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暑期物理活動課總結
為了豐富學生的暑假生活,為了培養和建立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向往,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動手技能,學校特舉辦了暑期物理、化學興趣班——活動課。活動課是學科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能夠收到“磨刀不誤砍柴功”之效,同時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之一。此活動學生自覺自愿報名,不限年級,旨在學生的自主活動基礎上、通過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其主體精神、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它具有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技能,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主動精神,也是體現物理新課程理念的一種嘗試。這次的活動課組織得非常成功,孩子們都興趣很濃,興致很高,都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作為參與老師之一,現將活動過程總結如下:
一、時間安排
7月10號——7月20號上午,共十天,每天兩課時
二、活動內容
7、10 《引你走進物理殿堂》科學講座
7、11 制作照相機模型
7、12 制作“孔明燈” (熱氣球)
7、13 制作電動船
7、14 《宇宙與人》科普電影
7、15 休息
7、16 制作水火箭
7、17 制作望遠鏡(伽利略式)
7、18 制作萬花筒
7、19 制作組裝航模飛機
7、20 “瞧,我有多棒”——活動課作品展示
三、參與人員
劉廣炎、劉锫、侯青玲、王德習四位老師和學生240余人
四、活動準備
1、硬件準備
制作孔明燈的竹篾、白紙,制作電動船的電動機,制作水火箭的膠塞、氣門,制作望遠鏡的凸、凹透鏡,制作萬花筒的平面鏡及航模飛機等,學生不易買到或自己無法加工的材料,由學校集體購買。這項工作主要由劉锫和劉廣炎老師負責。兩位老師很是辛苦,他們除了上好上午的活動課,還冒著酷暑連續奔忙了好幾個下午,跑遍了開封市的角角落落,才購置到這些器材,為我們的活動課的順利開展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硬紙板、易拉罐、飲料筒、泡沫塑料、細鐵絲、細導線、脫脂棉、打氣筒等輔助器材,以及剪刀、裁紙刀、鉗子、透明膠、雙面膠等工具由學生自備。
2、軟件準備
主要由我和侯青玲老師負責,為了說清楚制作過程和簡要的物理原理,幾乎每一節課,我們都設計制作了課件,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工作也倍加辛苦。除此之外,我們還得先制作出樣品,才能知道學生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才能理清制作流程,為此我們也好幾次工作到深夜。
五、活動掠影
孔明燈制作側記
孔明燈原理及制作要點講解完畢后,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四個人的課桌并到一起作為他們的工作臺,然后分發器材,孩子們就熱火朝天地開始工作了。他們有的拿竹篾彎成環狀做孔明燈的支架,有拿尺的測量,有的拿剪刀裁紙,有的拿膠帶紙接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時而還有爭吵的聲音傳來,因為孔明燈最難做的是頂部,一個用薄紙做的筒,既沒有支撐,又無法從里邊下手,稍不小心就會把紙弄破,還得把頂蓋糊得密不透風,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可是孩子們的興致卻絲毫未減,經過反復的嘗試和爭論,他們最終都克服了困難,許多同學的作品比我們幾個老師的樣品還要精美。
飛階段,教室前的空地上,孩子們的表情象是要發射嫦娥一號衛星那樣激動,那樣期待,還略帶一絲緊張。第一只孔明燈的酒精被點燃的時候,現場鴉雀無聲,片刻,熱氣把紙筒脹得鼓鼓的,當手的感覺明顯減輕,還略有升力的時候,我試著放開了手,孔明燈開始緩緩地扭動著身軀上升了,就在歡呼聲將要響起的時候,突然,它身子一沉,一下子墜落了。頂蓋張了個大口子,原來是雙面膠在高溫烘烤下脫膠了。孩子們的臉上掠過一絲的惋惜,寫在臉上的更多的還是欣喜,因為他們畢竟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經歷了這次失敗,不,不能叫做失敗,應該說是一次嘗試,許多同學重新檢查了自己的作品,加固了頂蓋。接下來的試驗又有兩三次沒有升空,孩子們都快有點失望了。老師同學又聚在一起分析了原因,調整了攜帶燃料的重量,然后我門又滿懷期待的回到“發射場”,點燃,放飛,戲劇性的場面終于發生了。它緩慢地上升了,這時還吹來一小股風,它歪著身子上升了,它越過了學校的圍墻,就要上升到教學樓三樓的高度了,突然,不知什么原因,它的高度又下降了一點兒,所有人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兒了。片刻之后,它又穩穩地上升了,上升了,越飛越高,越飛越高,直至有上百米高,校園里一片歡騰,此后,一次又一次的歡騰響起。孩子們的那種喜悅,絲毫不遜色于嫦娥一號成功發射時設計師們的喜悅,我相信,那種喜悅,那種成功時刻帶來的興奮和自信,孩子們將銘記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