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心得800字(通用3篇)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心得800字 篇1
人人都參與了這場戰爭,不出門就是為國家做貢獻。雖然小孩不能夠出門,但我們都有自己的計劃。比如做作業,室內鍛煉,上網課,預習課文和娛樂。還有一些小孩有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如彈古箏,做飯,做家務。
我每天宅在家里,媽媽是一名醫生,因為不是相應科室,沒有參與一線救援,但別人在休息時媽媽還在上班,媽媽也報名參加了第二批支援湖北武漢的醫務人員。我們全家都支持,因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想,假如媽媽去支援武漢了,我一定會在家里管好自己,好好學習,等著媽媽凱旋歸來。
往年該是機放風箏的好時候了。新型冠狀病毒卻將武漢、及整個國家惡狠脖狠地拖入一場慘白色的心旋窩中,沒有人,沒有意任何人可以逃脫。恐懼啥,擔心,不知所措彌漫譽在空氣里的每一個角落。矗。似乎就在那么一瞬銳間,轟的一聲,什么都昂亂了,學校停課、單位齋停工、公交車停運、武漢封城!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姨園瞬間都變得死寂,街淹上少有的人都帶著厚厚性的口罩,只露出一雙雙改眼睛小心翼翼地打量著珠世界,恨不得把整個人粥都包裹起來。封城!!!比病毒本洼身帶來更多的恐懼。舔
20__年全國疫情肆虐的春天,在疫情阻擊戰中,涌現出一批無名英雄。武漢挺住!武漢加油!相信我的祖國經歷暴風雨的洗禮,從這場沒有硝煙的噩夢中醒來。我的祖國會更加優秀!更加堅強!更加強大!春暖花開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心得800字 篇2
近日來,疫情牽動廣大人民的心。對于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都措手不及。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牽動各方人民的心。
當然,政府也做出了相應的措施,他們為了防止病菌傳播,特下達了指令,形成了一些些隔離區。那些“白衣天使”也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助那些患有病毒的人們,這些并不只僅僅靠政府和他們來完成。
我們也可以為某某情做一些貢獻,隨著武漢疫情在逐步蔓延,網絡上面也出現了許多的謠言,比如,“飲用高度酒精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尋找一些根本沒有科學原理的偏方。這些都是一些不可取的行為,也有的省市,一些人嘴里喊著“武漢加油!”但是只要一聽到身邊有武漢人,就立馬變臉,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還出現“懸賞”,驅逐武漢人的鬧劇。這些行為雖然是為自己的安全著想的,但是卻是非常自私的行為,我們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也不去傷害別人。更不能用惡語來嘲諷他人。
如果你要奉獻出一些自己的力量的話,我們可以做到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腳等等。做好出門的防護工作,注意個人衛生,出門要記得戴口罩,這些合理的做法都可以為減少疫情的嚴重性,為某某情出一份自己的力。
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對那些患有疫情的人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嘲諷,多一些關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愛心,少一份鄙視……在科學技術的研發下,總會找到治療疫情的方法,而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全國人民加油,給武漢加油,在領導人的帶領下,疫情終究會被打敗的。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心得800字 篇3
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電視臺推出了由記者葛云飛拍攝的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英雄之城》,引起了很大反響。
影片真實回顧武漢“封城”1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據悉,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
截至3月13日,《英雄之城》視頻觀看量已經突破20__萬,其中,海外觀看量達600萬。這部紀錄片成了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而該片導演葛云飛是央視的優秀記者。中國國際電視臺決定拍攝一部英文紀錄片,真實記錄武漢城里發生的故事。因為以前成功拍攝過多部專題片,葛云飛被任命為總導演。
葛云飛在武漢現場,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通過對過去一個多月的重要節點的梳理,用海外受眾熟悉的語態,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實記錄了武漢的“抗疫”過程,為海外觀眾展示了他們知之甚少的真實中“抗疫”中的武漢。
《英雄之城》回顧了過去一個多月,在這座人口的城市里,疫情是如何從快速暴發到逐漸被遏制的全過程。
社區是基層的最小網格,成千上萬個社區組成多樣的社區,因此,在疫情防控中要建立健全社區防控體系,守好社區之“小家”,方能守住國之“大家”。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首要在于建立社區的堅強堡壘!拔沂屈h員,我先上”。簡單質樸的一句語言,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擔當,黨員的初心使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時刻沖鋒在前的行動?埂耙摺币詠,不少地區在防疫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形成一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堅強戰斗堡壘。我們可以看到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堅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做表率。社區要深刻認識基層黨組織是群眾的“主心骨”作用,沖鋒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疫情防控作為檢驗初心的“試金石”。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在于破除社區的形式主義。近期,一張描繪基層干部“三頭六臂”的圖畫道出了基層工作者在抗“疫”前線的狀態,基層干部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所束縛著,迎接上級領導的督查、參會聽取會議精神、填寫各類表格、隨時查看微信工作群的通知、時時拍照“秀”工作等等,無不大量的消耗著基層干部的精力與時間。社區干部是上級決策落實落地的最終執行者,因此,疫情防控中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讓防控力量全部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在社區中宣傳、排查、管控人員,讓各項防控措施在社區中落實,守好社區這個“小家”。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落腳在于發動社區的人民群眾。疫情防控以來,發生不少患者故意隱瞞自己的活動軌跡導致成百上千人隔離的事件,也有向電梯按鈕、向路人噴吐口水的極端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折射出人民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正如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事關每個人切身利益,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因此,社區要通過宣傳引導,以黨員帶動家庭,家庭帶動鄰居,鄰居帶動整個社區,社區帶動縣鄉,逐步帶動全國“大家”共同加入抗“疫”隊伍,構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