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起來·合起來·活起來--學習型黨組織心得體會
要樹立相互尊重的正氣。古人說:同船過渡, 八百年所修。在一個單位共事,既是組織安排,也是一種緣份,更是一個機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鋒,是產生偉大思想的土壤,是團結和諧的基礎。伏爾泰曾對不同意見的人說過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要用生命和鮮血來捍衛你發表這一觀點的權利。”“互相搭臺好戲連臺,互相補臺都登臺,互相攪臺亂了臺,互相拆臺都 下臺。”每個組工干部都要有這種求同存異、顧全大局、遵守紀律的境界、風格和品質 ,主動融入組工“大家庭”,分工不分家,補臺不拆臺,幫忙不添亂,在工作上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提醒,消除猜忌心理。同事間相處應多看自己的短處,多看別人的長處,相敬如賓,親如家人。這就是組工干部應有的胸懷,每個組工干部有了這樣的包容性,才能產生出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和諧、新的進步。
要創造相互關愛的人文環境。提出,組織部門要“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不僅體現了對組工干部的關懷,而且表明了我們黨的事業的需要。一個沒有高素質干部的部門,是一個毫無希望的甚至是貽誤黨的事業的部門;有了高素質干部而不去珍惜、愛護和正確使用,則是更大的人才浪費和對黨的事業的扼殺。黨的事業需要高素質的干部,我們的時代呼喚高素質的干部,尤其是組織戰線更需要高素質的干部。一是要堅持“事業激勵”,增強組織工作者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對那些長期默默無聞工作在組織戰線上的同志的模范事跡要注意總結宣傳,用身邊的典型人物來教育激勵組工干部。對那些工作政績突出、確有貢獻的組織工作者要予以適當表彰獎勵,條件成熟的要委以重任,使他們的辛勤勞動能得到回報,形成靠干工作吃飯的正確用人導向。二是要堅持“感情激勵”,滿足大家獲取人際認同和尊重的需要。組織部門的領導不僅要做好各級領導和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做好本單位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盡可能多與干部談心,交流思想,探討問題,溝通情況,理順情緒,及時把握干部的思想脈搏,定期分析研究思想狀況,加強教育,嚴格要求,發現缺點和不足,及時提醒,善意批評,促其改正,這對干部來說,是最好的關心和愛護。三是要堅持“待遇激勵”,積極為干部職工的學習、工作、生活和成長進步創造條件。政治上要關心大家,善于發現干部的長處和特點,用人所長,積極培養,統籌考慮,用適其時,用適其位。對符合條件的同志,要主動給他們考慮解決政治上的待遇;生活上要關心大家,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為組工干部辦實事,并主動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其減少后顧之憂,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組工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大家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都能有所創造,有所作為。
要培養與人為善的積極心態。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的理解他人、體諒他人,為他人著想,擁有寬闊的胸懷。見同事遇到困難心里焦急,見同事比自己好了心里高興,把同事的失誤看成是自己的恥辱,把同事的進步看成是自己的光榮,把嫉賢妒能等陰暗心態從思想深處清除干凈,把“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作為奮斗目標。其次,要勇于面對過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有過錯不足為怪,關鍵在于正確地認識它,找出原因改正它。不要違背事實,避重就輕,文過飾非,更不能諉過于人,那樣會失去朋友,也會失去組織的信任。再次,要坦然面對落差。有的人往往糾葛于與同事基礎差不多,甚至某些方面優于同事的過去,面對同事的進步、提拔,心里不平衡。這實際是不正確的,因為過去水平相當或某些方面你比同事好一點,不代表現在。應當一方面看到同事的努力和提高,另一方面要清楚不同時期組織上使用干部要根據實際有所側重,即使同事某些方面不及你,但優于你的地方正是目前需要的,那就要保持健康心態,加強配合,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活起來--營造和諧的寬松環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離不開激發活力這個主題。一個單位如果都是上班來,下班走,公事公辦,同志間缺乏感情交流,互相不了解,工作必然死氣沉沉,怎么能有創造性?生動活潑才能產生親和力、凝聚力、創造力,才能充分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搞好單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