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核查自查報告(精選8篇)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1
機構編制情況自查報告根據(發號)精神,我中心高度重視,及時進行研究部署,按照理順職責關系、明確和強化責任、完善行政運行機制、加強和規范機構編制管理的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的要求,全面對我中心機構編制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自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機構沿革情況我中心原名,成立于xx年。xx年xx月xx日,機構編制委員會(X編發號)同意我中心更名為,掛和牌子。內設、五個科室。
2、編制及實有人員情況根據機構編制委員會(編發號),核定我中心編制xx名。現實有xx人,其中:管理人員xx人,專業技術人員xx人,工勤人員X人。占編不在崗人員xx人。編外聘用xx人。
3、領導職數及實際配備情況目前,核定處級領導職數X正X副;科級領導職數X正X副。現實配處級領導職數X正X副;科級領導職數X正X副。
二、職責履行情況
我中心主要職責:通過自查,在履行上述工作職責過程中,職責落實到位,規范履行工作職責。一是嚴格執行政策法規,堅持依法辦事;二是加強加強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國土資源廳及中心相關制度;三是堅持積極為基層服務、排憂解難、辦實事;四是圍繞中心工作,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五是全面貫徹執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各項決定。三、機構編制管理情況
(一)機構設置規范。我中心已按規定程序呈報機構設立,不存在越級上報請示的現象;不存在或發生過擅自設立、撤銷、合并機構及其所屬機構,不存在擅自變更機關及其所屬機構名稱、附加名稱、規格、隸屬關系等情況。
(二)人員編制管理規范。按規定程序呈報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增減或調整等事宜;部門在計劃安排調整或招錄人員時已報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核編制空編情況;按規定使用《機構編制管理手冊》等規范性表冊辦理日常機構編制業務;不存在擅自改變人員編制使用范圍,混用、擠占、挪用其它類別的編制;未發生過擅自超過核定的人員編制配備工作人員和擅自超規格、超職數配備內設機構領導干部等情況;將領導職數、人員編制納入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范圍。
(三)機構編制其他方面管理規范。明確領導分管機構編制工作,設有專人負責機構編制的具體工作,相關人員能熟悉機構編制政策、法律、法規規定及其相關具體工作;在擬定規章制度時,就機構編制事項作出具體規定,制定規范性和起草領導同志講話時,如有涉及機構編制的事項時事先征求機構編制部門的意見;不存在變相成立內設機構或提高機構規格;不存在未經機構編制部門同意擅自下發涉及機構編制文件的現象;對機構編制管理情況及統計數據不存在隱瞞、謊報、拒報的情況;按規范建立本部門機構編制管理制度和檔案臺賬。
四、存在問題
1、因我中心業務職能廣,但中心現提前離崗人員占編太多,對單位管理影響較大,造成目前許多重要崗位已無人可用,只能使用編制外招聘人員。
2、工作人員緊張,專業人員相對缺乏,事關發展的重點工作目標任務難以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
3、內設機構急待增加。目前,我中心實際承擔的職能與編委寧編發號文所賦予的職能相比有很大增加,職能涉及業務面更廣,工作量增大,急需增加內設機構來滿足中心全面履行職能的需求。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2
根據《中共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印發深入開展機構和人員編制核查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東編委發201410號)相關要求,我單位對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了核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機構情況
我單位規范名稱為:,規范簡稱:,掛牌機構x個,分別為:……。內設機構xx個,分別為……;下設機構xx個,分別為:……。下屬事業單位XX個,分別為:……。(注:內設機構存在掛牌的請在內設機構名稱后面加括號寫掛牌名稱;無某類機構直接寫:無機構)
2.核定編制及實有人員情況
根據文件,核定我單位行政/政法專項編制xx名,工勤人員控制數xx名。我單位實有人員xx人,其中使用行政(政法專項)編制xx人,使用工勤控制數xx人。(注:本段適用于行政單位) 根據文件,核定我單位事業編制x名。其中行政管理崗位xx名,專業技術崗位xx名,工勤崗位xx名。實有事業人員xx人,其中行政管理崗位xx人,專業技術崗位xx人,工勤xx人。(注:本段適用于事業單位)
根據文件,核定我單位群團事業編制xx名。(注:適用于縣殘聯、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縣科學技術協會、縣紅十字會)
臨聘人員xx人,借調到(調訓)xx人,借出XX人。
3.領導職數及實際配備情況
(注:領導職數有增加的將所有文件全部列出)文件核定我單位領導職數(職務)X名……,紀檢組長(注:按職務名稱詳細列出),x級。現實際配備(職務)X名,……(注:按職務名稱詳細列出)。
內設機構領導職數x正x副,實際配備x正x副。(注:內設機構為股級可以不寫)
非領導職數xx名,實際配備xx人,其中主任科員x人,副主任科員x人。
高配領導干部xx人,高配至xx級。
二、存在問題
經自查,我單位存在以下問題:
1.未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擅自在機構對外的掛xx牌子,合署辦公等。
2.機關單位以借調、工作需要等名義長期混用事業單位編制人員xx人。
3.編外聘用人員xx人。
4.已離崗、辭職人員未減編xx人。
5.超編、超職數人員xx人。
6.“吃空餉”問題合計 人。
7.(除上述六類問題以外的其他問題)。
三、整改措施
依據核查情況,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撤銷擅自成立的、……機構,撤銷擅自加掛的、……牌子,及合署辦公機構等,完成時限為20xx年x月x日。
2.取消借調和長期聘用人員xx人,完成時限為20xx年x月x日。
3.為已到達退休年齡人員xx人辦理減編。
4.通過自然減員、控制人員調入等手段,逐步消化超編、超職數人員。
四、對上報核查信息的承諾
我單位上報的核查信息已經單位自查、聯合審核、實地核實、公示監督,并進行了匯總。核查信息真實、準確、完整,無虛報、瞞報的情況。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3
根據你局現場核查通知的要求,現將我公司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況
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性質、地址、注冊資金、法人代表(和實際控制人);
2.核查時間段內的主營業務量和盈利情況;
3.公司主要貿易方式(一般貿易、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主要結算方式(貨到付款、90天信用證、托收等)、收付匯期限(30天、90天等)及特點。
二、現場核查業務情況
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現場核查涉及業務的完成情況。(某筆業務或多筆業務、單個合同項下、多個合同項下、某時間區間內)。
1.貨物流的已發生、未發生情況,資金流的已發生、未發生情況。
2.涉及已向外匯局報告的各類報告的情況。
3.涉及銀行貿易融資情況。
4.涉及已經外匯局等管理部門批件情況。
5.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相關情況說明中,應盡可能列明相應的金額、時間、具體的報關或收付匯單證號碼、對應的會計分錄。具體的核查格式參見附表。
第二、企業對外匯局現場核查列明問題的解釋情況。可能包括的`方面有:
1.業務(合同)執行中遇到的導致合同執行變化、停滯或終止的商業因素、不可抗力因素和法律、行政管理因素等;
2.企業報告時遇到的操作因素,如貨物流、資金流電子數據到達企業時間對完成報告的影響,具體員工執行報告時的主客觀影響或誤操作因素;
3.政策理解方面的情況;
4.其他需要解釋的因素。
第三、企業對外匯局現場核查問題的自查結論。
第四、企業自查涉及有關文件資料作為附件。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4
按照中共**市**區委辦公室、**市**區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實施意見》(委辦[20xx]31號)要求,我單位與20xx年6月26日至20xx年7月10日對本單位機構編制情況開展了自查,現將此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我校機構編制的基本情況
我校為隸屬**區的公辦中學,舉辦單位為**區教育局,根據《關于重新核定**市第九中學等五所學校機構編制的通知》
(編辦我校機構規格為正科級,屬財政經費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數為162人,學校實有人數100人;核定領導職數5人,學校實有領導職數4人;核定行政管理人數20人,學校實有行政管理人數1人;核定專業技術人員124人
學校實有專業技術人員92人;核定工勤人員13人,學校實有工勤人員5人;無內設機構;無其他行政編制人員在本單位工作情況;無編外用人及借用在職人員情況。
二、我校開展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主要做法
1、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提升對編制核查工作的重視度,細致布臵核查工作。
學校人事秘書認真參加區機構編制委員會
辦公室召開的核查工作會議,第一時間將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帶回學校。學校召開校務會議,仔細研讀文件,領會上級精神,充分認識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上級部門制定的時間節點部署各環節工作,將之納入到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
2、切實自我核查、自我糾錯,重重審核,嚴格把關。
按照區《關于做好全區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會議通知》要求,學校根據下發的表式項目內容逐一核實本校編制情況,修正我校人員實名制信息,務必做到學校實有人員的信息完備、完善、規范、屬實。同時,人事秘書填寫《**市**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情況調查表》、《**市**區事業單位機構情況表》、《**市**區事業單位機構編
制沿革情況表》、《**市**區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核查表》及《**市**區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核查表》等有關核查工作表格,先提請校領導審核后再送教育局人事科審核,重重審核,嚴格把關。
三、近年來我校在編制管理方面的做法
近年來,特別是教師崗位設臵全面鋪開后,對我校的人員編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定期對編制人員的實際變動情況及時做好更新工作。
在人員進編招聘上,我們首先根據學校實際用人情況,明確崗位缺額,然后上報有關部門,由區教育局、區人保局統一公開招聘。做到了規范化引進人才,杜絕了未經編制使用審批擅自進人的情況。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及重點
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提高學校領導對機構編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結合上級部門的機構編制管理要求和借鑒好的管理經驗,加大機構編制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促進編制管理程序化、規范。
三是正確處理編制管控與引進人才的關系,為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學校將進一步完善教師崗位設臵等諸項工作,從而提高學校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
**市**中學
20xx年7月11日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5
根據省編辦《關于開展20xx年度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考核工作的通知》(皖編辦〔20xx〕230號)、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將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考核的通知》(合政辦秘〔20xx〕45號)、《關于20xx年度目標考核與20xx年年度目標編制工作的通知》(合政辦秘〔20xx〕135號)、《關于開展20xx年度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考核的通知》(合編辦〔20xx〕157號),現將肥西縣20xx年度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機構編制管理總體情況
通過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縣鄉機構改革,我縣縣級機關共設置32個機構,其中:縣委工作機構8個;縣政府工作部門24個。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3個、直屬事業單位9個。
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4個。
群眾團體組織5個:總工會、團縣委、婦女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協會。
從20xx年起,我縣通過區域調整,鄉鎮由原來31個調整至目前14個鎮。
縣本級行政編制為635名,實有人員798人;鄉鎮行政編制708名,實有人員608人;政法專項編制739名,實有人員681人。
全縣縣屬事業單位372家,事業編制總數10672名,實有人員10378名。其中:全額撥款編制8348名,差額撥款編制1455名,自收自支編制869名;全額撥款人員7935人,差額撥款人員1017人,自收自支1426人。
二、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
(一)嚴格控制機構編制,規范人員調配
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意見》(肥發〔20xx〕4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通知》(肥編〔20xx〕13號)規定,堅持一支筆審批制度;堅持凡工作需要要求調整機構編制,必須通過內部調劑解決,堅持“撤一建一”或“只減不增”的原則,實行總量控制。少數單位確實需要增加機構編制的,一律按皖編辦〔20xx〕144號文件規定報上級編委審批。新設立的單位所需編制,原則上實行縣內調劑。
在具體工作中,嚴把機關、事業單位進人第一關。每個部門、單位進人,須經編辦核準人員編制,在編制有空余的情況下,才同意辦理公開招考或者人員調動手續。
(二)加強事業單位管理,做好年檢工作
為加強對事業單位管理,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縣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每年對全縣所有登記的事業單位進行一次年檢,杜絕抽逃、轉移開辦資金的行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為。規范事業單位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工作,實時匯總登記管理數據,建立規范的檔案庫。
截止20xx年11月底,全縣已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248家,其中新登記的21家,注銷登記的1家,需要參加年檢的168家,變更58家,實際應參加年檢的單位159家,年檢合格159家,年檢合格率達100%。
(三)落實編制實名制管理
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全部納入安徽省實名制管理統計軟件中進行管理,并在編制冊和臺帳中進行實名登記管理。
(四)機構編制動態管理
在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的情況下,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對相關部門、重點單位的機構編制進行適當的調整。今年縣編辦會同紀檢、教育部門對教育系統各學校的機構編制進行了調查摸底,根據省編辦下達我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數額,重新下達了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并為教育系統設置了2%的機動編制,為加強下一步農村義務制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建設留下一定的'余地,也為我縣教育系統解決了緊缺人才引進和專業技術人員錄用的瓶頸問題。同時,根據省編辦下達我縣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數額,對衛生系統的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進行了重新核定,保障和加強了我縣醫務人員隊伍的建設。
三、嚴格落實“三個不突破”情況
一是政府機構設置不突破,根據省市機構改革機構設置限額規定,在政府機構改革過程中,嚴格堅持“精簡、統
一、效能,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省市規定的機構設置限額,設置政府機構,設置縣政府機構24個。二是現有公務員總數不突破省、市核定的行政編制總數。三是領導職數配備不突破現有核定的數額。
四、本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增減和編制變動情況
(一)機構變動情況。20xx年,合肥市批準肥西縣人民政府設立27個工作部門,經20xx年政府機構改革整合,現為24個政府工作部門,減少3個行政部門。按照皖編辦〔20xx〕31號文件規定,全縣通過事業單位調查清理工作,對職責任務已完全消失、劃轉或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全部消失的8家事業單位(不含7家中小學),給予撤銷;對職能已大部分萎縮、任務量較小、工作職責任務交叉、在此次政府機構改革中隨原行政主管部門同步劃轉到新組建部門的6家事業單位,進行了合并;對面向市場從事生產經營或中介服務活動的16家事業單位,進行改制;保留事業單位263家(不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中小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6
按照中共XX市XX區委辦公室、XX市XX區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實施意見》(委辦[20xx]31號)要求,我單位與20xx年6月26日至20xx年7月10日對本單位機構編制情況開展了自查,現將此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我校機構編制的基本情況
我校為隸屬XX區的公辦中學,舉辦單位為XX區教育局,根據《關于重新核定XX市第九中學等五所學校機構編制的通知》(編辦[20xx]178號)文件精神,我校機構規格為正科級,屬財政經費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數為162人,學校實有人數100人;核定領導職數5人,學校實有領導職數4人;核定行政管理人數20人,學校實有行政管理人數1人;核定專業技術人員124人,學校實有專業技術人員92人;核定工勤人員13人,學校實有工勤人員5人;無內設機構;無其他行政編制人員在本單位工作情況;無編外用人及借用在職人員情況。
二、我校開展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主要做法
1、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提升對編制核查工作的重視度,細致布臵核查工作。
學校人事秘書認真參加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的核查工作會議,第一時間將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帶回學校。學校召開校務會議,仔細研讀文件,領會上級精神,充分認識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上級部門制定的時間節點部署各環節工作,將之納入到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
2、切實自我核查、自我糾錯,重重審核,嚴格把關。
按照區《關于做好全區機構編制核查工作的會議通知》要求,學校根據下發的表式項目內容逐一核實本校編制情況,修正我校人員實名制信息,務必做到學校實有人員的信息完備、完善、規范、屬實。同時,人事秘書填寫《XX市XX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情況調查表》、《XX市XX區事業單位機構情況表》、《XX市XX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沿革情況表》、《XX市XX區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核查表》及《XX市XX區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核查表》等有關核查工作表格,先提請校領導審核后再送教育局人事科審核,重重審核,嚴格把關。
三、近年來我校在編制管理方面的做法
近年來,特別是教師崗位設臵全面鋪開后,對我校的人員編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定期對編制人員的實際變動情況及時做好更新工作。在人員進編招聘上,我們首先根據學校實際用人情況,明確崗位缺額,然后上報有關部門,由區教育局、區人保局統一公開招聘。做到了規范化引進人才,杜絕了未經編制使用審批擅自進人的.情況。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及重點
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提高學校領導對機構編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結合上級部門的機構編制管理要求和借鑒好的管理經驗,加大機構編制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促進編制管理程序化、規范。
三是正確處理編制管控與引進人才的關系,為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學校將進一步完善教師崗位設臵等諸項工作,從而提高學校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7
根據天津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津編辦發〔20xx〕125號、津編辦發〔20xx〕126號文件精神,我校通過查閱文件資料、完善檔案、糾正問題、建章立制等方式,對機構編制、領導職數、實有人員(含工勤人員)和編外用人情況等進行了全面清查,形成自查報告。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機構設置情況。
天津理工大學機構設置審批文件完整,機構實際設置情況與審批文件相一致。主要文件如下:
1.《關于增設天津理工學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學校的通知》([81]教計事字157號);
2.《關于分校調整的實施意見》(津黨教[1992]108號);
3.《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天津理工學院等四所院校合并的決定》(津黨發[1996]12號);
4.《關于天津理工學院更名為天津理工大學的通知》(津黨[20xx]19號);
5.《教育部關于同意天津理工學院更名為天津理工大學的通知》(教發函[20xx]124號)。
經核查,我校實際設置的機構名稱、機構性質、機構規格、隸屬關系、主要職責、經費渠道、內設機構、批準文號等均與審批文件一致,不存在擅自提高內設機構規格、增設或變更內設機構等情況。
二、編制及實有人員情況。
我校對編制、實有人員、超(空)編情況進行了核查。根據教育部教發[20xx]2號文件精神,確定事業編制數為2556,其中管理崗位數383,專業技術崗位數20xx,工勤崗位數128。實有人員情況為:管理人員273人,專業技術人員1214人,工勤人員209人,合計為1696人。實際使用編制的類別與審批文件一致,人員調整均按規范程序辦理了編制使用核準手續,實有人數在規定的編制范圍內。由于存在著1996年四校合并后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工勤崗位實有人數超過編制數,但隨著自然減員近兩年內將調控至編制數以內。
三、領導職數及領導干部情況。
我校為正局級事業單位,廳局級正職職數為2,現有2人,廳局級副職職數為7,現有7人;縣處級正職42,現有40人,縣處級副職職數83,現有60人;鄉科級正職職數153,現有126人,鄉科級副職職數58,現有43人。不存在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情況。
四、編外用人情況。
經核查,我單位沒有編外用人情況。
編制核查自查報告 篇8
根據xx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津編辦發〔20xx〕號、津編辦發〔20xx〕號文件精神,我校通過查閱文件資料、完善檔案、糾正問題、建章立制等方式,對機構編制、領導職數、實有人員(含工勤人員)和編外用人情況等進行了全面清查,形成自查報告。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機構設置情況。
理工大學機構設置審批文件完整,機構實際設置情況與審批文件相一致。主要文件如下:
1.《關于增設理工學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學校的通知》([]教計事字號);
2.《關于分校調整的實施意見》(津黨教[19xx]號);
3.《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關于理工學院等四所院校合并的決定》(津黨發[19xx]號);
4.《關于理工學院更名為理工大學的通知》(津黨[20xx]號);
5.《教育部關于同意理工學院更名為理工大學的通知》(教發函[20xx]號)。
經核查,我校實際設置的機構名稱、機構性質、機構規格、隸屬關系、主要職責、經費渠道、內設機構、批準文號等均與審批文件一致,不存在擅自提高內設機構規格、增設或變更內設機構等情況。
二、編制及實有人員情況。
我校對編制、實有人員、超(空)編情況進行了核查。根據教育部教發[20xx]號文件精神,確定事業編制數為xx人,其中管理崗位數,專業技術崗位數,工勤崗位數。實有人員情況為:管理人員xx人,專業技術人員xx人,工勤人員xx人,合計為x人。實際使用編制的類別與審批文件一致,人員調整均按規范程序辦理了編制使用核準手續,實有人數在規定的編制范圍內。由于存在著19xx年四校合并后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工勤崗位實有人數超過編制數,但隨著自然減員近兩年內將調控至編制數以內。
三、領導職數及領導干部情況。
我校為正局級事業單位,廳局級正職職數為,現有xx人,廳局級副職職數為,現有xx人;縣處級正職,現有xx人,縣處級副職職數,現有xx人;鄉科級正職職數,現有xx人,鄉科級副職職數,現有xx人。不存在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情況。
四、編外用人情況。
經核查,我單位沒有編外用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