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安檢工作自查報告(精選3篇)
地鐵安檢工作自查報告 篇1
首先,我們很榮幸地成為了第二xx屆世界大學生運會的地鐵安檢員,為深圳大運會的成功舉辦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大運會的地鐵安檢工作不僅讓我們有幸親身感受國際體育盛會的恢弘盛大,也讓我們在大運會的一點一滴的工作中一步步地成長成熟。
此次大運會安保工作,我們的職責是負責地鐵安檢,地點是地鐵1號線(羅寶線)購物公園站。購物公園站是一個很忙很特殊的換乘站!
購物公園站是深圳地鐵1號線(羅寶線)和深圳地鐵3號線(龍崗線)的一個換乘站,位于中心區商業圈,附近有城建購物公園,星河COCOPARK,天虹商場,君上百貨等大型購物中心;中心商務大廈,華融大廈,國際商會大廈,投資大廈等大廈;五的好日子馬可波羅酒店,時代廣場,卓越廣場等。購物公園是個很繁忙的地鐵站,由車站站務人員統計的每天購物公園站的客流量是八到十萬人次。除了客流量大這個站還是個很特殊的站:購物公園站是一個像世界之窗那樣的換乘站,但并沒有世界之窗那么大,而是分為兩個小站;每天有像車公廟站那樣的客流量,但車站并沒有車公廟站那樣合理的布局,這樣一個很忙很特殊的車站,給我們地鐵安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由于站小客流量大,乘客大都能自覺接受安檢,但是工作還是有很多挑戰,比如:安檢隊伍太長乘客不愿意排隊;乘客直接沖崗;容易和乘客發生沖突等我們就積極想辦法解決,一方面我們向學院和保安公司及時反映車站的情況,一方面我們也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向車站借鐵欄桿圍蛇形路線,安排多名前引導員進行引導乘客,客流高峰期時我們請民警,站務人員,車站保安來幫忙,力求做到“逢包必檢,逢液必查,逢疑必查”。
雖然在購物公園站很累很辛苦,但我們安檢員從來沒抱怨過,由始至終以微笑來面對廣大中外乘客,因為我們相信挑戰和機遇是共存的。
在這兩個月的工作中,我們面接受了很多挑戰,同時也收獲了很多機遇。在安檢的過程中我們成功的查處了不少違禁品,比如:大瓶酒精,瓶裝打火機氣,煙花等易燃易爆品;折疊刀,帶自鎖裝置的匕首,長的西瓜刀等管制刀 具等;還在購物公園B,C出口安檢點查處一把仿真手 槍,并成功交給值班警長處理。我們站還不乏好人好事,在安檢的過程中我們拾到不少貴重物品(比如:蘋果iphone,護照,銀行卡,大廈的設計圖紙等)并交付失主或車控室。
現在雖然大運結束了,但我們的安檢工作并沒有結束,前兩個月的工作經驗我們要總結,后面的工作我們更要做好。
最后就讓我用一首小詞來表述我內心的感受:
學競江河,登高處,巍巍昆侖滿山雪,對酒長歌,人生幾何?
默默無語安檢路,無私奉獻大運會。回首望,安檢路漫漫。
談大運,說安檢,不求報,傲中華,揚國威,登祁連遠望大運健兒,七十五金壓群雄。青海湖畔笑吟吟,友愛互助并奉獻,看未來,安檢同健兒共進步!
地鐵安檢工作自查報告 篇2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做好學校國防教育暨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督查和調研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我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根據上級通知精神,依據督導檢查的通知內容,我校完成了國防教育工作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育管理
我校一直把國防教育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在校長的領導下,專設一名德育主任負責國防教育工作。學校制定了國防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實。
二、國防教育情況
學校一直把把國防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抓好了國防教育環境布置,讓國防教育氣氛濃濃地布滿學校、班級。國防教育工作有明確的組織機構。由教導處牽頭,班主任具體負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組織師生學習《國防教育法》,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國防教育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加強和接受國防教育的認識和自覺性。堅持開展宣傳教育,及時宣傳和普及國防教育。例如:入學教育儀式、主題班會活動、升國旗儀式、“清明節”朗誦賽、各種以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讀書活動都是國防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三、學生軍訓工作開展情況
每學期學校都定期派二個年級到六里坪去青少年活動中心進行軍事化訓練,本著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學校把軍訓作為開學的第一課,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紀律性,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國防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為學校新學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烈日下,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教官,不辭辛苦,嚴格進行了敬禮、列隊、立正、列隊行走等軍體訓練,以及軍人基本軍容、紀律的等常規教育。操場上,學生們雖然汗流浹背,但是個個精神抖擻。嘹亮的口號聲,唱起的軍歌聲,響徹校園。
通過軍訓活動,同學們的國防觀念得到了提高,不僅增強了體質,磨煉了意志,而且同學們的紀律意識顯著增強、集體榮譽感明顯提高,把軍人鐵的紀律和優良傳統帶到校園,促使東風小學新學期揚帆起航。
四、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校在國防教育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師生的素質還需加強;國防教育的宣傳陣地面積較小等。總之,我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給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有力的保障。今后我們還將在這方面工作中不斷努力,促進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教育教學努力服務。
地鐵安檢工作自查報告 篇3
**年,我縣農業系統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糾風室的關心指導下,按照《**縣**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要求,以“為發展服務,請群眾評議”為主題,加強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領導,全面部署、深入動員,通過征求意見、自查自糾、整改建制等環節,突出改進服務方式和講求實效,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現將這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全員參與,有序開展評議活動
一是局里成立了政風行風評議工作領導小組。把行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了“一把手”負責制,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二是制定了農業系統行評工作實施方案。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明確,分工明確,嚴格了工作紀律;三是全局上下參與,認識到位。全體職工從加強作風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增強服務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解決突出問題,提升農業形象的三個方面來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把改進作風全面落實到日常的工作當中。全系統形成了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個股、室密切配合、齊心協力,營造良好的工作局面。
2、采取“四查四看”措施,深入查找突出問題
整個行風評議工作中,我們積極支持配合評議小組的工作,采取走訪座談、發放意見征求表、設置意見征集箱、公布舉報投訴電話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我們農業系統政風行風的意見和建議,采取了“四查四看”的措施,進行自我剖析,自查自糾,深入查找職工個人及領導班子、全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到了查找問題不回避矛盾,敢于亮短揭丑。查找出了生豬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力度不夠、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3、制定措施,實行責任制,切實整改存在的問題
根據查找出的突出問題,局黨組多次召開辦公會、中層干部會、職工會,深刻剖析問題原因,分析研究整改措施,并虛心聽取評議組和服務對象的意見,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次反復討論修改,制定整改方案,采取逐條逐項的對應措施、分解責任制、提出整改期限,切實加以整改,使我們行評工作在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運行。
4、注重五個結合,確保行評成效
我們一直重視政風行風建設,并將行風建設貫穿于整個三農工作的全過程,堅持以行風建設促進三農工作,著力塑造“農業主人”的新形象。這次行評中,我們將行評工作與推廣農業“五新”技術服務三農工作結合起來;與轉變職能,提升服務質量結合起來;與改進作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與維護民利,落實利民惠民政策結合起來;與依法行政,打假護農保豐收結合起來,與講文明、樹新風,創建文明單位結合起來,推進三農工作有序、健康發展,確保行評工作富有成效。
二、取得成效
這次行風評議,我們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緊緊抓住提升服務質量,嚴肅工作紀律,方便群眾辦事這條主線,通過建立>規章制度,規范工作行為,轉變工作作風等一系列措施,人民群眾對農業系統工作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通過政風民主測評,社會各界對農業系統開展的行風評議工作滿意或基本滿意達100%,對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滿意或基本滿意達98%,對班子建設的滿意度達100%,對行政審批項目、辦事程序及辦理情況的滿意度達99%,全系統評議工作取得可喜成績。通過開展民主評測政風行風工作,我縣農業取得了十個方面的實效:
1、扎實推進畜牧業標準化建設
全縣生豬存欄45.99萬頭,牛存欄1.38萬頭,羊存欄3080頭,家禽存欄458.78萬羽,肉蛋奶總產量6.5萬噸。嚴格審查畜禽飼養及經營企業動物防疫設施,不符合條件規定的,責令限期整改,共出動監督執法人員338人次,監督檢查生豬標準化養殖場86場次,抽檢生豬尿樣268份,沒有發現違法使用瘦肉精現象,有效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2、大力開展生豬養殖污染專項整治
領導高度重視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工作,根據市、縣部署,精心組織落實各項整治措施,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3份文件,召開5次全縣大會,各鎮(區)書記、鎮長(主任)一把手親自抓,領導班子和干部全員投入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工作,“5+2、白+黑”進村入戶進行宣傳動員、丈量驗收,大力推進禁養區內的拆除關閉工作。通過制定方案,實行縣直單位掛鉤整治重點村機制,由縣直100個單位掛鉤105個整治重點村,掛鉤村縣直掛鉤單位至少派一名領導、兩名干部常駐村協助開展整治工作,為掛鉤村提供人力物力上的幫助。同時,對于不同區域實行不同的拆除關閉政策、預撥整治資金制度以及加大宣傳力度等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工作。
截止10月31日,禁養區內拆除關閉情況:**年新增禁養區拆除關閉養豬場(戶)5997戶、清理40.84萬頭、104.48萬㎡;‚禁養區外整治情況:全縣禁養區外養殖場(存欄250頭以上)治理到位的養殖場有59個,存欄豬3.4萬頭,豬舍面積8.5萬㎡;ƒ無害化處理情況:全縣有無害化處理池282口,其中公用無害化處理池128口,配備128名公用無害化處理池管理人員,每口無害化處理池每年撥付6000元的管理經費。新建一個集中無害化處理場投入使用,在建無害化處理場1個,現有無害化處
理機12臺,病死畜禽無害化日處理達18噸以上。制作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宣傳牌200多塊,向社會公布分管畜牧獸醫的副局長的舉報電話,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舉報。撥付無害化處理和管理員工資等無害化處理專項資金41萬元到各鎮(區)用于無害化處理工作。今年以來,全縣無害化處理池共處理病死豬5.23萬頭、1833噸,處理機共處理病死豬2.54萬頭、1303噸,合計處理病死豬7.77萬頭、3136噸。
3、著力創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
我們以農業部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福建現代農業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項目為依托,在全縣先后建立“茶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香蕉標準生產示范基地”、“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麻竹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生豬標準化示范場”等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從而帶動了全縣5萬畝茶葉、12萬畝香蕉、16萬畝麻竹、1.8億袋食用菌、50萬頭生豬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全面發展。通過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了企業(基地、養殖場)和廣大農民學標準、用標準的能力,使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得到穩步發展,農產品的總體質量水平有較大提高。
4、廣泛普及現代農業應用技術
加強對村級農民技術員進行培訓,以“一村一品”為目標,分期分批按種養不同、季節不同,每期7天,12班次集中輪訓,受訓達2880人次,打造一批“草根專家”。以新型職業農民“高起專”素質提升工程為契機,培養一批果樹、茶葉、蔬菜、食用菌、生豬(水產)養殖等具備大專學歷的農民129人。抓好水產養殖培訓“三步曲”,即:基層水產科技指導員培訓、村級漁業技術員、養殖大戶培訓,受訓人次達142。開展“12316”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巡回講座,并根據所在鄉村需要,邀請經作、植保專家傳授各種經濟作物的豐產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共舉辦巡回講座24場,培訓農民1200人次,發放施肥建議卡1200份,發放測土配方技術資料400份。全年開展各類培訓38場,受訓人次達1630人次,為我縣發展高效農業,提供技術保障
5、全面落實農業“五新”工程
(1)推廣水稻“五新”。開展水稻高產創建活動,共建立萬畝示范區2個共20400畝;千畝高產示范片2個共2050畝;百畝高產示范方3個共520畝;全縣示范推廣優質稻“浙優1號”、“中浙優8號”、“宜優673”、“甬優9號”等新品種12萬畝。
(2)推廣茶葉“五新”。建立茶樹良種推廣示范點,在福星茶業基地創建一個茶樹品種園,引種茶樹良種50個。推廣巴西野牡丹,改善生態環境,美化茶園,在南壺香茶園、紫云山茶園和田螺坑茶園套種紫花行道樹巴西野牡丹1000株。建立茶葉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茶葉蟲害物理防治方法,在南坑鎮葛竹村,共推廣茶小綠葉蟬誘芯黃色粘蟲板7000張。
(3)推廣蔬菜“五新”。在山城鎮、龍山鎮建立高效蔬菜新品種示范片3萬畝,示范推廣蔬菜大棚設施農業。引進、示范豇豆新品種“綠明珠”、“金尊王朝”、玉豆新品種“泰國39號”、黃瓜新品種“中研37”、“中研二十一”、“中研100”、“金胚98”、“金胚99”等蔬菜新品種60個。
(4)推廣水果“五新”。推廣果園昆蟲物理誘粘技術2萬畝,開展香蕉枯萎病的預警監測、防控試驗和抗病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建立桔柑黃龍病綜合防治示范片3個,重點在南坑鎮村中村、南坑鎮申野農場、龍山鎮竹溪村,面積各占100畝,帶動周邊農戶開展桔柑黃龍病綜合防治5600畝。
(5)推廣漁業“五新”。引進推廣4個水產新品種,共3250畝,推廣甲魚生態養殖新模式800畝,淡水石斑魚健康養殖新模式600畝,推廣羅非魚膨化飼料5000畝以上;引進大功率曝氧機、震動增氧機等,提高養殖效益。
6、努力提升農業便民窗口服務
加強值班坐診,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按照“農戶至上、竭誠服務、快速高效”服務宗旨,積極開展三農服務工作。通過電話咨詢、下鄉指導、培訓示范、廣播電視(致富路欄目)、發放12316簡報等形式,及時有效地為農民提供科技、市場、政策等信息服務。先后到山城鎮象溪村、三卞村,南坑鎮南高村、龍山鎮寶斗村等解決多起農民反映作物病害疑難問題及藥害事件,共組織人員赴現場處理問題27次,及時解決問題,化解基層矛盾。今年來,共受理咨詢電話1328人次,組織科技下鄉55場,現場技術指導4000多人次,分發各種技術材料13000多份;上傳“五有”平臺信息1400多條;調解農藥藥害等涉農投訴86起,為農民理賠13.6萬元,在縣有線電視臺播放《致富路》欄目48期。
7、切實加強村級財務、惠農資金監督
一是規范村財網絡監管。抓好農村財務電腦網絡監管的規范化管理,建立監控與管理制度,通過建立實時監控制度、定期報告制度、督查落實制度,以及網上監管和到現場督查等形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建議,督促基層抓好整改。二是實施村財收支監控。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對全縣村級及村民小組的收支情況進行監控。設立監測網點,選定183個農戶做為農民負擔監測點,分發統一印制“**縣農民負擔監測網點登記簿”,每月向縣減負辦報告各監測點的有關情況。三是督查惠農資金落實。對強農惠農資金落實情況督查,進一步確保**年我縣農資綜合補貼782.17萬元、**年農作物良種補貼174.627萬元等惠農資金將在11月底全部通過農村信用聯社“一折通”或農行“惠農卡”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
8、繼續強化農資經營市場監管
開展放心農資下鄉暨現場咨詢活動4場次,展銷12個新農藥品種,10個新肥品種,向種植專業大戶贈送有機肥、配方肥10噸,新農藥2噸,總價值10.5萬元。今年來,共檢查了管轄的12個鎮(區),出動執法人員465,檢查獸藥經營門市60家,農資經營門市部(店)106家,共抽查種子、肥料、農藥、獸藥標簽123多個樣品,抽查并送檢農藥5個、肥料3個、獸藥8個。受理舉報、投訴案8件,理賠金額3.8萬元;查處案件8起,共處罰款6.5萬元。編發宣傳材料3500余份,媒體宣傳報道36篇。
9、全面加強畜禽產品安全監管
一是強化“瘦肉精”監管工作,不定期對養殖業主進行培訓,并加大規模養殖場生豬尿液抽檢的覆蓋面。今年來,出動執法人員578人次,檢查養殖企業194家,對規模養殖場的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抽檢達679批次,檢測結果全部合格。二是強化獸藥、飼料的監管。督促獸藥和飼料經營企業建立健全《進貨臺賬》和《銷售臺賬》等各種臺賬制度,以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今年來,對全縣獸藥和飼料經營、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清理,共出動執法車輛74車(次),執法人員346人(次),檢查獸藥、飼料經營和生產企業135家(次),送檢飼料19次。
10、農業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政風行風建設,關鍵是人的素質建設。局領導班子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干部職工的素質培養和能力提高,教育全體干部職工樹立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危機意識。堅持每周一次的全體干部職工政治學習不動搖,學習內容豐富,包括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一心一意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做群眾的知心人——記全國優秀法官黃志麗、余海和先進事跡的報告等;學習形式多樣,有傳達會議精神、宣讀文件文章、匯報布置工作,有技術講座、知識競賽等,豐富干部職工業余生活,激發干部工作熱情,達到及時總結提高、寓教于樂的效果。制定了文明接待、首問責任、衛生管理、電腦使用等項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以制度約束行為,用制度預防腐敗。特別是對機關整體形象、環境衛生的外在形象,辦公接待、服務要求的工作形象等進行了詳細規范要求,比如接聽電話要“鈴響三聲,必有應聲”、“先說您好,后報部門,再問事情”,接待來訪要做到“來人主動打招呼,熱心耐心問事情,清楚講解不馬虎”。通過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全體干部職工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自覺意識,自學意識,自律意識進一步提高;事業心、責任心和進取心進一步增強。一支講文明、業務精,守紀律、作風硬的農業戰線技術推廣隊伍日益凸顯在全縣人民面前,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