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是機電的學生,很喜歡法律,于是選修民法學,主要是為了聽一下老師分析地一些案例。因為有些時候,光有理論知識是死板的,只有跟案例結合起來,才能理解地更加生動,記憶才能更加深刻,更有利于民法的學習。
就這樣,在每節課老師生動的案例分析下,那些生硬而又嚴肅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對民法的了解也更加深刻。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發現,民法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需要維護的就是自己的民事法律權利。
下面,就結合一下我的所學,談一下學習民法的心得跟體會。首先,從民法的定義來說,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發生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可以是公民。這里的公民是指具有我國國籍,根據我國的法律規范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其中由兩個屬性,是自然屬性和法律屬性。公民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公民的民事權利是從公民出生時開始,結束于公民死亡之后。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其中,年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就具有了行使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權利或者年滿16周歲且經濟獨立的也可以行使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滿十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凡是未滿十周歲且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能力的,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關于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相關內容。宣告失蹤是指經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法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限的公民為失蹤人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指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判決宣告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限的公民的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責任的相關知識。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合同義務或法定民事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民事責任根據法律根據的不同可以分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與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又稱為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對于該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4種。一是繼續履行。二是采取補救措施。三是賠償損失。四是賠付違約金。侵權責任成立的共同構成要件是無論是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其責任成立都必須滿足侵害民事權益(即造成損害)與因果關系(侵害事由與損害后果之間)兩個構成要件。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分為兩大類,損害賠償和預防性救濟。共同侵權行為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分為共同加害行為與共同危險行為。侵權的形態有12種,不在贅述。
最后,是關于正當防衛的一些內容。還記得老師當時是拿張三李四和一條狗做的案例分析。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損害的行為。我國對正當防衛成體的條件很嚴格,有起因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主觀條件,限度條件等限制。防衛過當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對我這學期學習的民法知識部分的串和。有些比較詳細,有些比較簡略?偠灾,我的收獲不僅僅是以上總結的那么多,更多的是在生活,學會怎么樣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我會更加努力地繼續學習,爭取達到目標。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民法原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可能會和民法打上“交道”,毫不夸張的說,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民法的框架范圍內,因此學習好民法,掌握好民法,運用好民法就顯得頗具實際利益和現實意義。
民法被稱為是“萬法之母”,因此學習法律應當或者必須從研習民法開始。眾所周知,民法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龐大而瑣碎、完整而嚴密的理論體系。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民法學習過程中應當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好的對民法知識融會貫通,領會民法學的真諦。
對于民法學的學習方法,曾有諸多的民法學者撰文論述,我結合自己學習民法的實際感受和收獲來對學習民法的方法進行粗淺的介紹。
一愛好第一,留意培養對民法學習的愛好
興趣是第一動力,熟悉和學習任何一種學科都應當建立在興趣之上,民法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對民法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學習激情和熱情,才可能有動力去對某個詳細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很多人在論述民法學習方法時留意強調如何思維等方面,其忽略了興趣這一大前提,沒有興趣是學不好或者說是學不“專”民法的。因此我們在開始學習民法時就要努力培養自己對該學科的興趣。那么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習興趣呢?以下幾方面可以參考:如像本文開始的那段笑話一樣,把現實生活中一些大家熟知的現象想象成民法中的名詞和原理,這樣,一方面有助于我們理解民法中一些名詞的基本含義,更能使我們加深記憶,從而有興趣對這些知識深入學習;還可以通過對一件大家所熟知的事來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辯論賽的形式來培養學習的興趣;此外可以介紹一些民法學界的知名學者,了解他們的求學經歷、畢業院校、學術成就等方面的情況,或許發現其中有自己的校友,這樣也會對民法學習興趣的培養產生一定刺激和促進作用。
二點面結合,宏觀上把握民法的完整體系,微觀上掌握民法的詳細知識點
民法是法學的“老大哥”,其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時間發展和完善的,是否能正確的把握民法的理論體系,對于能否把民法“學會”、“學精”、“學專”起著要害重要的作用。民法體系雖龐大,瑣碎的知識也很多,但真正把握起來并沒有那么困難。孟德斯鳩曾說過:“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通過這句名言。我們可以看出民法的權利本位,即民法主要關注對于個人利益的調整和保護,我們每個人都可能也可以成為自己利益的國王。了解了民法的出發點,接下來對于其性質、基本原則等方面的理解就簡樸多了:既然保護的是個人利益,那么其私法性就不言而喻;既然“每個人可以成為自己利益的國王”,那么其必然要遵守平等、公平、誠信等原則。自然人要進行交往,那么必然會產生對某些事情的約定或者會對別人造成一些侵害,那么民法體系中自然會有合同、侵權之類的內容,這樣看來對于物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內容就不難理解了。其實仔細分析,對于民法的理論體系,都是可以遵循著“保障個人合法利益為本位”的這條基線來一步步推導出來。把握了民法的基本體系,接下來就要求我們對體系中每部分的具體內容或知識點加以學習和掌握,就像蓋房子一樣,大致的框架弄完后,再開始對于房內布局進行完善和補充。這樣我們的知識才是系統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對于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一定要把其“理解透”、“掌握熟”、“運用巧”,不懂就問,勤于鞏固。這樣我們所建的“房子”才會更耐用,更穩固,我們的理論基礎才會更扎實,更充分,對以后的學習和研究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促進作用。
三民法學習要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人生處處皆民法”,民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早上買菜做飯會形成買賣關系,吃完飯坐車上班會產生運輸合同,下車不小心被狗咬會產生動物侵權問題,去醫院路上交話費不小心交到其他的號碼上產生不當得利問題......其實也正是因為有民法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和諧,變得穩定。我們學習民法不能單單只從書本上的文字知識出發,還要結合現實生活來學習。我們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民法原理,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民法的價值,此外我們還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即所謂民法學習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民法知識只有能夠被運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會被我們所熱衷;同時實踐活動也對我們的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創新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民法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聯系實踐,并在實際生活中豐富理論知識。這樣,也會更好的激起我們學習民法的興趣,更好的“以我所學,服務社會”。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成效的,才是有意義的。
民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法理論的高深也是建立在對一個個知識點的記憶和積累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克服暴躁和虛浮的學習心態,不要被一個較為復雜的知識點挫傷學習熱情。民法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謂是“痛并快樂著”,而且我們時常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為此我們要深入淺出的進行理論分析,廣泛大量的進行書籍閱讀,合理變通的解決現實問題。民法學習不僅僅讓我們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會對我們人性的培養,人格魅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有理由相信“民法是最具魅力的學科”,民法學習也會讓我們的人生路走的更寬廣,更美好。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練習書法不但可以讓自己的字變漂亮起來;而且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書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堅持,因此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可以修心養性,這對于提高自己的素養,很有幫助。有人說“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這個方面的意思.學校開展寫標準漢字已經一個學期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后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著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第二,學習書法要勤于思考,可以經?纯醋痔蜌v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擬高的境界。當書法到達一個比擬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表達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有句話說得對,要想練好字,功夫在字外。當書法練習感覺枯燥的時候或者說沒有進展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比方體操、武術、舞蹈、聽音樂等活動,這將有助于書法的練習和水平的提高。
總而言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夠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我們平時應該培養對學習書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書法有較大的興趣,我們才能練就一筆好的書法。
在開學的'前三周,我學習了書法。同大一下半學期的書法大體相同,主要是學習顏真卿的顏體。但是練得時間太短,成效并不太大,還需進一步的學習和長時間的勤奮練習。
在學習書法,閱讀書法史的時候,要學會從不同的書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則。這種法那么,雖然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現,歷代不同,各人相異,但其內在的規律法那么卻是一樣的。學習書法,很重要的就是從點畫用筆上去找古今一脈相承規律。
歷代大家都很重視寫楷書,學書法的人不能在楷書體會到多少書法規律性東西于其他書法是不會體會很深的。除了實用以外,楷書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書法最根本規律和完備的筆法?瑫屓遂o下來注意每個點畫的動作,細節,盡量把每個提按轉折做到位。長期靠這個養成的用筆習慣,讓人手下的感覺微妙而細膩。
結合歷代大家對不同人物書法的品鑒,用心比擬和體會里面的上下好壞,去認識書法最根底本質的東西。還有就是要把不同的書家多做橫向和縱向的比擬。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矯正自己,依靠的就是不斷深入的讀帖和臨帖。
用筆尤其要注意起筆和收筆的地方。不管寫哪種書體,行筆必須自然,動作必須連貫,筆勢要暢,勢圓筆方,勢方筆圓,整個動作就像打太極一樣,動作要有節奏,要合于自然。行筆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筆要留得住,殺進紙去。不能有模糊的東西。順著心有提,筆要留得住,殺進紙去。不能有模糊的東西。順著心中的節律,從胸有成竹到胸無定數,自然生成。
寫唐楷有收獲,再寫魏碑也不會有太大障礙,只不過用筆更方一些。它的筆勢是一致的,都是一脈相承的。
學藝術的三個層次:一,技法上的學習;二,視覺形式的研究;三,精神層面的修養。
寫褚的楷書,用筆的時候,要注意筆鋒的變化,敏銳的捕捉筆尖入紙,行筆,出鋒的運動軌跡,要充分發揮出筆毛的彈性。點畫”是動作,蘊含有根本的筆法和動作在里面,過去的人對書法強調動作,筆法。用“線條”來講書法是講不的,因為書法根本不是線條。
好的書法能表現出人生,生命的體驗。無論文學,還是書法,既含蓄又直接。好的作品我們會感受到它無拘無束的情感流露,無障礙,隨心所欲。初學一個帖,點畫和點畫之間一下很難擺順,這需要我們去找規律,一點一畫,一撇一捺間每個大家都會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規律找到了,才能深入。寫一個字,切忌把每個局部孤立起來,要做到協調,整體協調能力是很重要的,這有很多竅門,道理在里面。
臨帖時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不要讓筆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筆,自己左右手中的筆。下筆要善于找參照,大膽落筆,隨時調整,鍛煉出前筆有缺憾,后面的點畫能補救回來的本領,字的形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參照。臨帖的時候自己的主觀不要被帖套住,隨時想到整體的關系,更加注意單個字的整體,角度的大小,長短,筆劃之間的配合。從大的方向把握住“度”,再從細節上深入。褚字圓轉多,筆劃多的字方折少,點畫少的字方折多,這樣整個字,整篇字都能挺得起。顏體字是下面收得比擬短,重心下壓。復雜多折畫的字,多數折要削弱。強調度,一個字強調只能一兩個點畫,要有主次關系,整體決定細節。
在這三周的學習中,我練習的顏體和柳體沒有區分。書法史一門長期的練習,需要鉆研和靜心學習。我會在接下來的書法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