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磨課體會:跳出課堂看自己
敢于把自己的缺點和失誤毫無保留地展示與他人,需要怎樣的勇氣?驕傲自負者不肯,因為他不愿意承認失敗。自卑自慚者不敢,因為深深地自責已讓他無力言說。處事中庸者或許又懶得這樣做,認為是非對錯自有他人評說。
誠然,有些事情發生了,過去了,結局好壞,只需淡然一笑,說聲再見。不必常掛于心,不必沾沾自喜,更不必耿耿于懷。
然而,作為參與磨課的教師,卻不妨跳出課堂看看自己。以旁觀者的身份評價一番,倒也別有一番情趣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課文的條理非常清晰,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
本次磨課活動我講授的是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本課的生字詞,重點品讀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領會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聚焦xx小學:
遵照領導安排,我在5號下午匆匆趕到xx小學。上課之后見到了五年級的孩子們。走進教室頗令我吃驚,全班一共20個孩子。我好發現后面有五六個個頭比較大的孩子都是單人單桌。據他們的任課老師介紹,這幾個孩子比較調皮,也不愛學習,上課不怎么聽講。
我意識到了第二天的挑戰是不可避免的。看來課前的交流要用點心了。我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陳娜,讓孩子們讀一讀,猜一猜我為什么寫這兩個字。這個問題不難,孩子們一下子就猜到了這是老師的名字,我趁機表揚他們。與孩子們的交流就這樣愉快地開始了。我發現其他的十來個孩子還是非常活潑可愛的。最后我告訴孩子們第二天要學習的課文,讓他們自己預習課文。從走進教室到離開一共十來分鐘。一是我還要趕回學校上第二節課,二是覺得也沒有必要事先和孩子接觸太久。
初讀課文本來打算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認讀和理解。因為xx小學沒有多媒體設備,初讀課文改為指名分段讀課文。這樣做,第一便于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第二便于及時糾正學生的讀音。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畫出描寫小艇特點的關鍵詞,了解小艇的特點。然后通過引導學生讀出小艇的長,讀出新月的美,讀出小艇行動時的輕快靈活,感受三處比喻的妙用。并通過對比感受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能使文字更加生動有趣。
對于第四自然段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后找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兩個問題都很簡單,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然后我讓學生再仔細的讀這段話,畫出描寫行船環境的關鍵詞,體會行船的艱難。然后再讀讀描寫船夫操縱自如的句子,感受船夫的了不起。再此基礎上問學生想不想當一回船夫,讓學生以手代挺,聽老師讀句子進行表演。表演過后,我挑選一位“船夫”到講臺上,大家根據書上的句子夸夸船夫。最后提議一起夸夸船夫,實際上就是齊讀第四自然段。這些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用多種形式讀文,加深理解,最終能熟讀成誦。
課堂上有兩三個學生特別積極,但其他孩子不太活躍。有一個男生不聽課,一直心不在焉的,我幾次走過去給他以暗示,無用。還有兩個女生,其他孩子表演時,不參與表演。除此之外,其他孩子無論是否積極發言,都在認真的參與學習。教師語言自然流暢,自認為對學生的引導還算到位。
當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環節用時過多。原因是對學生字音的糾正過多,但是,我想我無法做到為了趕進度,對學生的錯誤讀音聽而不聞,置之不理。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是學有所獲的。對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也顯得過于細致。導致對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時間上有些緊張了。另外,在講完第二自然段,本打算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恰當的運用修辭手法。在學習第四自然段之后有個小結,本段是按總分的結構來寫的。結果都忘記了。
張振海老師首先肯定了我在這節課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然后指出整個課堂看起來有點散。我想那是因為安排的內容不是太多,每一步的設計都本著扎扎實實的原則,走得穩妥、緩慢。凌主任給我提出:課題不能代替板書。也就是不能把課題作為板書的一部分。還有一位老師提出應該讓學生明白威尼斯的小艇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造成這樣的形狀。我認為都言之有理。
聚焦趙x小學:
趙x小學是可以用課件的,于是,六號晚上我修改了教案,并根據需要做了課件。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為一個課件我可以快速完成,于是不慌不忙的吃完晚飯,檢查過孩子的作業。才打開電腦,開始做課件。沒想到又是搜索圖片,又是插入視頻,竟忙活到了12點。第二天一早起來熟悉一遍課件,就立刻趕往距離我家二十多里遠的趙x小學。到達時已經快上課了,好在我是第二節講課。張老師說我昨天配樂范讀第三段課文時,用手機放的那個音樂不合適,應該用《威尼斯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