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7篇)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1
雖然這部電影鼓吹的是盡量關注校園欺凌,讓我們在學校里杜絕,在學校外重視。但劇情還是看哭了我。
少年懵懂亦或說是少年講義氣,扛罪自己扛。你說劉北山的義氣吧,我伸開全掌贊成。你說劉念懦弱吧,非然,她只是窮她只是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同學們譏笑她賣面膜的媽媽,或許每個校園欺凌都是從小小的一個玩笑一點點演變成罵罵咧咧,直到最后的打打殺殺。
可能陳念太乖巧,她只想好好地高考變成大人,但是袁萊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性、惹事。從一開始的言語攻擊到最后的逼迫她拍可恥的裸露視頻,從一開始的言語威脅到最后直接行動暴力把她整個推下了樓。
女警察問陳念說,你為什么不相信大人呢
相信你們可以阻止她們不罵我嗎?還是相信那些冷漠的看著我被欺負還笑話著我為什么挑中的是我而不是她們?
這句話看似平淡卻深深地刺痛了我
我還想到那次上海高架跳海的一個中學生,也是和媽媽訴苦,說自己學校里不開心。媽媽聽也不聽地就指責了他。然后他直接開了車門從高架一躍而下的惡性事件。
我還想到了崔雪莉那個自殺事件。
是的,即使我們無法行善,也請我們不要做惡。或許你的一句玩笑話,一個惡意的行為舉動可能是壓倒對方的最后一根弦。
看著多年后陳念送學生下課回家,小北還在跟在她身后默默地陪伴著她。
你只管往前,后面有我!
這是句多么平凡卻溫暖至極的話
我也好想要個這樣的小北!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2
10月25日,由周冬雨、易烊千璽、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等主演的青春電影《少年的你》正式上映,該電影是根據玖月晞的小說改編而來,講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電影將青春與現實主義題材相結合,聚焦高考、家庭教育等社會話題熱點,通過常見的校園事件和校園暴力,這些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折射出社會的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呼吁各方力量,守護青少年成長的正能量故事。
首映當天,電影《少年的你》票房在上午就突破8000萬,一整天突破1億的票房自然是肯定的,票房占比70%以上,遙遙領先其他同期的電影,網友也預測這部劇電影將會是“黑馬”,易烊千璽首部擔任男主角的電影,將會帶來多少的票房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電影中,周冬雨飾演女主角陳念,她性格內向,是學校里的優等生,外表柔弱,卻是內心強大的女孩,這樣的氣質和周冬雨本人也非常相似,外表充滿少年感,內心有一股狠勁,典型的“外柔內剛”的性格。陳念原本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女生,但是在學校里受到校園暴力,一心只想通過努力學習,考上好的大學而離開小鎮。
1992年出生的周冬雨,雖然已經27歲了,但是這個年齡的她演學生還是毫無壓力,她是公認的“無齡感”女演員,而且電影中周冬雨素顏出鏡,導演還給她臉上加上雀斑,甚至還理成了寸頭造型,為了角色做出很大的犧牲。
電影中的一句:“高考完,我們就便成大人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引發大家的深思。
易烊千璽飾演男主角小北,他是成績不好的體育生,從小混跡街頭,過著和他這個年紀完全不符的生活,目光所及沒有希望,也沒有未來,更無力掙脫自己的人生,直到遇到了陳念,生活才看到了光,她成為了他最想不顧一切去成就的希望。
20__年出生的易烊千璽,從歌手到演員的轉變令人驚嘆不已,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天才少年李必,到《少年的你》的北野,完全是兩個風格的形象,但是易烊千璽演技大爆發,精彩的演繹了這個兼具沉穩和熱血的少年。
在陳念的生活里,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標,讀書、考試、上好學校,想變成最聰明的人,如果可以的話,保護世界。
而在小北的生活里,卻是“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守護。
電影《少年的你》,對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內心戲和哭戲尤為注重,周冬雨在影片中扮演的陳念哭戲非常多,并且有不同的層次,感染力很真。在這個花一樣的年紀,遇到了種.種不幸,還好有個小北一直默默守護。易烊千璽扮演的小北對內心戲的演繹深受觀眾的贊揚,他懂得角色的孤獨,眼睛里充滿對陳念的感情。
“人們大部分怪異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缺愛”。作為一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特別重要,這期間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承受父母、老師、同學的人身攻擊似的責備,心里會留下永久的創傷和陰影。陳念就是一個這樣敏感又自卑的小女生,她的眼神是孤單的,內心是倔強的,對溫暖和體貼充滿渴望。
孤單的陳念遇上孤單的小北,相互依托,共同成長。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希望屏幕前每一個人生陷入無助和迷茫的人,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依托與熱望。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3
這部電影,像是導演丟到社會上的一顆雷,讓我們必須正視、重視校園霸凌現象。
這部由曾志偉之子曾國祥執導的影片,的確直面的是青春片中最為幽暗、沉重的一種題材——校園霸凌。
關于校園霸凌的電影,中國電影此前也有或多或少的涉及,但從未有一部青春片,如此直觀深刻地揭開了校園中這一敏感黑暗的角落。
歐美、日韓對校園霸凌這一題材,已貢獻了多部堪稱經典的影片,如美國的《壁花少年》,韓國的《蚯蚓》和日本的《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告白》等等。
《少年的你》的橫空出世,則補足了中國影片在此題材上的長期缺位。
不像《悲傷逆流成河》那般,有著狗血、戲劇化的情節。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沉重且寫實、隱忍與壓抑的故事。
從影片開始切入高中校園那一組鏡頭,就能看出,導演想要認真地拍出的是一部嚴肅、接地氣的電影。高三學生們在悶頭晨讀,各個緊張如上戰場,身前是堆積如山的復習資料。教室空間狹小而逼仄。
緊接著一場跳樓自殺,讓所有人似乎從緊張中掙脫,成了閑立的圍觀者。這場自殺,也將故事的主角陳念(周冬雨飾)拉入了鏡頭和人群中央。
校園霸凌一件接一件,被霸凌者也一個接一個。好友胡小蝶的自殺,讓陳念成為了下一位被霸凌的對象。她被威脅、侮辱,被飛身踹倒在地上,被推下樓梯。但是,她卻一直隱忍,因為不想影響高考。
而母親的離開,讓陳念徹底失護,小北(易烊千璽飾)隨后及時地出現。作為一個游走在暴力邊緣的混混,小北有力地保護了陳念。他們的陪伴也悄悄滋生了愛情。
只不過,因為一次意外,陳念還是被霸凌者逮到,被毆打、辱罵、玩虐,被剪頭發、扒光衣服、拍下視頻。接下來發生的事,則直接將故事引向了悲劇……
之所以說這部影片嚴肅且接地氣,是因為整部影片無論場景設置、人物塑造還是氛圍渲染,都極其貼近現實。
這部影片里,沒有流量明星的偶像人設,也沒有夸張的劇情演繹。有的只是一個安靜沉郁,在高考、霸凌、家庭壓力下奮力掙扎的女高中生和一個深處底層、無業游閑、整日打架、舊傷未愈又添新傷的小混混,以及發生在他們之間簡白的對話與情節。
它直面的校園霸凌故事,也是發生在校園之中常見諸報端的事件。它展現出的高三備考、高考現場的群生面相,想必也能激起無數經歷此類場景的觀眾的共鳴。
它又的確是一部青春片,電影主要人物展露出的情緒與心理,在沉重的間隙隱透出來的純情與愛意,也都是唯有青春時段人所專有的。只是,這部青春片,建構在一個沉郁、壓抑的故事之上。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4
校園霸凌是個老問題了。
這不僅僅是中國校園獨有的現象,在世界范圍內也普遍存在。
其中,日本校園中欺凌現象尤為嚴重,在世界上廣為人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每逢學校新開學之際,自殺率便會上升。因為假期結束,一旦返校他們便會擔心受到欺凌,進而選擇自殺。
校園霸凌如若論及產生原因,追根溯源,不外乎“人性之惡”。
但歸結為“人性之惡”,并不意味著這一問題最終無解。我們依然可以在人治、法治與制度層面,盡最 大可能對之加以防治。
校園霸凌的產生,是多方位責任共同缺失的結果。從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之所以陳念、胡小蝶會被霸凌,乃是共力所致。影片之中陳念那句:“你們所有人,都是兇手”,并非空穴來風。這其中有學生的沉默、家庭的失護與失教、教育體制的冷漠和司法的無力。
每個從校園中成長起來的人,或許不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樣,遭受過如此殘暴的欺辱,但也或多或少遭受過或大或小“欺負”。
當我們遭受欺凌時,解決的方案無外乎,同學之間調解、忍讓、報復,出動家長、上報學校處理甚至嚴重者訴諸司法。
而在這些所有的可能路徑與發生環節中,學校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保護學生最重要的一層保障。
因此,針對校園霸凌現象,學校首先要加強防護意識。在校園之中,設立相關的機制、機構進行防治,對學生、老師遇到此類現象,如何應對、如何處理,應當加以宣傳和教育。
此外,增加專業人員進行防護,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發現進而調解處理糾紛,也是必要之舉。目前,在心理疏導層面,在中學校園之中,這一環節尤為缺失。
校園霸凌現象終歸只是一個殼。這個殼之下,是校園與社會系統運行的漏洞,是社會群生不同遭際的匯流,是當事者不同的內心世界與吶喊,是人性的陰暗,是校園與社會共同的傷痛。
這個殼之下,更多的是受害者們的痛苦隱忍與掙扎。在此意義上,《少年的你》也已經突破了青春片的格局,多了更多普遍意義上的人性追問。
影片沒有給出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最終答案。但在最后,卻也給出了導向。結尾處,影片展映出了近年來政府和司法部門出臺的針對校園欺凌現象的各種法案、條例,無疑是在呼吁,社會要重視校園霸凌現象,并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
這部電影,像是導演丟到社會上的一顆雷,讓我們必須正視、重視校園霸凌現象。唯有如此,才能“盡人事”地加以防治,讓更多的校園不成為學生們的“失樂園”。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5
1. 臉上那么臟,可是她干凈;身上都是傷,但是他不疼。想變聰明,押得中人生;想變強大,足夠保護她。選擇相信我,從陰溝里爬出,想活命就閉嘴。跟在你身后,不能同路不能并肩,自己學著長大。只有你贏我才沒輸,你在樂園我才在天堂。陳念欠小北的不是錢不是飯,是高考結束那天,牽著手邁過十八歲的盛夏。
2. 我的青春是什么呢,象牙塔,埋怨著的老師,做不完的試卷,還有一個悄悄喜歡著的人,但是這個世界那么大,總會有一些平凡之外的故事,而小北就帶著我所不能經歷的人生,披荊斬棘地,走來了。 祝我們都能堅持堅持,相信相信,有所夢有所想,有要保護的人有保護人的勇氣。
3. 看了半小時了,現在特別壓抑。小黃鴨轉頭咬嘴流眼淚絕了,所有的不甘氣憤無可奈何表露無疑!我很慶幸,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父母愛我且開明的家庭,生活在生活的明處,沒有經歷過xybl,電影很好,演員很好,發人深省,不負期望! 我們生活在陰溝里,卻仍有人仰望星空。 明天二刷!!!
4. 《少年的你》全影片最印象深刻的是前期的痞帥的小北,雖然總受傷,但總給人一種安全感,讓人覺得他在好像什么都不用害怕,包括陳念帶許渺回家,小北也跟著走,就是那種,不管你去哪我都跟著你走。第二就是在探監室里兩人見面,易烊千璽哭的顫顫得,很隱忍的哭法,好真實,屬于一個男人的哭法。易烊千璽真的了不起。
5. 青春片的確很容易引起共鳴,無論是否曾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看到被凌虐的場面還是會太陽穴突突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定要引導好我的小雛菊們,不做施暴者,遭遇校園暴力正確解決對待。近日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重新修訂,與電影的價值表達,希望能引發社會對于未成年人成長的深度思考。
6. 家境富裕的好學生其實是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 你眼中的小混混卻真正付出行動保護弱者。 你只看到他打架,卻沒看到他是為被欺負的人挺身而出。 你不會無私奉獻,我也不會,但是他會。 為了幫助她實現夢想,他甘愿獻出一切。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7. 《少年的你》最終還是妥協了,我相信原來的版本會更加灰暗,更加令人心疼。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
8. 買的最早的9點場,看完有點恍惚,不清楚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于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呈現,生硬在于電影片頭片尾求生欲極強的“和諧導語”,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臺詞。
9. 很深刻的題材,很多電影排過,但是我感覺這部把人性描繪的更深刻。兩個少年的掙扎、痛苦、希望,被易烊千璽和周冬雨非常好的呈現出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除了小小少年的守護,希望有更多層面的力量去保護校園的孩子。
10. 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象仍然存在的現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易烊千璽很好,他為小北賦予了一種在成熟與稚嫩間徘徊的少年感,而這正是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質。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曾國祥的創作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6
一開頭陳念和女孩一起去提牛奶,女孩抬手擋住了陳念拿的框拿出牛奶喝完,我以為她是霸陵的主角。鏡頭一轉,她跳樓了。
近兩年終于有人開始注重拍這一類題材的電影了,從前大多是說好不講壞,大概是因為咱們國家人口過多,不看可能不知道有這些方法,看了就會有人模仿。
對于敢說敢做電影這種是佩服韓國的,《熔爐》《素媛》每一部都很感慨,提醒他人注意身邊的人和事,對于犯罪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給觀者直面深刻的打擊,引以為戒。
如今社會存在重男輕女、過度寵溺、只養不教等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認知的缺失,電影那個老警察說:
“那個孩子說,我不知道這樣打下去是會打死人的。”
那個富家女每做錯一件事情,會說“你需要多少錢,我可以給你”,“這筆錢夠他家過下半輩子”,“你收了錢我才能安心”。
錯的是孩子嗎?不是的,養不教父之過,生養卻不教育一味的指望老師,老師又能管得了多少。
那種自以為高高在上,旁人就低幾個階級就是素質差承受能力差的家長。那個孩子木訥空洞甚至有點自信滿滿的嘴臉在眼前揮之不去。
她是惡魔嗎?她是無知,以為所有事情錢都能擺平。背后的推手,家長才是真正的惡魔。
小學、初中、高中,都是一個篩選的過程,熬過去了其實高中大學已經很難再遇到這樣的人了,但真的那么容易熬過去嗎?
電影很真實,但也由于過于而被要求刪減整改了很多。跳樓后的場景,霸陵扒衣服的場景,埋尸體的場景......
真實得也挺好的吧,告訴那些不知道人是會死的孩子,人是真的會被羞辱致死的,未成年不是擋箭牌。
陳念很幸運遇到了小北,但遇見的前提也是因為陳念在小北被打的時候沒有選擇做一個旁觀者。
中國的古話都很有意思,有因必有果。
陳念選擇了幫助小北,而小北選擇了保護陳念。
“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
當我們選擇做一個旁觀者的時候,下一個輪到你也不會比上一個受欺負的人好過。
別人的經歷不好說,就說說自己的吧。剛上初一的時候班里有個智力缺陷的人,家里人都想他能讀完書,上學的時候家里也少了人照顧他就讓他來上學。
每天在學校那些不學無術的人都喜歡來找他麻煩,我們都是旁觀者,因為那些人在我們眼里就是惡霸,學校里面欺負人威脅人,出了學校門口就打架勒索沒有人敢去舉報他們,也沒有證據。
直到有一次他們在班里面堵著那個人一直抽他耳光,我實在是忍不住看不下去了,隨手搬起了凳子就砸過去,他們那群人里最無賴的那個直接就過來打我,兩個人打了起來,雖然打不贏但是那個人之后就沒怎么受欺負了。
打架不對,不要學哈。
從小家里人就和自己說“不能打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人若犯我打不贏也要打回去。”家里人還會千叮萬囑被欺負回來一定要說出來。
那時候因為打抱不平維護過好幾個同學,那些混混里會傳我是個有背景的人,不能惹。真的被欺負如果你挺起腰板剛回去,他們就慫了。霸陵往往愛欺負的是不敢說的人。
受欺負請不要忍著,家長們也請不要和孩子說“注意一下同學之間的關系”,“好好和人相處”“怎么就挑上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壞人看上你只不過是個隨機事件。
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謹記一心向善。
在你還是孩子的時候,不能熬,挺不住就說出來,如果老師不能幫你就找父母,父母不理解就找警察,警察不幫忙我們還有網絡,網友在陪著你。
在你跳水成為大人后,難過說出來,親朋好友不能說還有不相識的網友,我們可以當故事聽聽,你說出來也會好受很多。
《少年的你》觀后心得體會1000字 篇7
1. 電影《少年的你》給我最大的感想是我們可能會有陷入黑暗泥沼的時候,到這時候如果有人陪伴,拉一把,讓對這個世界不至于充滿絕望,不至于放棄這個世界,甚至讓人重新鼓起勇氣面對這個世界,重新充滿信心和對未來的期望,那真的會非常感激,這便是救贖。少年的你強調相互陪伴,共同救贖,一起勇敢地面對一切黑暗,一起走向光明的未來!
2. 好的電影有它的現實意義!沒有濾鏡沒有瑪麗蘇的青春,疼,但是這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記憶。如果少年的我有那樣一個男孩子,他同樣沒有長成大人模樣,卻愿意用保護的姿態站在我面前,我想我也會更加勇敢吧。宣傳語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但其實我想說,是有了保護我的你,我才可以保護這個世界啊!
3. 這部電影反映了現如今社會的某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逃避無法解決問題,直面問題才是正確的選擇!兩位主演的演繹非常用心,周冬雨的演技一如既往牽動著我的心,易烊千璽讓我也很驚喜。從靖安寺司丞李泌到小北,他向他的粉絲他的觀眾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少年未來可期!
4. 嗚嗚嗚嗚電影還挺好看的,校園暴力就應該嚴懲。近日看到十歲小女孩因未成年犯罪而枉死,再看到這個題材的電影,我真的流淚,好久看電影沒這么哭過了,女主角周冬雨和男主角易烊千璽的演技也很棒很出色,總之來說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5. 《少年的你》影片很棒,我們的熒幕需要這樣的題材,需要把觀眾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到這樣普通地艱難地卻也努力地活著的人們身上。人字一撇一捺就是相互支撐,我們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可以撐起更多的人,這樣我們大家的未來甚至我們的下一代的未來都將沐浴在陽光下。
6. 從小說來看,那是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的保護,是兩個人在黑暗中互相成為陽光的存在,是對世界的無聲抵抗。并且也是易烊千璽的第一部電影,看他17歲時幾個月的小北人生,做他骨子里都沒有的叛逆和讓他知道世界上所有的險惡和極致的溫柔。希望18歲的你也能去看17歲的你,看看小北吧!看看你塑造的另一個人生。
7. 面對墜樓,他們忙著拍照發微信,只有她為她蓋上衣服。 面對欺凌,他們假裝沒看見,只有她選擇報警。 因為蓋衣服,她成了下一個被欺負的人; 因為報警,她遭到瘋狂報復。 袖手旁觀的人平安無事,制止惡行卻受到牽連。 被欺負了沒人管,欺負你的人死了馬上就管了。 受到傷害無法得到保護,犯了罪絕不讓你少判一天。 當初不重視你的遭遇; 如今卻想盡快結案,讓你接受法律制裁。 人人都說可以幫你,其實沒有人能幫你。 受過教育不一定就品質高尚; 沒上過學也可以善良正直。
8. 從夏天輾轉到秋天,期待很久的電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圣地,那里屬于一個想用所有未來去保護的人。陳念是小北要用所有未來保護的人。那句:可是我喜歡一個人我想要給她最好的結局。兩個被遺忘在角落里的人,像走進彼此生活里的陽光。你想保護世界,那我就保護你。少年成為彼此信任的依靠。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如何面對成年人的世界。即使生活黑暗,少年卻依然仰望星空。相信真實的,相信美好的,相信善良的,相信“相信”本身。青春雖有疼痛,但少年的你,總要對未來抱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