,直到有一次一名職工給我送來五元錢,說我報銷時多付給他一張五元的鈔票,下午我盤點庫存現金時果然出現了短款五元錢。這一次工作的失誤,盡管沒有造成什么經濟損失,但對我教育意義太大了那時更何況自己還是一名半路改行的新手,剛剛踏上會計之路的新手。通過此事,堅持每天寫出納崗位的工作心得體會,每天寫收工作上所發生一件件小事趣事,盡可能總結出一天的教訓,不出現偏差。
經主任審核后,會計在制好一張憑單。都要把憑證傳遞到手上,每一份會計憑證一經有現金收付,經辦人簽字后,應立即在憑證上加蓋“現金付訖章”漸漸在養成我干出納工作的習慣。其實,任何工作都有時間要求,尤其是出納工作對時間的要求更強,什么時候發放職工工資,什么時候核對銀行存款對帳單,什么時候往開戶銀行送票據,都有嚴格的時間要求,一天都不能拖延,才干保證出納人員的工作質量。每日收到現金收入要及時送存銀行,不得“坐支”不能怕麻煩,每天要做好現金的盤存工作,做到帳實相符這也是一種職業習慣。常言說的好,墨守成規,只快不慢,座下來仔細想一想,這些工作都是出納人員時時刻刻隨時面臨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認真工作態度,粗枝大葉,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避漏。
二、出納員要有良好的工作技能
一個形象窗口;對內是一個服務窗口,出納崗位對外單位結算較多。內部職工報銷頻繁,一個內當家。要想保證遇事不糊涂,當場出票無差錯,清點現金快而準,那可不是一般出納員做到不只要掌握財經政策,干起來工作還要得心應手,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打算盤、用電腦、填票據、點鈔票樣樣都要做精準無誤,忙而不亂,那可不是一日功。記得我銀行料理一筆業務,有一個非專業的外地人士,銀行料理一筆轉帳業務,填一張進帳單,盡管有銀行的服務人員指導,還是花費了近一個小時,填了五、六次。不是一急把對方單位名稱填錯了就是日期填不對,要么就是大小寫不正確,再者是數字有回筆描摹涂改痕跡,總是過不了銀行的審核關,一時急得他滿頭大汗,自己定好的火車票也晚點了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不說,關鍵與人相約的誠意被大大了折扣。
各種經費開支平凡,面對單位內部職工出差報銷。天天與錢打交道,作為一名出納人員一定要堅持恪守職業道德,嚴于律己,凡事出于公心,心氣平和,不能眼氣,不能有私心雜念,要做到寵辱不驚,心情愉快,也一種難可貴的精神境界。
珠算的水平,一直到現在點鈔的技法。填寫各種票據的各種技術功底,漢字及阿拉伯數字的書寫,以及書寫會計票據時語言概括能力,與一名優秀的出納員相比我還差之甚遠。
三、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待出納崗位
認為出納崗位也應該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待。很多人眼里,舉國上下都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今天。出納就是一個單位收收現金,付付銀行存款,于是崗位設置上,出納崗位的工資待遇一直都很低,造成出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出納干得再好仍然是單位中工資待遇是最低崗。其實,可以想一想,現在出納崗位不只是一個單位貨幣資金的收付、存取任務,而是賦于它很多要掌握現代辦公的高科技知識,F在銀行網絡付款,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職工工資的發放等業務料理都實行了計算化、網絡化,還有專門的軟件產品,出納崗位和一般的會計人員要撐握的業務知識的要求其實一點都不少,一點都不低,更何況有一些單位還要求出納崗位必需是黨員,要有較高政治思想覺悟呢!
四、出納人員也需要有創新意識
只要從工作實際動身,好多人眼里一提起創新就是重大發明什么的其實不然。能改進實際工作,推進實際工作再上新臺階,就是創新。工作一起的同事,一位出納人員其實就是有這種精神。工作的單位用于職工報銷的差旅費報銷單和原始發票的粘貼單,都是通過出納人的合理法建議后所改進的憑證紙張的大小的選擇,原始單據粘貼單填制格式,原始粘貼單要求的內容設計,字體的排版要求,反面印有經辦人粘貼原始單據注意事項,不只改進了工作,更重要地是放便了會計檔案的裝訂與管理。工作的地方地處野外,工作的場所搬來搬去好多次,每一次搬家好多項涉及出納崗位的業務事項都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甚至是從工作場所上,出納人員都考慮了房間的安排的平安性,門鎖工具的配置,平安柜的放置,平安柜的密碼管理,都一一提出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這不是一般出納人員所具有的基本素質。
五、出納崗位最能鍛煉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
出納人員要對本單位的各種經濟業務事項,顯而易見。特別是貨幣資金的收付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益性進行全流程監督的最佳崗位。因為,每一份憑單經過會計人員的制單、審核、財務主管簽字后,最后流轉到出納人員手中,所以,出納人員必需過目每一筆經濟業務事項的發生過程,及核對各種票據,無形中給出納人員發明了很多學習會計核算業務的機會,解的業務知識多了增長才干的機會也多了自然而然的進步就快了特別是那些剛剛踏上會計之路的人,首先在出納崗位鍛煉1至3年后,對以后自己的會計發展之路大有裨益。
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毛主席講得好。所有從事的企業會計崗位上,出納崗位最能體現認真二字,首先出納崗位自身工作的要求最能體現認真,不管出納人員用什么樣的計算器、算盤還是計算機都需認真而準確,有時會計核算呈現了錯誤,方能按照規定的糾錯方法進行更改,作調整憑證,而出納把錢收付錯了就無法更改,就改不過來,所以,出納人員準確就是靠的平時工作的認真精神。再更一步講會計人員的過失時常被認真細仔的出納人員發現,這種過失的發現不只僅體現了發現過失自身,更重要地體現了出納人員的敬業精神和對會計職業的尊重在里面,因此,出納是初入會計之路的人最佳的鍛煉崗位。曾經記得自己剛走上會計工作崗位時,一位干了幾十年的老會計給我講,干會計一要座得住,認真仔細;二要積極主動多請示溝通;三要掌握會計法律法規和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八年的會計工作,真真切切體會到前輩所講的話。
總會有出現差錯的時候,工作嗎。只要我從每一次出差中找出原因,總結出教訓,遇事不再犯同樣的失誤,工作就會不斷的進步,慢慢就會有起色,其實優秀就原于職業的一種良好工作習慣。出納作為會計工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職能,作的重要組成局部。一項傳門會計技能,同樣干好出納工作,掌握出納崗位所要求的各項技術,看著是不起眼的工作但作用不小,做好了也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事業。
出納人員工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填制記賬憑證,對我來說并不是第一次,但這次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對此,又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大一做會計實訓時,潘老師采用的引導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我自身的會計知識不夠扎實。在本次實訓中,暴露了一些問題也得到新的經驗:
首先,關于原始憑證的審核。審核原始憑證是記賬的第一步,主要審核憑證的真偽和是否應該作為附件。審核原始憑證的真偽,一看發票上的水印,可以來檢驗真偽;二看原始憑證是不是符合經濟業務發生;三看原始憑證的金額是否符合實際。判斷原始憑證是否要作為憑證附件的時候,應當根據業務的發生看哪些是需要作為附件的。例如:增值稅的發票有四聯,分別是發票聯,存根聯,記賬聯,抵扣聯。作為出納,只需要根據記賬聯來進行業務處理,也就是只有一張作為附件。進賬單,由于企業是采取倒打的形式,它雖然由出納填寫,但應該交由對方單位,因此,不能作為附件。
其次,根據發票來做賬務處理。平時,我都是根據題目來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但這種處理方式,在實際的工作中根本不可行。拿到一張增值稅發票就應當想到是銷售還是購買貨物,聯想到相關會計科目,在草稿紙上寫會計分錄,再填寫憑證。還有,發票上有很多會計信息,如果一味的根據題目做實訓,會很麻煩。
再其次,明確角色,應當正確認識自己在實訓中所擔任的職務。否則會將“出納”與“會計”的界限搞混。一開始,我錯誤的認為凡是有經濟業務的發生,出納就應該登記相應的記賬憑證,賬本。其實,狹義的說,出納的工作只需要處理資金的收付,核算,保管。像在本次實訓中的第十題:公司加工業務,稅款委托銀行收,就以為出納應做處理。其實,它涉及到的會計科目是應收賬款,其他業務收入,應該由會計做賬。銀行工作與出納工作的區分。在銀行進賬單的回單上有一個“受理銀行蓋章”,需要銀行蓋章。在開始的處理過程中,業務的不清晰,就會在回單上蓋章。這也是一個誤區。
另外,在整個實訓過程中還應注意其他的細小細節。憑證上數據填寫時,應當符合書寫標準;填寫時還應當仔細,不得涂改;黏貼應當整齊
作為一名出納還應當掌握銀行賬戶業務處理,轉賬支票結算的業務處理,商業匯票結算業務的處理 ……最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理論上的知識,都需要通過實踐來考核自己是否掌握。本次實訓,有助于我掌握新的知識,培養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為以后成為一個出納做準備!
出納人員工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重視,為孩子的教育許多家長可謂動足腦筋。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忽略了孩子教育,特別是在農村,同樣是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從小被家長寵愛,因此,當孩子出生后,由于缺乏家庭責任感,他們把孩子全權交給了爺爺奶奶,而那些相對還比較年輕的祖輩們也樂此不疲,當活動需要爸爸媽媽配合時,爺爺奶奶也都以他們忙來搪塞,但真正出現問題時,年輕的家長總喜歡把問題歸結于教師,殊不知現在的教育需要的是家園的配合、社會的共同努力。如小班新生,我們從與家長的交流中得知95%的孩子由祖輩帶著,70%晚上都跟祖輩睡覺,其中每天給孩子的講故事、交流的微乎其微。那么爸爸媽媽們在做什么?玩電腦、打牌、上夜班(大部分)、外面玩......還不乏長期不回家的。于是,把家長分成三類,開展針對性的家長工作。
1、重視、積極型。此類家長的育兒觀念,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著裝、談吐等方面就能直接感受到,他們會主動與教師交流,商討孩子教育的點滴,會把孩子的進步與不足及時與教師溝通,達成教育的一致。對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能表現出積極的態度,還會出謀劃策參與班級管理。對于這種家長,我們以委以重任,如班級家委會主任、園家委會成員等職務,讓他們充分發揮家長職能,讓他們成為教育的支持者、宣傳者。
2、淡然、一般型。此類家長屬于慢熱型,他們中一部分比較內向不善交流,一部分由于工作確實忙無法脫身,往往認為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孩子的基本情況也都是在老師不停的問訊中了解到的。對于這些家長,我們采用積極、主動的態度,隨時與他們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聊聊家庭情況等等,讓他們逐步敞開胸懷,放下工作加入到班級管理中來,長此以往,他們將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有力的支撐者。
3、漠不關心型。此類家長往往是集寵愛于一身,祖輩也特別能干,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因此,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畏縮、缺乏自信,當出現問題時,家長比較沖動。對于他們,我們需要的是耐心,首先是耐心做好祖輩工作,讓他們逐步放手。其次是耐心做好年輕家長的思想工作,從根本上轉變他們的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最后是耐心教育他們的孩子,讓他們在孩子的進步中感悟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認真做好家訪工作,從行動上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
家長工作,是一項具體工程,只有認真、細致的做好家長工作,我們的家長將成為教育工作中有力的支持者、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