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黨課學習心得總結
國情方面,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總的來看,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同時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在我們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黨要適應這樣的新形勢,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
黨情上,中國共產黨作為擁有眾多黨員的執政黨。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同時,黨內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六個方面。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
黨面臨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等各方面的考驗,都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好政更不容易。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是容易脫離群眾,領導干部容易官僚化,甚至與群眾形成某種程度和形式的對立;容易滋生惰性,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失去創造力和感召力;容易使黨的肌體受到權力的侵蝕,產生各種腐敗現象,等等。如何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開拓進取,清正廉潔,這是執政的考驗。
改革開放中,如何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動搖,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管理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創新,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這是改革開放的考驗。
如何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宏觀調控的優越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同時在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不給權力尋租留下空間,使黨既能領導好經濟的快速發展又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是市場經濟的考驗。
如何以寬廣的世界眼光洞悉發展先機,研判各種風險,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牢牢掌握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如何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又有效抑制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維護執政安全,既吸收國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又拒絕一切腐朽的東西,是我們面臨的外部考驗。
這些考驗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因此,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