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寒假集中學習心得
學習《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我體會很深。首先《標準》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這是與時俱進的理念。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最強因。我們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到“專業理念與師德”部分,《標準》從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為”專門作為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為”的重要性。我覺得這是《標準》中亮點中的亮點。教師是以心育心的職業,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今天這個社會,在一些教師職業倦怠的情況下,對教師提出這個“標準”非常必要。要想在學生心中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陽光。新時代,新形勢,呼喚陽光教師。在“專業能力”部分,《標準》從五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具體要求。我感覺做一名教師除了不斷開拓、創新,更要執著的愛崗、敬業。我們要依據《標準》做一個好老師,做一個有成就感老師,做一個享受教育的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起成就我們的事業,享受我們職業的幸福。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堅定信念,努力學習,我們定能用實際行動踐行新的教學理念,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不辱歷史賦予“教師”這個職業的使命。
再次,是1月21日鄭主任組織我們學習的《中小學校管理評價》;重溫《xx縣普通中小學管理工作規程》中有關“教學常規管理規定內容”。
當前,中小學管理評價工作普遍存在著專業研究不深入,國家政策把握不到位,對中小學辦學實際缺乏了解,評價人員“評”的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甚至出現個別評價機構追求功利性的短期目標,評價工作背離教育根本宗旨的問題,給教育的改革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評什么”、“怎么評”,即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標準、評價的方法,這是評價能否客觀、科學、公正的前提。對于這些專業問題,《中小學校管理評價》給予了科學的解答與說明,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在學到“課程與教學管理”這章節中的“課后反思”,我感受頗多。想到了平時自己教學的反思比較單一。應堅持多樣化的課后反思,形成撰寫課后反思習慣,通過課后反思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診斷,不斷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煉,以教學常規為鏡子,時刻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最后,教研組長陳幫彩于1月21日組織我們學習了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并對下期的學科備課做了安排。
新課程走進我們已經多年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多年的課改實踐告訴我們,不堅定新課程理念,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再次學習課標,我更堅信轉變觀念是課程改革的基石。在教學中,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寒假學習即將結束,學習其實就是一段短暫的成長過程,成長是段過程,而不是終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以自己的發展成長為己任,以學生成長為重任,好好做人,好好學習,在學和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才不愧為人師。
xx年1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