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與學校德育創新研討會學習總結
另外,改變傳統德育工作的刻板形象,開展魅力德育、實效德育,讓師生共同感受德育的快樂。
在學校德育實踐中,德育目標高大全、德育內容假大空、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徑家室校(家庭、教室、學校),是德育缺乏魅力和實效的主要原因。與此項對應,只有凸顯主體性,實現學生自管自育的德育;凸顯實踐性,強化學生道德體驗的德育;凸顯自主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和選擇空間的德育;堅持三貼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德育,才有可能是有魅力的德育。有魅力的德育,在高效的體制和機制的支撐和運轉下,才可能成為有實效的德育。
朱洪秋校長說了這樣一句話:“學校挑剔老師,老師挑剔學生,學生挑剔學校,結果學校將一無是處。”因此,我們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要學會欣賞,讓欣賞成為一種校園文化,讓欣賞成為一種能夠促進學校不斷發展的生產力。德育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快樂要成為校長的追求,成為老師的追求,成為學生的追求,成為家長的追求”,當所有人都自覺地欣賞別人,主動去追求快樂的時候,我們的校園乃至我們的社會就達到了真正的和諧,這應該是德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何去欣賞老師,怎樣讓老師快樂,這是學校領導考慮的問題。
如何去欣賞學生,怎樣讓學生快樂,這是德育工作者考慮的問題。
我們要欣賞學生,就要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長處的平臺,我們要讓學生快樂,就要盡可能多的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受到鍛煉,感受成長的快樂。
陳經綸中學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青春校園,使校園充滿了笑聲、歌聲、讀書聲。“人生遠足”活動也已經成為深受學生、家長喜歡,得到兄弟學校和社會廣泛認可的一個品牌,成為陳經綸中學德育工作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陳經綸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非常漂亮,人生遠足活動開展很成功,在這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向陳經綸中學學習。事實上,張松晨校長幾年前就提出了這些理念,比如他要求校園內的黑板、櫥窗經常甚至每天更換內容,如建議政教處組織選撥部分學生帶到某個城市開展生存試驗等,只不過我們的認識不到位,像組織學生外出我們常擔心安全問題等而沒有很好的落實。但我們這兩年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我們連續三年暑假組織優秀學生舉辦“約會名校,超越夢想”夏令營活動,今年暑假組織選撥學生舉辦“激情奧運,挑戰自我,登臨嵩山,探究自然”夏令營活動,前不久舉行的八年級到新鄭基地實踐活動,七年級到科技館探究學習活動,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今后在這方面要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真正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可以說,通過這次學習,我自認為自己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思想又上了一個層次,希望這樣的學習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今后再多組織一些,讓更多的人參加,從而有效提升我們全鄭州市的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