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工智能學習心得(通用3篇)
關于人工智能學習心得 篇1
在看李開復老師的《人工智能》之前,我有許多疑惑,人工智能是什么?是男是女,長什么樣兒?漂亮嗎?會不會生?會不會老?人工智能聰明嗎?會下象棋嗎?會打麻將嗎?會玩dota或者王者榮耀嗎?會打乒乓球嗎?會打籃球嗎?會游泳嗎?人工智能有記憶嗎?能不能教他說話、拿筷子夾花生米?人工智能好玩嗎?怎么玩?怎么跟它交流?它會不會說話?能陪我唱歌嗎?要不要吃飯?要不要充電?人工智能有什么用?能幫我寫文章/搬磚/做報表/開車嗎?能用來賺錢嗎?人工智能怕什么?下雨天能出門嗎?天熱會不會出汗?從樓上摔下去會不會變形?能修好嗎?人工智能有什么危險?會不會吃了我?它要是想傷害我,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了解人工智能?學習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和諧相處?人工智能有什么愛好?喜歡聽什么歌?吃豆腐腦喜歡咸的還是甜的?會看書嗎?能不能體會“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寂寞和“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人工智能有感情嗎?會喜歡我嗎?我離開它的時候,它會不會難過,會不會想我?
通過學習李開復老師的《人工智能》,我獲益良多,很多問題也有了答案。我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發展歷程和對未來的展望。
下面以問答的形式,記錄學習心得。
1.人工智能是什么?在哪里?
其實,人工智能已經到處都是,什么都做:可以陪人聊天,可以寫標準新聞,能畫畫,能翻譯,能開車,能認出人的樣子,能在互聯網上搜答案,能在倉庫搬貨,能送快遞到家。
人工智能是什么,眾說紛紜,一般有以下五種定義(可能有交叉):1)在某方面特別聰明的計算機程序,比如AlphaGo,下圍棋下得特別好,世界冠軍也下不過它。
2)試圖像人一樣思考的計算機程序。但這事兒太難,人的意識,連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更別說教給自己編出來的程序了。
3)怎么想的不知道,行為方式倒是很像人,比如可以和人聊天的ELIZA。
4)會自己學習的,剛開始笨笨的,慢慢地就越來越聰明。AlphaGo也是因為頭懸梁錐刺股,苦學了海量棋譜才變得這么厲害的。
5)根據對環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動,并獲得最大收益的計算機程序。
這五種定義各有根據和局限,也可以認為人工智能首先是感知,包括視覺、語音、語言;然后是決策,根據識別的信息,做出預測和判斷;最后是反饋,就像機器人或自動駕駛。
我的理解:人工智能是高性能的計算機程序,或者使用了人工智能的產品、服務和應用。
2.人工智能包含什么?
人工智能有很多分支,其中之一是機器學習,機器學習里面有一個分支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當今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技術。
深度學習是一種神經網絡,把計算機要學習的東西看成數據,把數據丟進多個層級的數據處理網絡,然后檢查經過網絡處理的結果數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就保留網絡作為目標模型,如果不符合,就反復修改參數,直到符合為止。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非常形象生動:把數據看成水流,深度學習網絡看成多層水管網絡,通過調節管道和閥門,使輸出滿足要求。
3.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歷史上有過3次AI熱潮,第一次因為圖靈測試,第二次因為語言識別,都熱了一段時間又沉寂下去。
目前,深度學習攜手大數據引領的第三次熱潮,處于技術曲線的攀升和成熟期,前景極為廣闊。
4.人工智能有什么用處?
人工智能不僅是技術革命,還與經濟變革、教育變革、思想變革、經濟變革、文化變革等同步,可能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主要的商業應用場景:
l.自動駕駛:這個不用多說,Google,Tesla,百度。都在研究2.智慧金融:量化交易與智能投顧、風控、安防與客戶身份認證、智能客服、精準營銷
智慧生活:機器翻譯、智能家居、智能超市
智慧醫療:輔助診斷疾病、對疑難病癥的醫療科學研究
藝術創作:機器音樂、機器繪畫、機器文學創作
5.人工智能可能有什么負面影響?會不會失控,威脅人類的安全?可能會引起失業。根據開復老師提出的“五秒鐘準則”,一項人從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鐘內完成思考并做出決策,那么這項工作很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保安、股票交易員、司機、新聞報道、翻譯。但人工智能也會帶來新的工作。
人工智能分三個層級:
1)弱人工智能:在某方面很聰明,但只在這方面聰明,別的事啥也不會。比如AlphaGo,下圍棋世界第一,別的方面就是個弱智,連棋子都得別人幫它拿。
2)強人工智能:人能做什么,它就能做什么。跟美劇《西部世界》里的機器人差不多,但它有沒有意識,不好說。
3)超人工智能:比最聰明的人類還要聰明100000000倍。都不止,它的NB,超乎你想象。我們不知道它是誰,不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出現,也不知道它會干什么。
可能在某個時刻(奇點)之后,超人工智能就會天神降臨,整個世界籠罩在它無邊的法力之下。
也可能,因為物理學和生物學的限制,超人工智能永遠不會來。
無論如何,人工智能,或者說,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使用,需要受到監管和限制,也需要應對轉型過程中對失業的沖擊。
6.哪些領域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
跨領域推理,人類強大的跨領域聯想、類比能力,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過遷移學習也正在發展,可以將計算機在一個領域學到的經驗轉換到另一個領域
1.抽象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解事物運行的本質規律
2.常識
3.自我意識
4.審美
5.情感
不過,已經有軟件可以吟詩作詞,而且相當高明。比如這首根據遺傳算法生成的《清平樂-黃菊》:
“相逢縹緲,窗外又拂曉.長憶清弦弄淺笑,只恨人間花少.黃菊不待清尊,相思飄落無痕.風雨重陽又過,登高多少黃昏.”平仄相符,語句通順,很有意境。
7.人工智能創業的形勢如何?
形勢一片大好:國家大力支持,業界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進行研究,軟硬件技術都已經成熟。
AI的商業路線分三步走:線上業務(3年)、線下業務(5~7年)和個人業務(10年以上)
AI創業的五大基石:
1)清晰的領域界限(業務場景)
2)閉環的、自動標注的數據
3)海量的數據量(千萬級)
4)超大規模的計算能力
5)頂尖的AI科學家(算法)
AI產業發展的六大挑戰:
1)前沿科研與工業界尚未緊密銜接
2)人才缺口巨大,人才結構失衡
3)數據孤島化和碎片化問題明顯
4)可復用和標準化的技術框架、平臺、工具、服務尚未成熟
5)一些領域存在超前發展、盲目投資等問題
6)創業難度相對較高,早期創業團隊需要更多支持
中國在AI創業中的優勢:
1)中國人/華人處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領先地位
2)中國有龐大的理工科學生基礎,數學知識扎實,具備人才優勢
3)全球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市場,網民人數近8億
4)行業需求潛力巨大,
5)海量數據和充沛資金
對應上面提到的五大基石,人才、海量數據、閉環標注數據、應用場景、計算力都有解決方案,再加上開復老師創立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創新工場提供的人才和資金優勢,我也覺得中國發展AI的前景一片光明。
另外,創新工場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這是專門面向人工智能的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和創業項目孵化實驗室。
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1.對接科研成果與商業實踐,幫助海內外頂級人工智能人才創業
2.培育和孵化高水準的人工智能技術團隊
3.積累和建設人工智能數據集,促進大數據的有序聚合和合理利用
4.開展廣泛合作,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AI是風口。有人總結,只要以ai域名為后綴,融資過程都會比較快,或者融到的錢會比較多。
時代,我該怎么學?
借鑒了密涅瓦大學的“沉浸式全球化體驗”教學方式和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創辦的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的教學模式,開復老師提出AI時代的學習方法:
1.主動挑戰極限
2.從實踐中學習
3.關注啟發式教育,培養創造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互動式的在線學習將愈來愈重要
5.主動向機器學習
機器越來越像人,人越來越像機器,隨著生物科技和量子科技的發展,人機融合,達到了生命的大和諧。
時代,我該學什么?
AI時代,程式化的、重復性的、僅靠記憶與練習的技能將越來越沒有價值。
最能體驗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將最有價值,最值得培養、學習,比如:
1.對于復雜系統的綜合分析、決策能力
2.對于藝術和文化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由生活經驗及文化熏陶產生的直覺、知識
4.基于人自身的情感(愛、恨、熱情、冷漠等)與他人互動的能力要想獲得以上這些能力,大部分都是個性化培養,而非大規模圈養教育系統的設計,也要考慮到個性化、定制化、可持續化和公平?赡芨行运季S很難被機器取代,理性思維人類是干不過AI的。無處不在的年代,人生還有意義嗎?
開復老師通過自己康復的經驗,在書中進行了富有哲理,詩意盎然的闡述。
我的答案:我思故我在。今天我坐在這里打完這份讀后感,說明我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AI不過是新的工具,正如小石錘、輪子、蒸汽機、航天飛機、計算機和互聯網,不會取代,只會豐富。
關于人工智能學習心得 篇2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未來某一天,人類在機器人的制造方面已經爐火純青,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里已經頗有成就。制造的機器人不僅能處理各種日常工作和生活,還既有了人類的智慧和一部分情感。
影片從夢尼卡一家開始講述。夢尼卡一家本來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但是由于兒子馬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差點丟掉性命,處于昏迷狀態。夢尼卡的老公為了緩解她老婆夢尼卡的抑郁情緒,給夢尼卡定做了一個和馬克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小孩子,名叫大衛。大衛很聽話也很頑皮,起初很令夢尼卡頭疼不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家人慢慢地建立了真摯的感情。大衛變的很聽話很乖巧,夢尼卡也很疼愛它。大衛有一天突然問夢尼卡:媽瞇,你到底可以活多少年?夢尼卡說大概再過五十年吧。大衛好奇地問:五十年不是很短嗎?那五十年后我不就一個人了嗎?多寂寞呀!大衛看過一些童話故事,據說如果剪下一個人的頭發,就能和那個人永遠在一起。所以有一次趁媽媽睡著的時候偷偷摸摸剪下她的頭發。這一度讓夢尼卡驚訝不已,一個機器人小孩子怎么會想這么多。若干年后,夢尼卡的真兒子馬克竟然被治療好了,夢尼卡驚喜不已。但隨之而來的麻煩也是始料未及的。兩個小孩為了爭得媽媽的寵愛經常打打鬧鬧、爭風吃醋,有一次甚至差一點害馬克溺水身亡。夢尼卡一家經過反復考慮后,決定將大衛放歸森林讓他自生自滅。夢尼卡謊稱帶大衛去外面兜風,大衛不知是計,開心極了。夢尼卡將車開到野外,塞給大衛一些錢,才把真相告訴它。夢尼卡淚流滿面地對大衛說:媽媽很疼愛你,可是你畢竟不是真人,所以只能放棄你了,媽媽對不起你!大衛先是一臉的茫然,而后才大聲哭喊:不、不,媽媽不要丟掉我,我不再惹您生氣了好嗎?我不再和馬克爭吵了好嗎?求求您不要丟下我一個人!夢尼卡淚流滿面強行駕車離開,看著后視鏡里大衛孤獨的身影越來越遠,夢尼卡終于按捺不住嚎啕大哭!這樣的場面任誰看了都要心酸的,畢竟也只是一個孩子啊!
后來大衛為了找到傳說中的藍仙女讓自己變成真人,冒著生命危險歷經重重險阻終于在曼哈頓的海底找到了藍仙女的雕像。大衛坐在潛艇里對著藍仙女的雕像一遍遍地懇求著:求求您把我變成真人,這樣我就能和媽媽團聚了!然而不管大衛千呼萬喚,藍仙女始終不發一言,面帶微笑。它哪里知道,這只是一個傳說中的故事罷了!畫面在大衛癡癡的期待的眼神中定格,時間切換到了兩千年以后!
兩千年以后,人類已經消失,薩代之的是一群擁有極高智商的機器人。他們在冰封的海底發現了大衛,將它解救了出來。他們用大衛給的媽媽的頭發復制了媽媽,但是告訴大衛夢尼卡只有一天的生命。大衛在這一天里終于和夢尼卡團聚,媽媽給它過了一個愉快的生日,最后安然睡去。愿望滿足的大衛握著媽媽的手安靜地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它的表情是快樂的,因為它又重新回到了媽媽的身邊,它不再孤獨了!
縱觀整部影片,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感人至深!當機器也有了人的思維能力和感情,我們人類到底應該如何去面對,這是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要真正面對的問題!影片拍攝手法細膩生動,視覺沖擊力極強,是一部近年來少見的優秀的科幻大片!
關于人工智能學習心得 篇3
放學回到家,推開門,機器人管家小希就迎上前接過我的書包,殷勤地說:“小主人,你回來啦!今天辛苦了!”
在銀行當收銀員的媽媽早早下了班,像往常一樣正慵懶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手里捧著小希做好的飲料。媽媽的銀行有智能機器人點鈔、收銀,既輕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叮咚”門開了,露出了爸爸的大肚皮。小希接過爸爸的公文包,給爸爸換好鞋。最近爸爸買了臺無人駕駛飛行車,不僅不用自己開車,還能在堵車時輕巧地飛起來,巧妙地避開交通堵塞。
“媽媽,我餓了!”
“嗯!你們回來了?飯就好了!小希,開飯!”
望著滿桌豐盛飯菜,我沒胃口,自從使用機器做飯菜以來,家里的飯菜只有一個味道,再也沒有了媽媽的溫暖。
家里實現全屋智能化以來,爸媽也變得悠閑,也不再為誰做家務而爭吵了。洗碗機洗碗,炒菜機炒菜,煮飯機煮飯,掃地機掃地,窗簾、燈、沙發甚至床都有遙控器……剩下的事情都由小希干完了。媽媽躺自動沙發看電視,爸爸看書,還得利用自動翻書機。全家人就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不過,看著爸爸越來越圓的肚子和媽媽不再苗條的身材,我隱隱地擔憂,他們的四肢會不會因為不勞動越來越退化,大腦也可能隨之退化。人類都變笨了,將來會不會是智能機器人掌管天下?
在隱憂中我忙碌地寫著作業,要是也有個機器人幫我寫作業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