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禮儀學習心得感悟(精選3篇)
旅游禮儀學習心得感悟 篇1
旅游已成為物質豐饒的現代人的生活時尚,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不僅可開拓心胸,拓展視野,更可增長見聞,開啟智能,
學習旅游禮儀的收獲和感受。然而在旅游之際,如何成為一位高尚的文化傳播者,甚至出國旅游時,如何同時做好國民外交,首先必須學習旅游的禮儀。
1?一般旅游
衣著要端莊、整齊、清潔,不可奇裝異服。
不高聲喧嘩。
行進間,不可吃零食,不可勾肩搭背。
所到之處應注意隨手功德,保持環境的清潔。
入公廁時,不宜嬉笑吵雜,并應隨手沖水,保持清潔,以便后人使用。
公共場所,應遵守規定,不可隨意吸煙、亂拋雜物、踐踏草坪、攀折花木或在樹木上刻字。
候車、購物(購票)、入場,均應遵守先后秩序。
商場買賣,應有禮貌。
不肆意購物,以避免浪費及上當。
參觀競技,不可無謂叫囂。
聽樂觀劇,按時進退,保持寧靜,鼓掌中節。
對解說員及向導應尊重,注意聆聽解說。
不冒險或單獨到危險處。
如至寺院參訪,不隨意亂行,東觀西看,或隨意出入,應知會知客師。
1?出國旅游
出國前
應將旅程表、旅館與聯絡電話告知家人。
個人盥洗用具、衣物盡量簡化。私人藥品應隨身攜帶,放置于易取處。
勿攜帶偽禁藥、禁品、兵器、動物標本等物。
應事先了解當地氣候狀及民情風俗等。
搭乘飛機
行李件數、重量,應遵守航空公司規定。
在候機樓等候,俟宣布登機后,持證排隊,依序登機,不可爭先恐后。
勿在“禁止吸煙區”吸煙。
上飛機,坐上座椅務必扣上安全帶。
座椅仰臥或小桌的機件,如不明白使用方法,可以請服務員服務。
坐飛機應注意禮貌,向鄰座借道前應說一聲“excuseme.”(對不起),過后再說一聲“thankyou.”(謝謝)。
空服人員說明飛行安全設施,如穿著救生背心及氧氣面罩示范時,應予以注意。
進餐時,將前座背后的小桌放下來,以便服務員將菜盤放上。進餐時間內,盡量不要在座位間進出行動,
空中小姐在餐后問你“teaorcoffee.”(要茶或咖啡)時,可任選其一,如兩樣都不想要,就回答“no,thankyou.”(謝謝,都不要)。
上洗手間應注意門上的標示:
“occupied”是有人在使用中,不要再去敲門。“vacant”是表示沒有人,就可以拉門入內,不要忘記將門關上。廁所內有:“flash”的標示,就是使用后按沖水鈕沖洗。廁所內絕對禁止吸煙。
?在機艙內不可高聲談笑,如需要空中小姐服務,可以按電鈕,但不宜隨便呼喚。
?飛機降落后,尚未停妥前,不要搶著行動,應等候空服人員的招呼,順序下機。
1?進入他國國境
入海關時,須順序排隊,并出示護照、機票等證件,待驗畢時,務必確實收好證件。
提取行李,應留意提取處班機號碼的標示,自行提取,所以隨身行李以輕便為宜。
在旅館內進住房間,應詳閱使用說明書,了解疏散路線。
旅館大廳不得喧嘩。
行李由服務生送至房間驗收后,須給予小費。
外出時必將門窗行李鎖好,以防盜竊,門匙交由柜臺保管,以防遺失。
在房間內最好鎖上房門,或將絆煉拴上,以策安全。有人敲門,應先問清來人,不宜隨意請入房內,以免發生意外。
勿著睡衣、拖鞋在旅館內四處走動,也不宜站在走廊中交談、抽煙,尤其不應窺視房門敞開的左右客房的動靜。
如兩人同住一房,應與同住宿者相互禮讓尊重。
使用電器,應注意當地電壓。
旅館的客房是客人自己享受休息的地方,應保持寧靜而不要妨害到鄰室的安寧。
如非至親好友,不宜帶到自己房內。會見賓客,可利用旅館大廳或休息室。
?在電梯內不吸煙,不大聲談笑,同時要面向電梯門站立。
?盥洗要在浴缸里擦肥皂,不要使肥皂水外流地面。離開旅館前,應清點行李,以免遺忘。旅館內物品,如睡袍、壁畫、煙灰缸等,如欲帶回紀念,可以購買,切勿順手帶走。
?雖是付費住宿,但離開時仍應將房間稍做整理,切勿留下一大堆廢物垃圾。
小費
在國外旅行,除了在飛機上之外,差不多都有付小費的習慣,要給多少,并沒有一定的規定,通常以美金五角或一元為宜。但費時較多,而且較麻煩的服務,要多付一點小費。
吃飯時帳單如未加服務費,應給一成或一成半的小費,如已附加百分之十的小費,則另給百分之五就可以了。
觀光導游人員、公共場所保管外衣或行李,劇院里帶座的人,通常都要給付小費;搭乘出租車,大都是小額零錢免找。
購物
購物,切勿隨便要求折扣優待。
不要使旅行團成為采購團。
觀光活動
參加觀光游覽團體,絕對要遵守時間,嚴守“十分鐘前”報到的原則,以免時間匆促,心慌意亂,舉止失措或遺忘東西。
參觀名勝古跡,不要動手觸摸,標示禁止吸煙的地方不可以吸煙。
同車游覽的人,要互相保持友善的態度,笑臉示意,動作禮讓。團體游覽導游人員說明時,即使聽不懂,也不要顯得不耐煩或在一旁高聲談笑;若有問題,應待導游人員解說告一段落后提出。
下車參觀時,切記車輛號碼,聽清楚開車的時間,準時上車,以免遲到而讓全車的人等候。
到達觀光地點,應先注意聽導游人員介紹解說后,才拍照留念;禁止拍照的地方,即使無人看守注意,也應遵守不可拍照的規定。
進入教堂、寺廟應保持肅靜,不可隨便拍照,以免驚動他人。
前往劇嘗音樂會或夜總會時,通常須穿著正式服裝。
在劇場或音樂會中如遇精彩表演,可于節目告一段落時鼓掌,不可噓聲怪叫;表演進行中,切忌起身走動或離常
不可隨意吐痰、丟棄果皮、紙屑或煙蒂,行車時不可向車窗外拋棄雜物或紙屑。
人心易散亂且放逸難收,人格需要在生活中培養。在叢林生活中所訓練出來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社會人士,乃是在于生活中有規范,行、注坐、臥合乎律儀。一個人只要能在生活中舉止言行守住律儀,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污染,一定會是一朵凈蓮。
旅游禮儀學習心得感悟 篇2
歐陽修曾經說過: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讀書能使人明智、明心更明理,前段時間學習了《社交禮儀》這本書,感覺獲益良多,借此機會,拋磚引玉,談幾點個人感受:
一、強素質充分認識公務人員禮儀規范的重要性
社交禮儀是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它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是社會時代的需要,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社交禮儀。
公務禮儀是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務禮儀既來源于國家和各級機關的法律法規及制度條文, 又來源于生活中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由于公務活動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和情緒交換, 加上利益關系、角色沖突和地位職務的不同, 人際關系相對復雜。如果不用必定的禮儀加以規范, 容易形成緊張的工作氣氛和人際環境, 影響工作事跡和辦事效率及人際來往。在與外界的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場合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經常因禮儀知識的缺乏而不知所措、無所適從,造成不應有的尷尬,出現不應有的工作失誤,因對方誤解而造成工作的被動。
中國有句成語:“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禮儀中存在著“高下之分,文野之別,快慢有序”,別小看禮儀這個看似可有可無的東西,遵守它和背棄它,事情的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人際交往中,如果交往雙方都能自覺遵守公關禮儀規范,把握好交往節度,態度親切,稱呼得當,穿著得體,姿勢正確,則信息交流勢必順暢,感情易于溝通,交往氣氛自然融洽,行為易于理解,利于達成共識。因此,要想在具體交際環境中,做到舉止不失禮,神色不失態,言語不出格,學習社交禮儀很必要。
二、講禮儀,深化公務禮儀的概念和公務人員禮儀規范的重點
規范公務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文明社會需要禮儀,學好禮儀,同時又善用禮儀,必將使個人的言行與其身份、地位或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相適應。公務人員作為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其個人形象直接影響著整個公務人員隊伍的公眾形象,反映了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組織行為是否文明、辦事是否高效、服務質量是否優良。現代社會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公務人員隊伍,知禮、懂禮并行禮,了解公務禮儀規范,樹立正確的禮儀意識。
所謂禮儀包括禮和儀,禮者,敬人也,是做人的要求,是尊重對方;儀,是形式,是要把禮表現出來的形式,兩者相輔相成,在接待中缺一不可。作為從事接待工作的人員經常遇到來益考察的客商和上級領導,如何講究禮儀并從工作細節入手,樹立良好公務員形象,展現接待隊伍素質,為順利項目引進,落實接待工作,盡好自己的工作責任是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比如接待代表團,陪同客人坐電梯,陪同者應該是先進還是后進?出電梯時,應該誰先出來?出席正式的社交晚宴,作為中層以上官員,男士打扮最需要注意什么?女士打扮最需要注意什么?在工作崗位上打電話,應該誰先掛電話?這些問題我們人人都會碰到,也許我們把它當小事,根本不在意;也許在意了,處理時卻憑主觀經驗,是對是錯,心中壓根沒數。“人人都是城市形象,處處都是投資環境。”而這都是靠接待的細節做出來的,教養體現于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三、樹形象,爭創接待工作品牌服務
在實際工作中貫徹社交禮儀的多方面要求,為賓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是接待工作的主線。要始終堅持把“規范接待管理、提升接待水平、爭創服務品牌、展示地方風采”作為接待工作思路,把“讓來客滿意、讓領導放心、讓社會稱贊”作為接待工作追求目標。創新接待服務手段,在服務態度上,熱情真誠;在服務方式上,講求實效,注重安全、衛生、舒適。常規接待,細致入微,高效周到。要堅持把接待工作定位為對外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的思想不動搖,以方便客人為宗旨,充分滿足來客活動意愿,達到賓客來訪目的,讓來客留下“賓至如歸、留連忘返”的良好印象。
旅游禮儀學習心得感悟 篇3
在服務窗口工作久了,很多人難免會因為單調、重復的工作模式而失去最初的熱忱。不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被淡化近無了,就連最起碼的唱收唱付也被很多人給省略了,于是服務禮儀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很早就知道金教授是國內知名禮儀專家,能有機會聆聽他的講座感覺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所以每一次組織學習的時候,我不但仔細的聽更是認真的記,而且在業余時間也上網觀看了金教授的講座。
通過禮儀培訓,讓我感受頗深,我進一步認識到加強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了以往對于文明禮儀的膚淺認識和模糊觀念。服務禮儀是指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應遵守的行為規范,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通過言談、舉止、行為等,對自己所服務的對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和慣例。簡單地說,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場合適用的禮儀規范和工作藝術。服務禮儀是體現服務的具體過程和手段,使無形的服務有形化、規范化、系統化。良好的禮儀可以贏得陌生人的友善,贏得朋友的關心,贏得同事的尊重。
學習服務禮儀,其實是會讓人受益終身的一件事情。因為沒有哪一項工作是不需要接觸外界的,也沒有哪一份職業是不用和人打交道的。每當我看見或得到文雅得體的禮儀時,心中就會有敬重的感覺。通過學習,知道了禮儀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一個人內在素質與儀表特點的和諧之美、綜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種深刻的道德指引。
任何學習都不能是走過場,只要用心,任何學習都會有所收獲。學習也不是單純理論知識的積累,更是要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如果說原本我還很自信自己一直做得都還算不錯的話,通過學習我才知道什么是差距。差距不僅僅體現在理論高度的欠缺,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
查找自已平時的工作我感覺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夠到位,工作中有多少微笑的面孔是源于內心,有多少文明的用語是發自肺腑,有多少回能夠把過往的司機當作自己的親人去看待。僅僅是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而格式化的去進行,而這些平時被忽略的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似乎又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服務理念究竟在我的服務中體現了多少呢?
一想到如何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力求完美,我就想起鄭廳長在一次講話中提出的“嚴、實、細、恒”這四個字。引申這四個字,我自己認為就是嚴肅紀律,實事求是,細致入微,堅持不懈。作為一個工作在一線的值班站長,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每天都有可能接觸不同層次不同修養成的人。如何掌握政策的原則性和靈活性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又能務實創新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同形形色色不同階層的人正確處理好關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記得有一次我把頭發給燙了,而且也沒有扎起來,恰巧被陳處長給看到了,處長當時沒有直接對我說什么,但我在他嚴厲的眼神中已經看到了不滿。身邊的人對我說你弄這個頭發挺好看的,我當時也是這樣認為的,為什么一定要扼殺愛美之心呢?也是通過這次學習,我心悅誠服的接受了處長的批評。愛美之心無可厚非,但應該把自己的職業和個人生活、工作場合和私人空間區分清楚。美是應該值得提倡的,但決不是依靠燙頭,戴首飾、奇裝異服就能體現出來的。美應該是得體的,和諧的,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性質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司機,你是愿意欣賞一張精心打扮的臉還是更看重熱情周到的服務呢?
我和我身邊人經常會遇到一些無理且無知的司機,于是我們便經常有這樣的議論,“司機素質太差了”。通過學習我知道這種想法是多么可笑啊。其實我們在指責別人素質低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們當時面對這些素質低的人,我們的表現又是如何呢?是以牙還牙、以毒攻毒還是以虛懷若谷之心善待他人呢?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現在我知道,越是在素質低、文化低的人面前,越應該表現出自己的理智和禮儀。再說“文明用語”吧,提倡了這么久,至今仍有許多人規范不了。服務也好,禮儀也罷,總是要歸于行動,不能總是把自己服務的不到位歸結于是司機的不理會或者是司機的不需要,換位思考一下,誰不希望自己能獲得他人禮貌的對待和尊重呢?
服務禮儀看似虛無抽象,其實包含在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如何把服務禮儀和日常工作很好的結合起來,至關重要的是職業道德。金教授在服務禮儀中多次講到是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我們的處領導也在大會小會上反復強調職業道德是我們敬業的根本。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簡單的個體,我們反映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行業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不要小看我們的工作,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份工作沒有什么前途,也很難有大的作為,不要忘了,李素麗也好,徐虎也好,他們的工作和我們一樣也是再平凡普通不過了,可是他們就是用奉獻的敬業精神,良好的服務禮儀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服務行業,也成為我們學習的典范和楷模,面對他們,我們還會有理由不熱愛我們的工作嗎?
服務禮儀的學習雖然結束了,但學習的目的遠沒有因此而結束,相反我覺得應該是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開始。曾幾何時,我也有過對司機嚴厲的語氣,有過不耐煩的態度,有過不屑的神情,現在想想確實讓我覺得內疚和自責。學習過后,我在重新定位自己,審視自己的時候,心中也為自己樹立了新的標桿,究竟如何去做,不是看我現在說得如何冠冕堂皇,而是要在實際的工作中看我如何去做,那就請領導和同志們去看我的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