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學習焦裕祿心得體會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的一年多時間,抵風沙、排水澇、治鹽堿,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治理“三害”幫助群眾脫貧,他用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對黨對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鞠躬盡瘁地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在電影《焦裕祿》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面對饑餓而浮腫的老干部和國家糧食的統購統銷制度,焦書記大膽從外地買來大米,分發給大家。當上級來調查時,他沒有推卸,沒有后悔,而是面對專員“我早知道老焦不會摻和這事”的論斷時沉著地說:“這事兒我知道,是我下令干的。”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刻畫出焦裕祿同志樸實擔當,一心為民的形象。同樣感人的事跡還有很多,比如焦裕祿身為縣委書記,但卻衣著樸素,生活簡樸,不搞特殊化。當他到縣委報到時,還差點被人趕出來,多虧有介紹信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當孩子哭著喊著要吃紅燒肉時,因為他把錢接濟給了別人沒錢買,還訓斥了孩子;當取消特供副食本后,有人送給家里魚和大米,他也及時妥善處置……
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做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要將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為主線貫穿始終,做到“學深、細照、篤行”。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同時,也要對自己提出“三問”,即“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做什么、為后人留什么?”
“入黨為什么”從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看,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任何時候都決不猶疑、決不含糊、決不動搖;就是要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與群眾心相連、情相依、意相和;就是要堅定發展方向,把干事創業熱情與科學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把開拓進取與尊重規律結合起來,把抓好當前工作與著眼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當干部做什么”,當干部首先要具備愛國、愛黨、愛民的熱情,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做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工作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為后人留下什么”,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整整五十年,他留給我們的是偉大的焦裕祿精神。是聽黨的話,對黨忠心耿耿,為人民鞠躬盡瘁和熱愛本職的思想;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風。
前不久,繼XX年4月考察蘭考后再赴蘭考調研,他強調指出:“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時代和人民對發展的要求更高了、面臨的任務更重了,更需要黨員干部繼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十分深遠,它有利于黨員干部端正和形成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有利于我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勇前行。
通過學習焦裕祿,黨員干部要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整改,把這些問題和不足解決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作風,積極進取,努力工作,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中,把群眾最期盼的事情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急群眾之想,急群眾之需,勤政廉潔,做人民滿意的公仆。讓焦裕祿旗幟永放光芒,讓焦裕祿精神永恒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