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磨課體會:跳出課堂看自己
因為前一天沒來見學生,還是先去見見學生吧。走進教室發現學生挺多的,任課老師說有四十多個學生呢。我心中竊喜,這么多學生課堂氣氛應該可以吧。于是跟學生做了簡單地交流,問問有沒有預習課文,學生說預習過了。簡單交代幾句,就到樓下借用校長辦公的電腦修改課件了。等修改好后到電教室聽小賢講課。小賢下課后,我就連忙去試課件。剛調整好上課鈴就響了。我說:“孩子們,準備好了嗎,可以上課了嗎?”就開始上課了。
課堂環節比起在xx小學時做了一些簡單的調整。初讀課文改成了自由朗讀課文。然后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并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操縱自如、手忙腳亂”兩個詞語的意思。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課件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獨木舟、新月、水蛇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明白把小艇比作獨木舟、新月、水蛇分別寫出了小艇的什么特點。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表演時不再是老師讀句子學生表演,而是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因為可以用課件出示句子,這樣方便多了。另外,把老師們給我提出的一些建議加了進來。例如,小艇為什要造成這個樣子?板書也做了調整。
趙x之行,有許多的意外。課堂上學生不是很活躍,并不是不會,而是放不開。估計是我的課前交流沒有做到位。提出問題之后總是聽到有孩子很小聲的回答,并不舉手。這時我會讓他大聲地說出來,結果回答得很好。自由朗讀課文,然后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本以為這樣比起分段朗讀課文會節省一些時間,沒想到更費時。更可笑的是,我慌里慌張地就開始上課了,沒有調整好心態,整節課似乎都不怎么在狀態。這一不在狀態啊,就容易出狀況。例如,板書課題時剛寫一個“威”字就聽到有孩子小聲說“錯了”,我趕緊停下看,再仔細看,沒錯啊?就繼續板書。誰知還沒寫“小”字呢,就開始指導“艇”字的寫法了,我暈!再如,“道具出示的不是最佳時機。本來設計好的環節,有漏掉的現象,又臨時調整。課堂語言就不夠精煉準確了。一向覺得自己上課從不說廢話的,這次卻被張老師指出,語言太碎,不精練等等。原因估計就在這里了——不夠沉著。
親,感謝您耐心地讀到這里。更要感謝您真誠的批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