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平臺感想(精選3篇)
綜合素質平臺感想 篇1
自從20年九月一日新學年開學以來,北京市初一年級中學生開始試行《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侗本┦谐踔袑W生綜合素質評價》分為幾大板塊:自我評價、評價同學與查看評價三大板塊。其中自我評價又分為七小部分:新學期伊始的我、學期結束時的我、思想道德、學業成就、合作與交流、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綜合實踐活動和個性發展。
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也給我帶來許多的影響。我是從20年九月一日步入初中生活中的,同時也接觸了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直到現在已經兩年左右了,也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上學期,續期結束時的我我進行了自我評價還有班主任、家長、同學與其他任課教師對我的評價。我是班長,所以班主任對我的評價是:“你一直是五班的班長,你的表率作用大家都有目共睹,相信你的能力和才華能夠為你的將來打下良好基礎。時刻記住,你是班里每個同學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其他同學!奔议L對我的評價是:“孩子,相信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就是對自己的賞識。在學習的漫長路途中,還有無數次的考驗等著你,但爸爸媽媽給予的.是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第一位,心理健康是第二位,學習是第三位。現在初中生活只是剛剛開始,你已經邁好了開頭的第一步,爸爸媽媽由衷地祝賀你!愿你生活與學習一帆風順!一路陽光!”在合作與交流方面,也同時有幾位同學對我進行了評價——“在與同學的合作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信賴,認真傾聽他人意見,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有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的良好風尚,能在合作交流中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學會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悅。能夠在合作交流中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履行自己承擔的職責。具有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的態度與能力。”“合作交流過程中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主動提供自己的資料,具有無私精神;共享他人的觀點與經驗時,會正確的評價新信息的科學性,干事理智,樂于動腦;體會到了分享集體智慧的快樂,體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悅!
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減輕了教師學生與家長繁重的手工錄入、收集資料等的工作量,也可以方便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的溝通和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初中是基礎教育的中間環節,它處于承下啟上的重要地位,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水平,不僅關系到基礎教育的整體質量,更重要的是它關系到能否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當今社會需要公民的重大問題。北京的實踐說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是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效舉措,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促進師生教育觀念轉變。在查看評價方面,學生可以查看班主任、任課教師、班級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信息及自己的自評信息;班主任可以查看瀏覽本班學生的所有評價信息;任課教師可以查看所教班級學生的所有評價信息;學生家長可以查看自己孩子所有評價信息。家長只能分學期查看自己孩子的評價信息,并對本學的評價信息進行修改;學生只能查看并修改或刪除自己為班級同學填寫的評價信息;班主任和教師可以查看學生各類評價信息,但是只能對自己的評價信息進行修改或刪除。在我個人認為,在查看評價方面還是相
對來說合理的,但是不太人性化,若在網頁上添加一些豐富多彩的信息,也可以提高網站的點擊率家,吸引更多學生與家長參與到其中。
綜合素質平臺是一個很好讓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同時是發現自我的平臺。
綜合素質平臺感想 篇2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在變革學生學習評價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當這些方法應用于農村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又顯現出不同的弊端,不能滿足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需要,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擔負著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及語文學科的授課任務,這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學生學習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體會到了傳統評價觀念和方法的弊端,筆者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評價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傳統評價觀念的弊端
傳統的學生評價中,教師擔任著主體角色,以教師至高無尚的身份,依托一張試卷來評價學生的優劣,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而輕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把卷面分數當成唯一的衡量標準,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對“教”與“學”兩個方面,部分教師只是簡單的確定了兩條標準:教的“認真”,學的“努力”。他們將學生得分高低與是否“努力學習”劃等號,而沒有關注他們是否學會了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否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學生屬于被評判的被動地位,忽視了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由于“應試教育”的片面誤導,致使教師為考查而教,學生為檢測而學,這種片面不科學的評價,大大加重了學生對分數的焦慮,也誤導學生一味的追求高分而死記硬背,使學生忽視了對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
二、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
對學生進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教與學的活動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學生評價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評價目標和內容的需求來決定,當今教學中,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培養創新型高素質的人才,這就需要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小學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階段,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認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1、評價一定要本著尊重學生的原則
尊重能夠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我們不能以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獨特感受。這一點特別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拿一個簡單的比喻句來講,學生會經常給你新奇的比喻,我們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能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2、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學習是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生在小學學習中養成的學習習慣能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我認為學習內容掌握的多少可以不斷完善,而一個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后是很難改變的,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生。所以在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時,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科學的評價,這可以分為學生學習的課前、課中和課后三方面的評價。
(1)課前學生學習習慣的評價主要包括能否進行課前預習,并且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課中學生學習習慣的評價主要包括(a)是否做好課前準備,包括文具和書籍;(b)上課是否注意力集中,沒有小動作,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c)是否能準確回答老師的提問;(d)能否與同學交流、討論、合作;(e)是否敢于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等。以上內容可以采取老師評價、同學互評和學生自評的形式。
(3)課后學生學習習慣的評價主要包括能否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能否進行自我檢測,總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3、關注學生的作業評價
小學生的作業評價是實施學生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發揮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在學生作業的批改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采用評語加等級的評價形式。教師要多準備一些評語,如激勵性評語:“批改你的作業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不過再仔細一點將會更好”;獎勵性評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近你的作業進步了,將你一顆★”;商榷性評語“認真想一想,看能不能發現錯在哪里”……這樣一句贊美的話,一段中肯的寄語,一次獎勵的評語或幾個獎勵的符號,學生閱讀后能激起學習的動力,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獲得學好的信心并更努力的學習。
4、采用賞識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當今正推崇賞識教育,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賞識非常重要。賞識和贊美學生就是承認學生的成功。“賞識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的給與他們表揚。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但是每個學生對贊揚的“渴望”都是一樣的。“渴望關注、渴望賞識、渴望贊揚”是學生正常的心理需要。對于孩子,特別是小學生來講,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欣賞的動作,一聲贊揚的話語,遠遠比五彩的服飾和精美的食品來得更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學生一丁點兒的優點,我們都要加以表揚,但是表揚的尺度要把握好,更不能只憑自己的預先設計進行,賞識時要關注一些小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中的優良行為,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5、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和學生自評相結合
小學生表現欲極強,教師的表揚能讓他產生心理的愉悅,同學的肯定,更讓他看到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這會讓他越發想和其他同學比一比,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學生自評,能讓他自己反思,從而更進步,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在課堂學習和活動中,我會經常讓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從而選出表現最佳的學生,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逐漸強烈,好學、爭上的氛圍逐漸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也變得很愿意傾聽他人的評價。
三、總結
通過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實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復合評價體系,關注學生學習、生活等多方面,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這樣的評價,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各樣的機會,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進步和建立自信。為了學生,我們教師應該以明天發展的目光來教育和評價今天的孩子,通過科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科學、系統的評價學生的學習等方面,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綜合素質平臺感想 篇3
“亙古無雙仙境,天下第一仙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十堰的武當山,也早已令我慕名,而這問道武當,登上那金頂之巔,又哪的那么容易?唯有堅定執著,方得始終。
站在武當山腳下,仰望那座山脈,談不上特別的高,卻也有著一千多米的海拔,綠樹、道觀,在這座山上相依偎交織著,紅與綠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好不壯觀,頂著初晨的陽光,天兒,蔚藍。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一路上,盡見一些道觀,多建在山腰的斜坡上,寺門是落落大方的,柱上的紅漆被剝落不少,里面銀色的石磚就這樣曝在了空氣之中,古老滄桑,從容淡定,卻也似有一種仙骨道情,在裊裊輕煙中,在傾斜的坡上,潛心數百年。心胸不由得開闊,有抬頭仰望金頂,小小的,看不清楚。
陽光漸漸烈了起來,肆意灑下大片大片的光,已是下午了,該去爬金頂了,遙望那座天柱峰,心中卻又一股兒勁,一定要爬上去,一定。
于是,我們放棄了乘坐纜車直上,而是選擇爬上去,沿著昔日道士們的足跡,也想“仙風道骨一會”,一路在林蔭中行走,倒也自得,那路是繪著山的紋路,一路蜿蜒直上,一階一階,從起初的很寬,到后來愈來愈窄,古時候問道的人,便也是從那山腳下,一路默默修至金頂,堅定而執著。
爬著,爬著,可距離那天柱峰,仍有不知多遠的距離,汗水漸漸沁滿了我的臉,后背,腳下的路,越來越險。在道家的說法,是最終能步入仙頂、尋得真道的人須經過一步步篩選,這門檻實在為高,只有人上人,才能走到這最后一步。雖然今天早已沒了這個說法,這金頂也人人可登,可這路和這信仰,卻保存了下來。前面的路,已沒有綠蔭,而是愈發強烈的陽光。我呼了一口氣,那心中的那股勁便咚咚咚咚如鼓點的心跳愈發強烈,向上,距離金頂之巔愈來愈近,向下,便是一片如綠色“細浪”般的“小山群”,我抿了抿唇,著又邁開步子,向上爬去。
腿上的肌肉的酸痛感,一點一點磨著,一點一點抽著,我緊握著欄桿的扶手,從開始的一步一階,變成兩步一階,汗珠大滴大滴落下,陽光灼熱地炙烤著身上每一塊細胞,天地間仿佛寂靜了一般,唯聽見自己的心跳似疾狼的腳步咚咚咚咚響著。問道武當,實屬不易。望著腳下已被戰勝的小細浪,前頭還有兩鬢斑白的在子女擔心的眼光中卻還是自己扶著欄桿緩慢行走的老人,那股力量,默默攢聚、攢聚……是啊,很快就到了……我已經看到頂了……快了上快了……
踩下那通往金頂的最后一個臺階時,我不由車開一個大大的微笑,那金頂重巖疊脊,金子澆筑的瓦層層堆砌,好不壯觀;腳下,便是浩蕩的武當山山脈,這里,有虔誠朝拜的香客,還有長發飄飄的青衣道士,他們眼中,都閃爍著不可捉摸的光。這里,更紀念著當年張三豐、明成帝的足跡。巍巍金頂,巍巍武當,又見證了古往今來四百余年多少人的執著與堅定?
登上金頂固不容易,古、金皆是這樣。唯有心懷一份執著與堅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