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學習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開展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學習活動心得體會 篇1
2月25日,春節上班第一天,郴州市統計局召開20xx年新春見面會。局黨組書記、局長谷坊生從“為何要有新作為、新作為新在何處、如何彰顯新作為”等三個方面入手,要求全市統計系統“新常態必須彰顯新作為”。
谷坊生說,要有新作為是鞏固成績、落實精神、適應競爭、實現目標的需要。當前,全市統計工作已站在新起點,面臨新的機遇,只有在新常態下彰顯新作為,才能鞏固全局20xx年在綜合考核、業務考評、中心工作和黨務工作上取得的好成績;只有在新常態下彰顯新作為,才能更好地落實全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總結暨20xx年全省統計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政府四屆四次全會精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統計保障;只有在新常態下彰顯新作為,才能實現全市統計工作務虛會議明確的20xx年“綜合業務考核穩居前三、市委市政府綜合績效考核保持一類、領導班子建設評為優秀”的目標定位,以優異成績向郴州撤地建市20周年獻禮。因此,全市統計系統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抓住統計改革新機遇,切實增強爭創一流新合力,推動統計工作科學發展。
對新作為新在何處,谷坊生指出,面臨新常態,統計系統必須在履行職能、服務中心、強化保障和促進發展上彰顯新作為。在履行職能上,要認真履行統計工作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嚴格落實“把目標分解成指標、把重點打造成亮點、把產品包裝成精品、把活動轉換成活力”的總要求,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在服務中心上,要緊緊圍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總目標、總基調、總要求和總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目標,精準發力,銳意進取,爭創一流,力爭統計工作取得新提高、新發展、新突破。在強化保障上,要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統計行風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保障機制,以好的作風推動統計工作科學發展。在促進發展上,要突出“提高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政府統計公信力”這個中心,著力提升幅度;要把握“改革創新、公開透明、規范統一”這條主線,著力加大力度;要咬定“加快建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這一目標,著力加快進度。
谷坊生強調,全市統計系統要著力強化創環境、提素質、轉作風和樹形象等“四大舉措”,彰顯新作為,切實做好20xx年各項工作。一是要努力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凝心聚力、共謀發展,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工作氛圍,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市直及中省駐郴各單位的支持、統計調查對象的配合和社會公眾的理解,共同維護統計工作和諧發展的環境。二是要通過抓教育,提高政治素質,在思想上對黨忠誠,在行動上與黨中央、省委及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要通過抓學習,提高業務素質,達到“開口能講、提筆能寫、上機能做”的要求;要通過抓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樹立健康向上形象。成敗皆因作風。三是要切實做到思想求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上多“補課”,精神上多“補鈣”;要切實做到工作抓實,從點滴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嚴格要求自己;要切實做到任務落實,全體干部職工必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在以往的基礎上各項統計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四是要切實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項教育活動,大力加強“四德”教育,努力建樹統計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開展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學習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最近,看了幾個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材料,發現他們在反思抓基層黨建存在不足時都提到“缺乏創新精神,不能適應經濟社會日益發展的新常態”。
去年5月份以來,多次就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作出重要論述。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新常態下,基層黨建工作如何緊跟這一變化、適應這一形勢、落實這一要求,在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新常態下要構建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就要有創新思路,加強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上新臺階,充分發揮其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起碼做到“三新”。
首先,要把握好新主題。黨的xx大提出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對基層黨組織功能定位的深化,是新常態下基層黨建工作思路的創新,也是提高基層組織戰斗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抓基層黨建,要走實走穩群眾路線,把工作重心轉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使服務成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
其次,要緊扣新理念。新常態下基層黨建工作要出新,必須樹立新理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敢于打破慣性思維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把握新特點,尋找黨建工作與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之間的最佳結合點,把創新的調研成果放在實踐中試驗,不斷改進和完善;尋找新突破,圍繞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尋求突破口,攻堅克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謀求新作為,把目光放得更長遠,把黨建工作的各項戰略決策轉化為具體目標、具體措施,成就新作為。
第三,要樹立新形象。作風建設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作風問題的突出表現就是“四風”問題,“四風”是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作風建設作為主要任務,有效遏制了“四風”蔓延,但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必須實行黨員紅色崗位責任制,公開黨員服務承諾與舉報電話,加強對黨員作風的考核。以促進黨員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的增強,優化服務質量,發揮模范效應,使黨員自身的形象在服務對象心中亮起來。開展只有黨員才能參加考評活動,從而形成黨員榮譽激勵機制,盤活黨員“存量”,促進黨員作用的不斷“增值”,更好地推動基層各項工作。
新常態下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只有抓實、抓細、抓新,才能適應新常態發展;只有常抓,我們的基層黨建工作才能思路會更開闊,工作領域會更豐富,工作效果會更符合時代要求和黨員、群眾的需要。
開展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學習活動心得體會 篇3
我們開展了“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以“新常態、新要求、新作為”為內容的學習討論活動。通過學習討論,現就“新常態”方面淺談一下感受。
什么叫“新常態”?《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是這樣表述的: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新常態、新要求、新作為是對江蘇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催生新常態,改革有了新思路,中國要步入新常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經濟上,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已成為過去,轉型升級,提高增效才是新常態。
政治上,蠅營狗茍拉幫結伙慵懶無為等官場歪風被狠狠政治,拍蠅打虎雷霆萬鈞,治黨整風細水長流成為政治新常態的第一幕。
法治上,“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正成為法治新常態的重要部分。
外交上,中國不再是簡單回應爭議,而是敢于劃紅線、亮底線,拿出自己的計劃并堅定地開展活動。
通過學習討論,我們必須適應新常態。新常態有長期性,要求我們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靜理性,不浮不躁,順勢而為。潛在增長率不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不以人的意志轉移,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區間調控,輕易不搞強刺激,不踩大油門;同時又要堅持底線思維,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沖擊,力求經濟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即不過速,也不失速。二是積極主動,開拓創新,盡力而為。新常態是新的探索,要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方式,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以改革開路,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激發企業的社會活動,培育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面對新常態,我們雖然退休了,年紀也七、八十歲了,但我們要有一顆冷靜的心,堅定的心和火熱的心,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迎接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