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總結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是對傳統觀念的徹底顛覆!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育:亡羊補牢不算晚,知錯就改金不換......只是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種觀念是非常有害的。正因為這種觀念深遠的影響,以至于讓大家隨時都揣著“再來一次”的想法,甚至在心中大喊“失敗不可怕。最終會勝利”的口號,不斷地犯錯,然后在不斷的改錯,最終進入一個不斷失敗的惡性循環。
沒錯,世界上是有很多事可以再來一次的,而且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也是可以成功的?墒悄闶欠窨紤]過,重復一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何況有些事情,恐怕沒有多余的機會供你來再來。
很多錯誤發生后,我們常常喜歡說“如果、假如”,但是再多的如果也無法使發生的問題自動消除,千萬個“如果”都不如當初對一個細節的關注。 第一次沒有做好,同時也就是浪費了沒做好事情的時間、人力、物力,更不得不面對返工時的所有成本。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意味著良好的工作習慣!
為了早日出成果,我們有時會非常草率,對一些細節輕易放過。這種工作風格看似比較高,但結果卻是粗糙不堪,最終導致返工,甚至進入一種惡性循環。事實上,第一次沒有把事情做到位,會對公司人力、物力、財力產生極大的浪費,實在得不償失。錯誤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促使我們的思想:該如何再次避免犯錯?
首先,草率、馬虎的工作是毫無價值的,必須馬上停止。我們做事必須做得有價值,事情做了沒有做好,那叫應付。工作再忙,也要忙著創造價值,而不是忙著制造錯誤然后改正錯誤。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樹立正確的作風,這不僅可以保證質量,從另一個層面上也表現了高效。其實,我們只要多想想,工作出錯會給自己和公司帶來的麻煩、造成的損失,就應該掂量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這句話沉甸甸的分量。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告訴我們該如何高效工作!
理解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深刻含義,我們就會知道該如何“高效工作”。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有的人一生努力工作,比別人多流了一倍的汗水,但所獲寥寥無幾。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工作,所以才會像驢子那樣一圈一圈、原地打轉的拉磨。
要做到“高效工作”,就必須建立一個嚴格的標準。這個標準必須是可以衡量和可以評估的,并且是一個人工作哲學的一部分。平庸員工的工作標準時“差不多”,所以他的工作哲學是“一邊工作一邊看著辦”。合格員工的工作標準是“95%的通過率”,所以他們的工作哲學是“盡量完美但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卓越員工的工作標準時零缺陷,所以他的工作哲學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萬事開頭難。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并不容易,但我們必須以這個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因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效率高、效果最好。反之,不斷返工只會效果更差,難度更大。
最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幾個關鍵點:
1.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第一次把正確的事情做完美!
2.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讓我們付出代價最小,會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需要的時間最少。
4.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取得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5.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可以得到做事情之外的諸多回報,如滿足感、從容不迫、信任、口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