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致良知四合院學習心得體會300字(精選3篇)
企業致良知四合院學習心得體會300字 篇1
什么是“良知”?“良知”一詞最早來源于孟子,在《孟子·盡心上》中有言: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
直譯一下,“良”是指”天生本然,不學而得”的意思(注意不是”善良”的意思),“知”,可以理解為”智慧”。“良知”,直譯過來就是“天生本然,不學而得的智慧”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認清自己 明確目標 方得始終
中華圣賢諄諄教誨我們建設心靈品質。怎樣正確理解“心、道、德、事業”四個層面。
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
德是事業的根源,厚德才能載物。
建設心靈品質就是把我們心里的污垢去掉。把心靈寶藏開發出來,有了這樣一個顆心,我們的道自然就會展現出來。人生最大的戰略就是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成就他人,建設心靈品質。以心靈喚醒心靈。
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要時刻反省,檢討自己。從根本上就是要有一顆“利益他人心靈品質”的心。
企業致良知四合院學習心得體會300字 篇2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希望分享的主題是“修行”。
人一生就是個修行的過程,我們要不停地去修復與世界的關系,包括周圍的環境、人與事。在公司要作為其中的一員去修復與團隊成員的關系,達到同頻共振的工作效果;在家庭要修復與家人的關系,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
而人格的力量會在修行中發揮強大的作用,當我們責己后發現各種問題時,要利用自己內心的能量和心力資源去解決問題,做到更好的自己,達到更佳的工作結果。
當遇到利己VS利他的問題時,“用心至善,私心了無”應該成為行為的指向標。我會一點點努力的。
企業致良知四合院學習心得體會300字 篇3
如何學習?學習哪些內容,才能建設心靈,進而改變命運呢?
心是生命的主宰;改變生命,從根本上要改變自己這顆心。不管命好不好,只要心靈開始變得美好,都可以讓生命變得越來越美好。
心是身之主宰,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心體現在起心動念上。當你想到了兒女、家人、工作,想到與你有矛盾的人,就會有各種起心動念,包括好的念頭與不好的念頭。
起心動念有好有壞、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起心動念代表著一個人的格局和境界,相當于“道”。起心動念決定了意識、語言、身行,而語言、意識、身行相當于“德”。語言、意識、行為就決定了所做事情的高低、優劣、好壞、大小,所有的“事”匯集起來,就是人生畫卷。
因而,中華文化真正的精髓,也是每個生命煥然一新的奧妙之所在,就是“心-道-德-事”四部曲。具體而言,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載物。心決定道,道決定德,德決定事。
所以,人生是“富貴直到老”,還是“富貴天天少”,或者是“幸福早晚到”,都是由自己的起心動念,并且通過語言、意識、身行,再變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最后匯集而成一幅人生畫卷。可以說,每個人的生命畫卷都是自己親手繪制!
因而,心才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在心上下功夫,明心凈心,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