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稅法的心得體會(通用4篇)
學習稅法的心得體會 篇1
通過此次稅法學習,我已經了解稅收的重要作用,開拓了視野,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稅收的作用是稅收職能在一定經濟條件下的表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稅收職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現階段稅收的作用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稅收在保證和實現財政收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證收入的穩定;同時稅收征收十分廣泛,能從多方籌集財政收入。
2、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之一,國家通過稅種的設置以及在稅目、稅率、加成征收或減免稅等方面的規定上,可以調節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3、稅收具有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國家政權是稅收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而國家政權的存在又依賴于稅收的存在。沒有稅收,國家機器就不可能有效運轉。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們不僅要學稅法、知稅法,還要積極參與宣傳稅法,要在每個人心中種下稅法的種子,灑下誠信的雨露,結出納稅的果子,根植愛國情懷!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學習稅法的心得體會 篇2
對于稅法稅收這些名詞,在以前的課堂上經常有所接觸,也了解了許多目前國家出臺的一些稅法,例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車船稅等等。諸如此類,各種稅法都有著各自的體制結構,各自的效力等級,實施辦法。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企業跨國經營活動日益增多,交易復雜程度大大提高,市場在全球的資源配臵中將發揮基礎性作用。新的經濟環境客觀上給各國稅收制度帶來了重重壓力。
在我看來,中國稅法立法數量多,涉及面廣,其中法律規范的內容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性。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構建了稅法體系。但憑心而論,其立法、執法、司法皆不能令人十分滿意。
在各種稅法之間,沒有完美的融合與聯系,一些稅法制度也存在著許多的漏洞,這樣才得以造成許多個人或企業偷稅漏稅。一些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和稅負最低化,研究各國稅收法律之間的差異,策劃個人或集團內部財務節稅計劃,以規避納稅。
外資企業都各有避稅秘方,雖然說避稅違反了稅收立法意圖,有悖于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但避稅并不違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稅之說。正因如此,很多外資企業采取各種招術,以達合理避稅的目的。例如轉讓定價,這是現代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進行國際避稅所借用的重要手段。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許多避稅活動,不論是國內避稅還是國際避稅,都與轉讓定價有關。它們往往通過從高稅國向低稅國或避稅地以較低的內部轉讓定價銷售商品和分配費用,或者從低稅國或避稅地向高稅國以較高的內部轉讓定價銷售商品和分配費用,使國際關聯企業的整體稅收負擔減輕。
單看某一種稅法,比如燃油稅,這一稅法出臺,取消公路養路費等6項收費并覆蓋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頒布此法初衷是為了以稅代費體現多用多繳的公平原則以及推動環保。規定本已注定燃油稅成效打折,在實際操作中狀況更是堪憂,時至今日西部仍有不少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在違規收費。公路三亂不僅沒解決反而因國家撥款不夠而更兇猛,本應取消的公路收費并未完全取消,而新增的燃油稅卻一點也不能少,雙重收費實質是在增負,這與燃油稅維持公平的初衷是完全背離的。出門坐車打的,消費者也需要出燃油費。另外,燃油稅不僅未能推動環保,甚至成為了環境污染的間接推手。由于燃油稅是在煉油廠環節征收,于是很多加油站以調和油來逃稅,這已成為油品市場的新興潛規則。這種局面,無不令消費者車主擔憂。自己掏了錢,卻沒能買到真正的燃油,間接的成了污染環境的高手。這些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本身就還是和稅法的實施有著密切關系。因此我覺得,無論是什么稅法的建立,好像都會讓商家找出可乘之機,偷稅漏稅,最終卻因這些稅法產生了一序列的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我覺得中國稅法有待進一步改善,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新法律的實施存在各種難度,然而在艱難中前行,就必須慢慢進步改善,以保障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這樣才算是這一法律的成功實施。
學習稅法的心得體會 篇3
1、 知識上有哪些積累? 學習方法上有哪些改進?(法律技能、思維、意識等的提高) 談一談對稅法課的意見和建議 稅法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門之一,由于其重點突出,操作性強,所以也是最好把握的一門,學好稅法對于會計專業的我們而言,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經過一學期的學期,我覺得相對較重要、而且使我受益最深的章節就是第十二章企業所得稅法。
企業所得稅法是指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企業所得稅征收與繳納之間權利及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征收的一個稅種。企業所得稅的額度, 直接影響到凈利潤的多少, 關系到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 企業所得稅籌劃是避稅籌劃的重點。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用法令形式固定下來,企業有依法納稅的責任和義務,使國家財政收入有了法律保證,并能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穩定增長;企業自身有依法規定的收入來源,隨著生產的發展,企業將從新增加的利潤中得到應有的份額,使企業的責任和權利更好地結合起來;能夠更好地發揮稅收的經濟職能,有利于調節生產、流通和分配,加強宏觀控制和指導。有利于改進企業管理體制和財政管理體制,改善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
2、稅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夠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從而滿足公共欲望,緩解市場失靈,實現國家職能。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的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稅方面的權利及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證。通過學習稅法,我認識到稅法是經濟法重要的一部分,稅法的在宗旨,本質,調整方法等許多方面與經濟法整體上是一致的。稅法作為經濟法的一個具體部門又是與經濟法相區別,雙方是共性和個性,整體與部分,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3、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被劉老師生動的講解、豐富的法理內涵以及嚴謹的教學態度深深地吸引。老師詳細地從法律的角度揭示了稅法制定的初衷,并引領我們將會計和稅法的知識結合起來。稅法課程對于會計人在實務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一名合格的會計必須精通豐富的稅法理論乃至原理,而劉老師的課程恰恰就是從原理的層面去闡述稅法的制定和運行的。在授課過程中,老師用詳實的事例來說明稅法的運行機制,將其內在決定因素直接呈現給我們,使我們受益匪淺。
在授課的過程中,我深感自己由于會計知識學習不夠而出現過跟不上教學節奏的現象,因此在學習過后,我已經明確認識到想要學好稅法,就必須將以前的會計知識完全掌握,這樣才能夠融會貫通,為學習稅法提供堅實的基礎。
學習稅法的心得體會 篇4
今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同日,主席簽署第48號令予以公布。7月9日,溫總理簽署第600號國務院令發布了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自xx年9月x日起施行。作為一名稅務干部,第一時間進行了認真學習,現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背景和意義。
自二十世紀30年代以來,個人所得稅已經逐步成為政府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矛盾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調節功能并未很好的發揮,甚至發揮了“逆調節”功能,有“劫貧幫富”之嫌。我國的工資薪金稅收繳納大多實行代扣代繳,客觀上難以偷稅漏稅,且修改前扣除額規定得過低使得中低收入階層承擔了大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高收入階層由于收入來源較為多樣化,大部分收入可以規避納稅。如明星的“走穴”收入,名人的“客串”收入,大多為現金交易,企業主們的個人收入,往往以隱蔽的方式在企業稅前列支,等等。這些納稅人由于收入隱蔽,流動性較大,稅務機關難以通過正常渠道和有效途徑對其予以監控,使得他們享受高收入卻承擔低稅賦。這種情形的出現嚴重損害了稅負公平。強化個人所得稅調節功能、體現稅負公平的呼聲越來越高,希望通過改革個人所得稅制,減輕工薪階層等低收入群體稅負,并通過強化高收入階層個人所得稅征管達到縮小社會財富分配差距的目的。按照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調節作用的要求,切實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必要對個人所得稅法作出相應修改。
二、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主要內容和精神
此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堅持高收入者多繳稅、中等收入者少繳稅、低收入者不繳稅的原則,修改的著重點,主要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是歷次修改內容最多的一次。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四項內容:
(一)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這次改革將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現行每月xx元提高至3500元。承包承租經營者、個體工商戶、獨資和合伙企業的投資者的必要減除費用標準也由xx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二)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此次修改的一大亮點是對現行工薪所得稅率表進行了調整和優化,減輕中低收入者稅負,適當提高高收入者稅負。將最低一檔稅率由5%降為3%,適當擴大了3%和x%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減輕中低工薪所得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同時,還擴大了最高稅率45%的覆蓋范圍,將現行適用40%稅率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45%稅率,加大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
(三)調整了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稅率級距。
為平衡稅負,此次修改也相應調整了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對五檔級距都相應作了上調,生產經營所得納稅人稅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力地支持了個體工商戶、承包承租經營者、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發展。
(四)延長申報繳納稅款期限。
按照優化納稅服務的要求,此次修改將個人所得稅的申報繳納稅款時間由原先的次月7日內延長至5日內,與其他主要稅種的申報繳納時間一致起來,便于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到稅務機關集中辦稅,以減輕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的事務性負擔。
三、我縣貫徹和落實《個人所得稅法》的思考
如何認真貫徹落實新《個人所得稅法》,體現本次修改的精神,我結合本縣實際,談談自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對個體工商戶進行分類管理。個體工商戶是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納稅主體,對個體工商戶應堅持“抓大、控中、放小”的原則,重點抓好大戶的管理。
1、對未達到起征點的個體工商戶免予征稅。總局最近調高了增值稅、營業稅起征,月營業收入額xx0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稅、營業稅,按照5%的利潤率計算,營業收入xx元利潤為3000元,扣除個人的必要減除費3500元后也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未達起征點的個體工商戶免予征稅,既可以體現中央減輕低收入群體稅負的精神,又可以大大減少稅務人員的工作量,集中精力管好納稅大戶、重點稅源。
2、對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大力推行查帳征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