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崗培訓學習總結(精選3篇)
跟崗培訓學習總結 篇1
20xx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跟崗培訓讓我有機會走進名校、接觸名校,學習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讓我受益匪淺。
三店學校校本課程的研發有特色、有成效,校容校貌美化整潔,檔案的管理規范,學校的辦學鮮明特色,可見盧厚鵬校長在學校的管理上的確是花了不少心思,才能取得今天可喜的成就,令各地前來學習的校長贊嘆不已。下面就談談自己通過學習后的幾點體會
一、三店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有特色有亮點
校園文化重要的是從教師和學生身上散發出的與眾不同的精神面貌,是滲透在骨子里的一種品質。它是通過校長不斷引領,老師們不斷領會,通過外在熏陶,內在培養,最終表現在全體教職員工身上的氣質,最后形成學校獨有的一種精神氣息。
三店學校的校園布局合理,整體分為兩大塊,一邊是教學區域,一邊是運動區域,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卻非常有特色。
學校為了使學校的文化氛圍和諧統一,專門請專家團隊打造了符合學校自身的校園文化。學校的走廊四周布滿了各具特色的宣傳欄,里面的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了辦學理念、教學團隊、取得的成績、師生精彩瞬間、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等專欄。學校的綠化也很美觀,校園周圍的一些花草樹木,雖然不是奇花異草,卻被學校修剪得有條有理,樹木的周圍都用木質板材做成了景觀,既美麗又實用,可以用來讓孩子們做休息時的板凳坐。整個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生氣盎然與和諧,人與大自然結為一體,學生的身心受到了熏陶。班級的文化建設也是多種多樣,不同班級有不同的要求、布置和目標,每個班級墻上都有一塊文化墻,用纖維板做成,便于隨時更換。文化墻上有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的主題內容,也有根據自身班級的特點布置的文化內容,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宣揚。可見學校在這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三店學校管理規范嚴格,建立了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
深入學校的日子里,你會感受到,從行政事務,到教育教學;從教師考勤,到教學常規從班級評比,到學生日常規范方方面面,都有制度,都有規矩,學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三店學校在制定考核實施方室的每一個環節,都充分發揚民主。草案出來后,學校分層次征求意見,按中層、年級、教研組、個人等層面,讓大家不僅提意見,還要提建議。不僅指出不合理,還要設計更合理。不僅從自身角度想問題,更要從大局的高度提建議,使績效工資考核實施方案的產生過程成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激發活力、凝聚人心的過程。
三、三店學校將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方面的實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知道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三店學校卻看到了令我欣慰高興的學生行為習慣。
三店學校學校雖然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人數多,但是學校開設的課程齊全,學生的書寫更具有特色,每個學生書寫工整,字跡漂亮,作業本保持得相當整潔,學校多次獲得書法比賽名次,學生也喜歡畫畫,在走廊,課堂到處掛了學生的作品,學生的興趣得到了發揚,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的文明禮貌的教育也相當到位,見到來校學習參觀的老師會主動打招呼可好、敬禮。
學校清潔請了專門的清潔團隊,10多人辛勤勞動換來了整潔的校園,這給學生留下了好的印象,亂丟亂扔的現象幾乎很少見。
四、三店學校對學校各類檔案的管理做到了精細化、規范化
檔案是學校完成各項工作的依據,完成了某項工作后把它記錄下來并分類登記存檔,是三店學校多年來的工作習慣,學校檔案室,分類也相當細,分為教學工作、安全工作、衛生工作、后勤、德育工作等,每類再分為幾項檔案的歸類讓人一目了然,井然有序。
這次的跟崗學習讓我領會到了檔室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此,我校也應重視學校檔案管理工作,把每完成一項的工作后都它記錄下來,并進行分類歸檔。
三店學校在檔案管理上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學校檔案管理工作創了省優。
五、三店學校校本課程研發力度大、成績顯著
三店學校非常重視校本課程的研發,現在已經成為系列的校本課程有陶藝、剪紙、繪畫、版畫等。在學校美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形成打造了校本課程,而且還形成了學校特色,在學校的支持下,不僅有專門的場地、經費、團隊,還有自己的教材,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不僅滿足于自己學校的校本需求,還帶動其他兄弟學校一起開發。有了自己的作品,贏得了市場,形成了影響力。
六、多措并舉抓教研,力爭短期出成效
據盧校長介紹,三店學校一直以來教學質量存在問題,在他到任后,為了把教學質量搞上去,多措并舉抓教研,為此學校在教研上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狠抓集體備課,時時展示教研成果;二是聘請多位其他院校的頂尖教師長期駐校指導,不僅點評教師的授課,而且還親自上示范課;三是重金購買其他學校的校本教育資源,力爭在短時間內出成效。
七、潛心觀察、細心體驗名校先進經驗
兩周來我從宏觀到微觀,全過程、全方位地對三店學校進行了觀察,學校的一日常規、備課輔導、學校活動等都是我們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的對象。
同時細心體驗。體驗教師的課堂教學,在心理輔導課上,體驗了心理輔導的妙處,在版畫工作室里體驗親手制作的微妙。不僅體驗教學的樂趣,還體驗學校的管理,學校的每一處設計,每一項制度,每一個角落都會有其存在原因,所有這些,若無細心體驗,無以發現其奧妙之處,沒有發現,也就談不上學習和借鑒了。
通過此次跟崗培訓學習,本人切實的感覺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謝上級安排的此次學習活動,感謝每一位老師精彩的授課。此次的培訓學習,使自己的理論基礎,業務修養等方面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理論的自覺性與堅定性,增強了做好新形勢下本職工作的能力和信心,進一步增強了我對學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認識到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業務知識水平的需要,也是我們提高業務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同時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既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局意識”,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思路來思考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要有超前的思維,要有悟性,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做好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要樹立群眾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勇于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于負責,勇挑重擔。
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于與領導、職工、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還要敢于吃虧、吃苦、弘揚奉獻精神。為人處世心胸要開闊,寬以待人。要樹立奉獻精神,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
也要寬宏大量,學會包容。包容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要一份坦蕩、一種氣概,包容是贏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財富。包容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改過,與人相處要學會容納、包涵、寬容及忍讓,做到心理相容。
總之,通過幾天的學習,我收獲頗多,感觸頗深,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理論素質、工作水平、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學習的收獲是很多的,此處的總結可能掛一漏萬。只有將我們所見、所感、所想與實踐相結合,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學以致用,并與學情和自身的特點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所學的東西。因此應該立足自身工作崗位,積極實踐,勇于探索,闖出新路子,開辟新天地,用實際行動驗證所學,使自己成為無愧于人們的合格的干部。
跟崗培訓學習總結 篇2
有幸成為20xx年江蘇省農村小學校長提高培訓班的一員,并在11月22、23這兩天有機會走進了名校、接觸了名校,學習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跟崗學習的情況簡單總結如下:
1、有思想的校長辦出有文化的學校培訓期間我們參觀考察了兩所學校。一所是徐師一附小,一所是銅山漢王小學,這兩所學校都凸顯一個規律,那就是,校長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個性的辦學思想,大膽創新的管理實踐,促進了學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辦學層次的提升。
徐師一附小以先進的辦學理念、凸顯的辦學特色和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聞名于全市,在全面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的基礎上注重內涵建設,通過省“十五重點課題”——《“try一下”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的實驗與研究,學校無論是外顯還是內隱的文化因素,都無不凸現出“try一下”的教育特色,“素質教育的強音,人人都能try一下”已經成為附小的辦學品牌。學校充分挖掘教育資源成立了民樂、管樂和擊劍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類興趣小組活動,各班開展經典詩文誦讀興趣小組活動,體育藝術“2+1”的專項教育活動得以有效落實,學校課程改革工作成績顯著,綜合實踐課程特色鮮明,各類專題教育活動豐富多彩,如今,徐師一附小正以其昂揚的姿態,現代化的建設,前沿的思想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徐州教育界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漢王小學借助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漢字漢語漢王,古色古韻古香”作為打造校園文化的主線,構建了未來教育的藍圖—“博雅漢王,童心天堂”,博雅教育特色,學校特別注意校園環境設置,校門口的校名“銅山漢王小學”幾個大字,由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先生題寫,在占色占韻古香中透著大家風范;校園內,一股濃濃的書香迎面而來:漢字演變的校墻風雅得體,圖文并茂,可謂“千古文化,濃縮其中”;蔓藤纏繞的銅花廊亭優雅占樸,路面上一個個漢字讓學生在邊走邊玩中快樂識寫;棋趣廣場中,一則則成語故事鋪滿地面,棋子上簡單、美觀的圖案深藏玄機,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寓教于樂;主干道的梅塊石板上,均刻有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使孩子們在歡快的步伐中低頭吟誦?教學樓采用青、白兩色,喻指做人要一清二白等等。
2、學校管理規范嚴格學校都建立了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行政事務,到教育教學;從教師考勤,到教學常規;從班級評比,到學生日常規范,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有制度,都有規矩。
3、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跟崗學校的校長都很重視促進教師發展,并把它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作為辦學的著力點。校長的經驗是: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教師發展。搭建教師專業化發展平臺,鼓勵教師自我發展。建立教師終身學習新體系,引領教師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激勵教師發展。
4、素質教育扎實有效素質教育,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在跟崗的學校我們體會得最深。開足開齊課程已經不是問題,通過學校大門外展示欄,學生學習時間和課業負擔也納入“陽光工程”,都顯得那么規范和透明。更重要的,學生的主動、全面、和諧、特色發展,成為每一個教育人首要關注、用力最多的工作。
總之,通過本次跟崗學習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一個好校長是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關鍵,以人為本,轉變觀念,銳意創新,開拓進取是新形式下對校長及教師的新要求。我繼續精誠團結,同舟共濟,加強內部管理,發揮自身優勢,與時俱進,立足質量求生存,特色謀發展的辦學思想。我堅信只要有信心,有決心,敢于創新,堅持不懈,農村學校的教育事業一樣有著輝煌的明天。
跟崗培訓學習總結 篇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提高自身素質,更好踐行新課程改革,3月21日,宮前學校教師王海梅、沈莉紅赴外語學校參加為期三天的跟崗培訓。
從宮前到溫塘的外語學校,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路春光無限好。云霧繚繞,嫩于金色軟于絲的楊柳依依,若隱若現的小草正是嬌嫩,一團團一簇簇的山桃花、連翹花在盡情綻放……三洛路沿途風景,如詩如畫。
高陽路上的紅色玉蘭花灼灼其華,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如天籟之音。外語學校,一所風景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師資力量雄厚的陜州名校,在晨光中開啟了新的一周。我們,滿含期待而至,渴望一場充滿回味且收獲滿滿的跟崗學習之旅。
一、跟崗聽課,領略名師的課改風采
外語學校的七(1)、七(2)班語文老師王香,年輕有活力,聲音甜美,笑容燦爛,充滿書香氣質,業務能力突出,是沈莉紅老師跟崗學習的指導老師。
王香老師的常態語文課,盡顯新課改的魅力。課堂上,在王香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引導和路徑指引下,三尺講臺便成為了孩子們的“舞臺”。一個個目光炯炯,緊張有序地自學、對學、探學,積極發言,展示著青春活力,自信陽光、活力四射的小小少年,讓聽課教師不由得為他們鼓掌點贊。
孩子們學習的樣子很美,善于發揮孩子們積極主動性的王香老師也最美。新課改如春風拂面,走進其中,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新課改如春雨滋養,教學相長,師生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王海梅老師的跟崗指導老師是楊晶,一個嚴謹且充滿智慧的八年級數學老師。楊老師從容的教態盡顯著自信,靈動的粉筆譜寫著智慧,飛揚的青春鑄就了課堂風采。楊老師善于反思、總結,這是楊老師提高教學能力的秘鑰;集思廣益、善于學習,是楊老師的成功秘訣。
聆聽外語學校老師的常態課,我們切身感受到新課改帶來的巨大變化,深刻體會到課改的對于激發孩子們內心潛能的推動作用。學習的真正發生,在于學習共同體正在逐漸形成,孩子們正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并且品嘗著收獲的甜蜜。
二、教學研討,探尋新課改的提升策略
當我們把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困惑提出,針對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組建設的策略、激勵機制的使用、高質量展示的促進、學習共同體發言人的基本素養培養、孩子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課改問題和外語學校老師進行研討交流時,總能從大家的集思廣益中找到破解難題的靈感,想到持續推進課改的有效辦法……
外語學校的新課改經驗令我們受益匪淺,給我們學校正在推進的“問題導學211”課改模式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意見。
我們的問題設計還可再精細用心,在循序漸進中引導孩子達到更高的層面;
我們的路徑指引還可再具體可行,在授之以漁中引領孩子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我們的對學、群學還可再靈活有側重點一些,在沉思探究中促生高質量的回答;
我們的課堂展評和小結檢測還可再多樣有效一些,在輕松愉快中達到預期的目標。
……
三、反思提升,汲取前行的巨大力量
王香老師的《老王》一課,引導孩子們體會“平凡中,幽微文字閃耀”,感受“苦難中,方見真誠善良”的主題,課堂設計思路清晰,問題設計巧妙,整節課讓孩子們充滿興趣地去聽、說、讀,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發言一個比一個精彩。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感悟頗多。
孩子們的課堂,應由孩子自己做主。王香老師在講《老王》一課時,讓孩子們講講自己認識的楊絳女士的了解,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竟然知道楊絳女士和錢鐘書先生的故事,真是一個愛學習、善積累的好孩子。老師必須適時點撥引導,但不需要“包辦代替”,教師需要相信孩子們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理解和掌握。
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課堂才會春意盎然。王香老師、楊晶老師和胡衛紅老師的課堂,充分發揮了小組的合作和競爭作用,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你追我趕,恐怕自己小組落后,體現著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也能看出調動孩子們積極性的`重要。是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每個孩子的潛力都能充分激發,這樣的課堂才會突破講授法的沉悶,永葆青春活力。
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的課改才有價值。當孩子們因為回答出有價值的問題受到師生表揚時,內心愉悅,會產生一種持久向上的動力。當看到孩子們笑靨如花,眼神中充滿亮光時,我們為孩子們感到高興,這正是我們老師所希望看到的。
我們農村學校孩子底子薄,基本素養教高的孩子少,這就更需要我們教師踐行好新課改理念,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從“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轉變,充分發揮好學習共同體的作用,促使孩子們自我蛻變,逐漸學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在教學研討中發現問題,在交流反思中解決問題,在回顧小結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在課改之路上不知不覺已走了很遠。
感謝外語學校的熱情接待,我們滿載而歸。
宮前學校教師的跟崗學習,汲取了名師精華,轉變了教育觀念,堅定了“課改”信心,學習到了新課改的經驗,提升了自我素質。我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思考應用于教學,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打磨有宮前學校特色的“問題導學211”新課改模式,讓課堂更加熠熠生輝,實現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既然選擇了“課改”,便只顧風雨兼程。
不管未來是坎坷還是泥濘,只要相信課改的力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