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精選8篇)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這個暑假就要過去了,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我感覺有必要對我的整個暑假生活和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以便對以后有所幫助。
1、生活方面。我開學已經上初中二年級了,自己也是住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生活,已經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不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暑假里,當媽媽看到我自己洗衣服時,很是高興,說我長大了。我也十分高興,自己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不但學習了書本知識,還提高了自理能力。還有,我的生活起居很有規律:每天按時起床、睡覺,并且堅持每天早晨跑跑步、打打球,把身體鍛煉得棒棒的,為開學后的繁重學習提供健康的身體。
2、學習方面。我把以前學過的知識又重新溫習了一遍,對那些以前掌握的不是很扎實的知識點做了深入的學習。然后,我對于下學期將要學習的課程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我的假期學習也有一定的規律:學習時每學一個小時就休息十分鐘,并且各個學科穿插著學,提高效率,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在有效時間內努力完成最多的任務。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這個暑假集中政治學習,一改以往領導讀,教職工記的傳統,我們學校采取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資料也很豐富。體會很深,獲益多多。尤其是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修訂)的學習。
首先是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對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教育法律法規文件,就應熟悉,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教師道德品質不僅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范,而且還是作用于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系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透過暑期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務必有高尚的品德。
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務必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完美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務必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其次是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取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用心積極,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尤其是黨員教師,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熱愛教育事業集中體此刻熱愛學生。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職責感。對學生不嫌棄,不歧視,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三是孜孜不倦,用心積極。
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黨員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用心積極,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對我們搞成人學歷教育的教師來說尤其重要。這也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終身教育,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就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應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個性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這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資料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做任何事,基礎尤為重要,更何況學習。若能將基礎知識全面地,系統的熟練掌握,并能有機地、靈活地結合起來,任何難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我們應腳踏實地地學,決不要心浮氣躁。
二、講求效率
每一位成功人士在介紹他們的成功秘訣時,都無一例外地提到要“講求效率”,我們不妨也學一學。即上課一定要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盡量做到當堂吸收消化。若能真真切切地達到此境界,那么偶爾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雖占用時間,但不是浪費時間,而且還會促成你更高的學習效率。
三、擴展知識面
課本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要挑戰中考及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重大考驗,就應有厚實的知識作為盾牌。所以我們要“擠”出時間閱讀名家散文、詩文名句,文學典故;瀏覽海內外最新高科技信息,觀看《焦點訪談》之類的評論性節目。只要堅持不懈,必有收獲。
四、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學習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適時適度地給自己放假,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緊張的模擬考之后給自己輕松半天。與好友一起去看場電影,溜一會兒旱冰,或是戴上久違的“walkman”,或是對著藍天白云高喊一聲,舒心愜意,好不自在。不過,別忘了輕松之后又該崩緊那根弦了。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4
短短三天的暑期培訓,讓我收獲頗豐。
20__年8月9日,南京大學博士、江蘇省特級教師、省教科所王一軍副所長對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參與式課程規劃培訓。以前一直認為課程規劃是領導應該關注的問題,離我們普通教師還很是遙遠。通過聆聽講座,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在課程建設中占主導地位,學校課程建設的過程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快車道,為豐富教師的課程意識、開闊教師的課程視野、發展教師的課程實施水平提供了可能。發展中的“覓渡”教師,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是學校課程建設的主人。在接下來的校本課程開發中,我們組的每位成員都獻計獻策,集思廣益,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進來。
而全國勞模鄧建軍和江陰英橋國際學校夏青峰校長的精彩講座,更是讓我感受到了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永遠以積極與熱忱的心態來對待生活;永遠以欣賞與感恩的心態來對待他人;永遠以全力以赴的心態來對待工作。
夏青峰校長的這三個“永遠”耐人回味,對待每一天的各種挑戰,我們的確應該不斷努力。今天的我和昨天一樣,便是失敗。我會牢記這句話,去實踐每一天不一樣的前行。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做老師布置的假期作業,或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內容,也可以預習下學期要學的內容。只有這樣做了,等新學期開始的時候你才不至于悔恨自己怎么忘了那么多知識。研究標明,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假期知識遺忘”的現象。因此,即便是假期,你也要安排復習已學知識的時間。比如看看筆記、練習題、作業本,多讀課本或課外書,研究自己喜歡的話題,或者做做有趣的智力題等等。
暑假是一個查缺補漏的好機會,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
至少讀1-2本書。選擇幾本你喜歡,且有動力去讀的書。如果對書本感興趣,你也可以一周讀兩到三本,你會發現閱讀既有趣又有用。給你個選書方法:①找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優秀的人,請他們推薦;②找權威書單,每個領域,都必會有一些專家和達人開列的書單;③根據自己讀過的喜歡的書,向外延伸;④根據自己閱讀過的書,或自己喜歡的書中提到的書的名字尋找;⑤根據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判斷選書。
為了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可以用假期這段時間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件》。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6
遵規守紀是我們的頭等大事。
我們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遵守規則習慣。
如我們學校所倡導的“一讀”,即一到校就讀書。
“二做”,要做有益于他人的事,做有益于集體的事。
“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
“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給社會。
“五無”,即地面無紙屑、校園無追逐、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臟印、出言無臟話。
我們要爭做“四個好”少年,還要增強責任意識,樹立 “學校興旺,我的責任”的責任意識,只有有了這個意識,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國家才會大有希望。
我們每個學生如果人人都說:學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責任;學校衛生不好,是我的責任;課堂紀律不好,也是我的責任;人人都能主動負責,我們就沒有干不好的事情,我們的校園也將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我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贊歌,都告訴我們教師這一職業是崇高的,無私奉獻的,是靈魂與靈魂的相碰撞的一種神圣的職業。周老師從一句富有哲理,發人深省的話來引出下面所講的內容。“人生不是過得怎樣,而是懂得怎樣去過!”結局并不重要,關鍵是看你付出了什么。只要對得起良心,那你也是成功了。周老師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一是知榮辱,二是存良知,三是盡職責。
知榮辱。教師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以何為榮,以何為恥,發揚優點,摒棄不足。周老師說:“知易行難的關鍵:態度。“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天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不是當問題出現時總是在怨天尤人。周立波說,你認為世界是地獄,它就是地獄!你認為世界是天堂,它就是天堂!幸不幸福,不是由財富決定的,是由意識決定的。告訴我們態度是心靈的調諧器。教師要營造陽光的心態,以微笑去面對學生,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到課堂里,更不要像一個火藥桶,學生的一點小錯誤,就讓你炸掉。有一句話這樣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的。”教師就是一種神圣的職業,不管今天多悲傷,進去教室你就是一名教師,要對學生負責,把陽光播散給學生。
存良知。同時教師又是一份良心活,教師職業是一種以愛為主題的職業,教育如果沒有愛就像池塘里沒有水,沒有愛的澆灌,花朵遲早有一天會枯萎。近年來,每當有教師觸碰師德問題時,媒體輿論就會大肆渲染,社會對教師這個群體一片謾罵聲,其他群體犯錯誤,不會像對待教師這個群體這么嚴厲。正因為教師它是一份育人的工作,是學生成長的風向標,每一位教師只有當你自己做好時,你才能要求學生這樣做。
盡職責。一直以來教師就是一份責任感極強的職業,每一份職業都要講究責任,教師這份職業更甚。教師沒有責任感,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沒有責任感的教師是不會想著為學生負責,永遠想到的總會是自己。正是因為有對學生的責任感,許多向張麗莉一樣的教師才會在面臨危險時,第一位想到的是學生的生命,用自己的是生命去呵護學生的生命之花,讓學生能在教師的關愛下健康的成長。
每一位教師在選擇走上三尺講臺時,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問心無愧,無愧于學生,無愧于教師這份職業,無愧于自己本心。帶著這三份無愧走上講臺,你才能無愧于天地。
暑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我在聽了周積昀老師的培訓講座之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活有了一定的規劃和想法,希望我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周老師從引子來導入:
設立條件:從事職業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
以此求證:提高生命質量,以幸福指數為標記。
推理出來:幸福基于心理的平衡狀態。
得出結論:教師是良心職業,問心無愧才會達到心靈的平靜。
因此,我從中明白,作為一名教師,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用心去愛并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做一個溫暖又幸福的好教師。
周老師從“知榮辱”、“存良知”、“盡職責”這三方面來分析,在“知榮辱”方面,知易行難的關鍵是態度,態度是心靈的調諧器。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態度看待你的。從直播海南《大山里的燭光》視頻中,我可以看出陵水鄉村教師胡真強對學生的關心與真誠,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堅守與信念。熱情,學生才會跟著你。正確的態度能正確面對影響,營造陽光心態。我明白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要把那些不得不做的事變成自己喜歡做的事。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在“存良知”方面,高爾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做的。”教師就是以愛別人的孩子為職業的。看了周老師播放的視頻《因為有愛,每句話要好好說》,我非常感動,愛就是這樣的存在:簡約不是少,而是沒有多余;足夠也不是多,而是剛好你在。教師職業不僅是以愛為主題的職業,還是一種以智慧、理想和信念為基礎的職業。
愛多遠,行多遠;心多高,路多寬。視頻《實話實說》中的《畢業班的春天》里人大附中的數學老師王金戰就是這樣對待學生的:他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上課富有激情,還讓學生輪流當班干部,以競選制來評選,半年選一次。在課后主動找同學談話,告訴他們不僅學會數學,還要學會做人,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
從這視頻中,我學到了很多重要的東西:
1、你越是盯著學生的缺點,長處就會被淹沒。
2、一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要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找學生的特點,讓它成為學生的優點。
3、不問學生的分數,視分數為學生的秘密,要安慰、鼓勵孩子。
在“盡職責”方面,作為一名教師,要堅守底線,知不可為,自愛以及愛人。修己能,當人師,做有魅力的教師,不當經師、昏師、渾師。就像紀伯倫《先知》所傳達的一樣:帶著愛去工作,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獲,你的摯愛將會品嘗到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