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撈災害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洪撈災害應急預案范文 篇1
為提高洪澇抗災救災工作水平和應急反應能力,及時、妥善處置因暴雨、洪水、臺風、干旱等自然災害造成的重大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廣東省重大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應急處置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和適用范圍
。ㄒ唬┕ぷ髟瓌t
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分級負責、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的原則,預防和減輕洪澇臺旱災害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立足預防,主動防范。把洪澇臺旱災害的預防放在防災減災工作的中心環節,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災情,認真做好各項防范工作。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洪澇臺旱災害重大緊急情況的處置依法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市防汛防旱指揮部(以下稱市防指)的統一指揮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以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主對轄區內的災害進行處置。市級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和指導、督促各地的應急處置工作。
3、科學調度,保障安全。認真分析洪澇臺旱災情的發展和防洪抗旱工作現狀,科學調度,優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斷處置,全力搶險。一旦發生洪澇臺旱災害緊急情況,應迅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組織力量全力搶險救災,盡最大努力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ǘ┻m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因暴雨、洪澇、臺風、干旱等造成的大范圍汛情、旱情和水利工程險情的處置。
二、重大緊急情況的確定
根據我市實際,按照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程度,將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劃分為重大、特大兩個等級。
。ㄒ唬┲卮鬄那、險情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為重大災情、險情:
1、實況24小時內境內平均降雨量≥100毫米或過程平均雨量≥200毫米,并且市氣象部門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暴雨以上量級的降雨。
2、青陽匯、乍浦、平湖水文站水位全面接近保證水位,并預報將超過保證水位。
3、市氣象部門預報臺風或強熱帶風暴(10級<最大風力<12級),將嚴重影響我市沿海地區。
4、7~10月份各地連續干旱天數在50~70天(連旱天數指期間日降雨量小于30毫米或連續3天累計降雨量小于60毫米的干旱天氣持續天數)。或人畜飲水困難百分率大于40%。
5、海塘、圩區堤防、閘站出現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6、市級以上重點在建水利工程遭遇洪水、風力等嚴重影響,險情危及公共安全。
7、其它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局部汛情、旱情。
。ǘ┨卮鬄那椤㈦U情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為特大災情、險情:
1、全市24小時內實況平均降雨量≥200毫米或過程平均雨量>300毫米,并且市氣象部門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暴雨以上量級降雨。
2、全市水位普遍超過保證水位并繼續上漲,預報將接近或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3、市氣象部門預報臺風將嚴重影響我市沿海(最大風力>12級),我市沿海正處于大潮汛,將出現風、潮、浪三碰頭。
4、海塘、圩區堤防、閘站出現特大險情,并將嚴重危及公共安全。
5、7~10月份連續干旱天數在70天以上;蛉诵箫嬎щy百分率大于60%。
三、重大災情、險情處置
(一)組織機構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防汛防旱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市防指負責全市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處置的指揮、協調、指導和監督。各鎮、街道防汛防旱領導小組在當地政府、辦事處和市防指的領導下,負責本轄區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的處置。市防指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積極支持、指導各地災情、險情處置工作的開展。
(二)基本程序
1、市氣象、水文部門及時提供天氣、水情預測、預報,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稱市防辦)及時掌握汛情、旱情的變化趨勢,組織有關部門會商,提出處置建議。
2、當達到或即將達到重大災情、險情標準時,市防辦立即向市防指指揮、副指揮報告,并由指揮決定啟動重大災害處置工作預案。
3、預案啟動后,市防指指揮到崗指揮,副指揮按分工進入各自崗位。
4、市防指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防指報告,并向市防指成員單位和有關鎮、街道防汛防旱領導小組通報有關情況。必要時,向社會公眾發布有關信息和防范措施。
5、市防指立即組織有關部門進一步分析研究暴雨、洪水、臺風、干旱等可能帶來的影響或危害,提出處置意見。
6、市防指及時召開防指成員單位緊急會議,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建議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各防指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迅即開展搶險救災。必要時,市防指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幫助災區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7、洪澇臺旱災害過后和水利工程險情消除后,市防指派出工作組赴現場調查災情,慰問災民,指導生產自救工作。同時,對防災救災工作進行總結,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防指報告。
。ㄈ┎块T職責
預案啟動后,市防指統一指揮市防指成員單位協助各鎮、街道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市防辦及時掌握分析雨情、水情、旱情、工情、險情和災情,提出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處置建議,并向市防指領導報告。及時傳達市防指各項指令,并按指令對有關防洪、抗旱工程進行調度,協調聯絡各成員單位和各鎮、街道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和抗旱救災工作。督查、反饋市防指各項決定和命令執行情況,及時通報各地抗洪搶險救災的動態。災后迅速開展總結、評價等有關工作。
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做好以下工作:
1、市人武部:負責組織指揮預備役部隊、民兵參加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做好駐平部隊參加抗洪搶險救災和抗旱的協調工作。遇有特殊情況向嘉興軍分區、嘉興武警支隊申請派遣救災支援部隊。
2、市水利局:承擔市防辦日常工作。及時提供實時雨情、水情和水文預報。負責水利工程安全的監督管理,組織指導水利工程抗洪搶險工作和水毀防洪工程的修復。負責圩區等水利工程的防洪調度。負責抗旱水資源的應急調配。
3、市氣象局:負責暴雨、熱帶氣旋(臺風)干旱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及時提供天氣預報和有關實時氣象信息。參加防汛抗旱會商。根據旱情的發展,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必要時,提供現場跟蹤服務。
4、市安監局:負責監督防臺期間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全市重大危險源企業單位的防臺工作,加強重要工程設施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
5、市發改局:負責組織協調抗洪搶險救災、抗旱救災和災后重建物資的應急調撥供應。組織協調災后重建中的基礎設施恢復。負責災區市場商品價格監控。
6、市經貿局:負責協調企業防汛抗旱工作,確保企業防汛防旱搶險救災和恢復生產的安全工作。負責災區重要商品市場運行和供求形勢的.監控。組織協調受災企業災后重建工作。
7、市公安局: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實施對災區的交通管制,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協助組織群眾撤離和轉移。
8、市民政局:及時組織協調對災區的救助和救濟工作,負責救災捐贈工作。指導災區做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提供水旱災情信息。
9、市財政局:及時籌集和撥付市級防汛抗旱專項資金,做好防汛搶險、抗旱救災資金使用的監督。積極向省財政爭取資金支持。
10、市供電局:負責防汛搶險、抗旱救災的用電需要。及時加固搶修電力設施,保障電力供應。提供電力系統災害損失情況。
11、市建設規劃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房屋和建筑工地等防風、防洪工作。負責市區建成區范圍基礎設施、房屋和建筑工地等防風、防洪工作。負責做好市區道路、社區積水、危舊房屋搶修等搶險救災工作。提供城市水旱災害災情信息。
12、市交通局:負責監督指導水運和公路交通設施安全管理和搶險救災工作。做好內河航運船只的安全管理和搜救工作,根據市防指指令依法實施內陸水上交通管制,協調做好船只人員的安全轉移工作。組織搶險救災所需車輛、船舶等運輸工具。負責做好災毀交通設施的搶修和障礙物的清理。提供交通系統水旱災害災情信息。
13、市農經局:負責監督指導農業防汛抗旱和災后農業救災恢復生產的技術指導。負責市級抗災種子應急調用安排。參加災情調查和核災。掌握全市農業災情信息。負責通知、監督沿海漁船回港避風,確保船只人員安全。
14、市衛生局:負責監督指導災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組織落實救災醫療隊,實施救災防病預案,預防疾病流行。
15、市糧食局:負責糧庫防洪保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救濟糧的發放和糧食調運工作。
16、市電信局:及時加固搶修通訊設施,確保通訊暢通。提供通訊設施災情信息。
17、市教育局:負責所屬學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好全市各類學校的危房加固及災區學校學生安全轉移工作。協助安置其他轉移人員。
18、市城管局:負責城市管理工作,確保在災害發生時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不受干擾。組織、協助做好市政公共設施的搶修和維護。
19、市廣播電視臺:把握新聞導向,及時向公眾發布氣象、汛情、旱情信息,以及防災搶險的有關決策和部署,做好防災搶險工作的宣傳報道。
20、市人保公司:積極開展防洪防臺保險工作,及時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居民的受災損失理賠工作。
四、特大災情、險情處置
。ㄒ唬┙M織機構
市委、市政府加強對市防指的領導,主要領導到崗指揮,其它市領導實行分工負責制,統一指揮、協調全市各地各項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在市政府的授權下,市防指依法宣布全市進入緊急防汛期(防旱期)。建立統一的防汛(臺、旱)指揮部指揮機構,市長為總指揮,分管副市長為常務指揮,其它防指副指揮為副指揮。市職能部門組成如下機構:
1、緊急指揮部辦公室:由市委辦牽頭,市府辦、市防辦等組成,市發改局、經貿局派人員協助。
2、氣象、水文監測和工程調度組:由市水利局牽頭,市氣象局、市水文部門組成。
3、搶險救災組:由市人武部牽頭,市公安局、經貿局、規劃建設局、交通局、水利局、農經局等組成。
4、電力、通訊保障組:由市供電局、電信局等組成。
5、資金物資保障組:由市發改局、財政局牽頭,市民政局、經貿局、水利局、規劃建設局、交通局、糧食局、供銷總社等組成。
6、生活安置和醫療衛生組:由市民政局、衛生局牽頭,市經貿局、糧食局、農經局、教育局、環保局等組成。
7、治安保衛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市經貿局、交通局等組成。
8、宣傳報道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廣播電視臺、報社等組成。
9、生產自救組:由市委辦、市府辦、經貿局、農經局及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
。ǘ┗境绦
1、市氣象、水文部門及時提供天氣、水情預測、預報,市防指及時掌握汛情、旱情的變化趨勢,組織有關部門會商,提出處置建議。當達到或即將達到特大汛情、旱情標準時,市防指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并由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特大災害處置工作預案。
2、預案啟動后,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救災工作和應急措施,發布緊急抗洪搶險或抗旱動員令,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或抗旱期,動員全市軍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抗臺抗旱工作。
3、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到崗指揮,其他領導分工負責,進一步加強市防指機構,成立各工作組,統一指揮、協調全市各地各項搶險、救災工作。
4、各工作組按照各自的職責迅速組織實施各項救災工作,及時匯報各地災情和災區的搶險、救災進展情況。
5、以市政府名義及時向上級政府報告災情和救災情況,申請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
6、市政府視災情發展情況進一步研究部署搶險救災、生產恢復和災民救助工作。
7、市政府派出工作組,赴災區指導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
(三)部門職責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下,緊急指揮部辦公室和各工作組按照各自職責,全力指導、協助各鎮、街道做好以下工作:
1、緊急指揮部辦公室:掌握、收集和匯總有關汛情、旱情、災情,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報告,并及時傳達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有關指示。與各鎮、街道和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系,指揮和協調其他應急工作組的工作。及時向上級黨委、政府上報災情。審查災情和救災搶險新聞,組織救災新聞發布會。
2、氣象、水文監測和工程調度組:加強對天氣、雨情、水情的監測和預報,及時向指揮部提供實時天氣、雨水情信息和天氣、水文預報。提出防洪工程調度意見并按指揮部指令及時進行調度。組織實施抗旱應急水資源調配和人工增雨。加強對災情的監測和預報,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監測情況,并及時作出轉移人員的具體方案。
3、搶險救災組:迅速調集當地駐軍、武警、公安、預備役、民兵和工程技術人員,指導、協助當地鎮、街道解救和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組織力量對被破壞的各類防洪水利工程、公路、橋梁、市政等重要設施進行搶險和搶修。組織對石化、化工等危險品生產、儲運單位及其它企業進行嚴格檢查,制定緊急處置或防御措施,并加強監控,避免或控制次生災害發生。組織實施抗旱應急供水方案。
4、電力、通訊保障組:負責組織力量搶修和恢復被破壞的電力、通訊設施。保障電力供應和通訊暢通。
5、資金物資保障組:向省和有關機構申請應急搶險救災經費和物資的計劃。做好本市搶險救災資金和物資的緊急籌集、分配和撥付。
6、生活安置和醫療衛生組:指導、協助當地鎮、街道迅速設置避護場所,安置、慰問災民,負責困難災民的吃、穿、住等生活救助。提出救災的物資計劃,制定救災標準、設置救災物資供應點,發放救災款物。組織指導救災捐贈。迅速組織醫療、防疫急救隊伍進入災區,組建災區臨時治療點,搶救、轉運傷員。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及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并向受災人員提供精神、心理衛生方面的幫助。
7、治安保衛組: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加強對黨政機關、金融單位、儲備倉庫、救災物品集散地、監獄等重要目標的警戒。實施陸上和水上交通管制,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優先保證搶險救援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的疏散,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8、宣傳報道組:宣傳報道抗災救災工作,按照規定及時向公眾公布災情等有關情況。宣傳相應的防災減災知識,安定民眾。宣傳救災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跡,促進互助互濟。
9、生產自救組:制定災后重建計劃,協調落實資金和物資,指導各地恢復被毀壞的各項基礎設施,開展生產自救,保障災區群眾生活生產需要,盡快恢復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秩序。
五、附則
(一)市級各有關部門應根據本預案,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落實相關人員及應急資金、物資,并報市防指。
。ǘ┍绢A案由市水利局適時進行修訂并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洪撈災害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為及時有效地開展抗洪救災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工作原則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防汛工作實行院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3)以防洪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不斷提高防汛抗洪的水平。
。4)堅持依法防汛抗災,實行公眾參與,部門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和支持抗洪救災工作。
2、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1)衛生院設立防汛抗洪領導小組,負責醫院域內的洪水災害應急工作。
組長:李國高
副組長:曾祥潤
成員:葛大明、萬伯祥、周雄英、各村鄉村醫生。
在區黨委、區政府、區衛生局及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全院重大洪水災害的抗洪救災工作;傳達貫徹上級防汛指揮部對抗洪救災工作的指示;根據汛情變化研究抗洪救災對策并組織實施;負責重大防汛經費、物資的安排使用與管理;組織收集、評估、核查和上報災情;開展防汛抗洪以及轉移安置、災后救助和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制定和落實災區疾病防治方案,并組織實施;負責向災區派遣疫病防治隊和醫療隊;負責制定救災防病所需醫藥器械計劃等工作。
2)衛生院成立洪災醫療救治小組,負責洪水災害后的醫療救治工作。
組長:曾祥潤
成員:葛大明、文健、陳名儒、林珊、萬伯祥、蔡承志、葛朝平、張戀、譚方霞、各村鄉村醫生。
救治小組做好急救藥品、物品的準備,隨時處于應急狀態,租用一車輛作為急救車,急救電話保持24小時暢通無阻。
3)衛生院成立消殺小組,負責災后消毒滅菌及防疫的工作。
組長:周雄英
成員:葛達明、文健、林珊、葛朝平、曾曉川、各村鄉村醫生。
4)衛生院成立物資儲備小組,負責物資儲備工作。
組長:郭曉玲
成員:曾德俊
物資儲備組要做好各類急救藥品和器械的儲備工作,隨時供應醫療救治組及消殺組的各類醫療急救物資。
5)衛生院成立信息組,負責組織收集、核查和上報災情的工作。
組長:葛大明
成員:范承宗
信息組要做好各類災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統計工作,并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3、預防和預警機制
洪澇災情發生后,及時向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報告洪澇災害情況,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受災人口以及群眾財產、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損失。不得夸大或虛報、瞞報。對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重大災情在災害發生后2小時內。
4、應急響應
按洪澇災害的嚴重程度和范圍,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四級:IV級(一般)、III級(較大)、II級(重大)和I級(特別重大),顏色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所有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如果接到通知后不到位,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因洪水災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等次生災害,應組織相關部門全力搶救和處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斷災害擴大的傳播鏈,防止次生或衍生災害的蔓延,并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防汛指揮機構報告。
6、指揮和協調
現場應急指揮和協調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出現洪水災害后,防汛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收集、掌握相關信息,上報事態的發展變化情況。
7、應急處置
各類應急工作小組、搶險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設備。協助當地政府做好災民的生活救助、疾病控制工作。
8、應急保障
負責災后防病治病和衛生防疫工作,組織開展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護和衛生監督工作,報告、發布疫情信息,負責疾病防治經費、藥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災藥品的質量監督。
洪撈災害應急預案范文 篇3
根據上級會議精神,結合我縣所處地理環境實際情況,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救”的方針,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準備,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保障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特制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如下:
一、建立組織,加強領導。
防汛抗旱工作,事關大局,本系統各單位都要建立以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共同參與,明確具體責任人員,層層落實責任的防汛抗旱組織機構,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縣交通局成立“xx縣交通局20xx年防汛抗旱領導小組”,組長:姚民,副組長:鄭蘭斌、黃士友、張勇;成員:郭靖宇、牛海峰、馮照文、王玉國、朱軍、劉從海、常潁、陳相波、朱波、李新全、王旭、蔣傳俊、黃輝、牛學俊、唐心初。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交通局辦公室,黃士友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朱波、蔣傳俊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二、措施到位,保障有力。
1、加大防汛基礎設施檢查力度,確保汛期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安全暢通。本系統各單位要對運輸車輛、船只、公路、橋涵、渡口、渡船、港口等進行全面檢查,切實保障技術狀況良好,拉得出,打得贏。并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一些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基礎設施(公路、橋涵、碼頭等)進行搶修加固,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按“特事特辦”的原則,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及時排險除患,一時難以根治的,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加強現場監控,為取得防汛抗旱工作的勝利創造良好條件。
2、對防汛抗旱物資、器材、設備等緊急運輸實行“三優先”,即:優先計劃、優先裝卸、優先運輸。南照淮河公路大橋管理處和s102線xx段收費站對防汛抗旱、搶險救災運輸車輛設置綠色通道,要保證優先放行,憑防汛抗旱指揮部頒發的“防汛抗旱運輸車輛通行證”,免收通行費。
3、配備緊急災民疏散運輸及道路物資運輸應急運力,建立汛期災害快速反應機制。為保證受災群眾疏散和防汛救災物資運輸及時到位,按照省、市交通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應急運力配備的要求,從阜陽汽運集團公司分公司確定12輛每輛30座客車為應急受災群眾疏散;省客交通運輸有限公司的客車8輛作為預備隊,做好隨時用車的準備工作;從宏順公路運輸有限公司、匯豐汽運有限公司、交通局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各確定10輛貨車為搶險救災物資運輸應急車輛;從鴻運輪船有限責任公司確定2個托隊為受災群眾和搶險救災物資運輸應急船隊;
從縣地方海事處確定一艘港監艇在汛期對沿淮和潁河渡船及運輸船只進行安全生產監督和檢查;局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由5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修路工人參加的汛期公路搶修突擊隊,公路、橋梁損毀交通中斷時,要立即組織搶修,按照“先搶通、后修復”的原則,集中力量,盡快搶通或制定切實可行的繞行方案,保障疏散災民和運送救災物質車輛能夠通行,確保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盡力保持道路暢通;公路分局和縣鄉公路管理所各確定一輛小車在全縣境內各條公路上巡查,發現險段、險橋及時組織搶修,確保汛期道路暢通。
三、突出重點,強化檢查。
縣海事處、縣運管所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抓好汛期渡口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結合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和創建“平安交通”活動,重點對轄區內所有渡口、渡船進行安全檢查。對不適航的渡船要堅決取締,要充分發揮鄉管員的作用,要求他們要經常深入渡口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向當地政府和海事部門匯報。要督促企業和業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杜絕各類事故發生。
四、堅持值班制度,確保政令暢通。
在汛期,本系統各單位都要建立每天24小時值班制度和汛期汛情災情值班報告制度。排好值班表,做好值班記錄,上情要及時下達,下情要及時匯報,保障政令暢通。密切關注天氣形勢變化,氣象和災害預警信息。各單位班子成員的手機不準關機,做到隨叫隨到。堅持請銷假制度,不經批準不準擅離工作崗位。認真做好汛期宣傳報道工作,對在防汛抗旱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及時宣傳報道,促進防汛抗旱工作的順利開展。本系統各單位將防汛抗旱和值班電話于20xx年6月1日前報縣局防汛抗旱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