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報告(精選4篇)
民生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報告 篇1
一、深化鐵路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條)
我縣在深化鐵路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上,主要是做好服務工作,積極協同相關部門做好踏勘選址、基礎資料提供等方面工作。
二、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五條)
1、近年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始終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縣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并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xx年,全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初步預計下降4.02%,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
加快污染治理重點工程實施,縣污水處理廠,總投資6057萬元,規劃建設規模為日處理能力5萬噸城市污水,日處理1.5萬噸的一期工程已于20__年12月建成投入運行,二期擴建工程即將動工建設,二期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可達到3萬噸;積極謀劃縣石牌鎮污水處理工程,計劃總投資3190萬元、日處理能力1萬噸城市污水;推進、兩大水泥企業落實脫硫脫硝技改工程;縣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工程進展良好,總投資3301萬元,建成9個垃圾轉運站,配備9輛垃圾運輸車、18輛垃圾收集車,新建調度指揮中心,配備數字網絡監控系統。
2、全面關閉煙花爆竹企業,淘汰高耗能原煤鍋爐;成立縣節能監察監測中心,有效推動了全縣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
3、積極開展節能產品惠民政策,結合省市文件精神,出臺《縣20xx年度國家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節能燈)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切實做好推廣工作,確保完成推廣任務。
三、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八條)
1、一是全面推進全民健身中心建設?h全民健身中心總投資3.6億元,占地面積約400畝,總建筑面積約50108平方米,其中作為一期工程的體育館總投資1.7億元。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地下及地面混凝土澆筑已基本完成,整體框架已形成,正在進行看臺及館內設施建設,預計10月底基本完工。二是推動旅游發展方面,省獨旅游景區去年底成功獲得國家“3A”景區稱號,今年已經開始申報國家“4A”景區,有關申報材料已準備,預計年底可以通過國家、省旅游部門審核認證。該景區今年已經開始新的景點——開發。目前洞內抽水、地質勘探、外圍施工已開始。三是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和展演展示工作。去年底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顒訛槠谌欤姓寡、展示我縣2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有省級、市級“非遺”保護項目4個,如孔雀東南飛傳說、石牌戲劇盔帽、頂雪貢糕、牛燈戲等。
2、一是繼續實施縣與大學合作建立研究生培訓基地建設,每年引進10個該校國際貿易、產業經濟、區域規劃方面的研究生,開展校、縣合作培養模式,鼓勵實習研究生開展關系我縣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方面的課題研究,該校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很好的建議和參考。二是成功引進交通銀行在我縣設立支行。20xx年1月17日,交通銀行支行開業,為我縣的金融市場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將為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3、大力推進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出臺了《中共縣委、縣政府關于推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實施意見》、《縣服務業發展考核辦法》(分部門服務業考核辦法和鄉鎮服務業考核辦法),對全縣的服務業進行了全面調查和摸底。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市服務業發展獎勵資金。
四、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九條)
1、一是積極學習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xx年本)》、省《地方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xx年本)》和國家發改委《關于發布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到進一步縮減投資核準范圍,更好的服務有關企業。二是建立完善縱橫聯動協同管理機制、加快建設和用好全國聯網的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信息系統,確保在20xx年6月13日前做好統計匯總登記工作。
2、摸排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建設運營的基礎設施等領域示范項目,對于已開工建設和基本明確投資者的項目,應加快建設營運進程,或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盡快形成示范效應;對于尚未確定投資者的項目,應創造條件,進一步落實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及營運,具備條件的要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并按照有關規定程序辦理。有關項目業主要強化市場主體責任意識,依法經營,努力把項目建成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營運的樣板工程。對于這80個項目之外的符合規劃布局要求、有利于轉型升級的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也要加快推進向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開放。
3、為改進和規范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行為,縣發改委成立行政許可科,按照縣政府統一部署,行政許可科窗口整體遷入新政務服務中心辦公,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群眾意識,加強學習,完善服務平臺,進一步提高行政辦事效率,真正踐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
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十六條,第三小點)
出臺多項淘汰落后產能的獎勵措施,強化非煤礦山生產能力管理,出臺《縣非煤礦山整頓關閉工作方案》,對照方案,符合關閉條件條件的礦山22家,列入20xx-20xx年整治關閉計劃的15家,20xx年關閉非煤礦山7家。啟動粘土類輪窯企業全面關閉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20xx年關閉粘土輪窯企業22家。
民生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報告 篇2
一、政策落實情況
。ㄒ唬栏癜凑找幎òl放了義務教育階段住宿學生助學金資金:學校在整個助學金發放中,沒有以充值食堂飯卡、發放實物、他人代領的行為,或以其他形式的抵頂、扣減等現象。完全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的。
資金發使用上,考慮到貧困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學生能順利入學,本校在學生入學時就在應繳學費中減除國家免學費部分,該款項下撥后直接進入學校賬戶,并與學生、班主任簽名,學校食堂管理員結算,專賬管理。
。ǘ、廣泛宣傳,及時跟蹤,做好了資助回訪。
1、宣傳形式多樣。一是舉辦資助政策培訓活動。學校對班主任、教師進行政策培訓,讓每位老師了解資助政策,從而更好對學生進行宣傳;三是召開主題班會、辦班級板報、組織資助征文活動等。
2、監督與自查并重。邀請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對學校的資助工作進行監督,及時電話回訪受助學生家長,了解資助資金是否真正落實到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
(三)、制度完善、資料檔案完整,做到了有據可查。
1、在制度的框架下開展工作。為了真正做好學生資助政策,使資助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學校制定了關于資助工作的相關制度,為資助工作的落實以及檢查提供了依據。
2、按資助規程操作。本校按照號文件要求,嚴格執行了推薦、認定(領導小組)、公示程序,即:學;虬嘀魅瓮扑]、領導小組審核、學校公示、上報教育局。發放資金時,必須由家長領取。
3、注重資料收集整理。本校按規定建立了完備的學生資助身份認定、受助檔案等資料,進行裝訂存放并由專人保管;同時,堅持對學生資助信息進行動態管理,做到學生個人信息準確、全面。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雖然學校在政策落實上嚴格按規定執行,確保了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實,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與廣大家長的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1、因資助名額有限,還有一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困難學生未享受資助政策。
2、雖然享受了國家的資助政策,但部分特困家庭還是不能讓其孩子完成學業現象。
三、采取的措施
1、進一步監督好學生國助等資助申報程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不虛報、漏報;
2、進一步完善管理好學生資助檔案,清楚明了,做到有據可查;
3、積極幫助特困學生,通過政府相關機構、社會人士爭取慈善救助款。
4、積極宣傳,正確引導,使受資助學生真正體會到資助政策的目的和作用,使他們能在資助政策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民生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報告 篇3
關于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的自查報告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完成市定就業再就業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全縣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經過共同努力,扎實工作,我縣的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按照晉人社明電[20xx]15號文件精神,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就業促進法》實施一年多來,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積極貫徹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本著“幫企業、促就業”的原則,大力推進職業培訓、組織進行創業培訓、支持幫助困難群體等成效明顯,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1,按照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有關文件:關于實行《再就業優惠證》制度的通知(保勞就字[20xx]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完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通知(保編辦[20xx]11號),關于王琦、韓瑞東等同志任職的通知(保勞社局發[20xx]9號)等。文件的出臺,對加快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新增城鎮就業855人,享受社會補貼人數為779人,使用就業資金80.5萬元;享受崗位補貼人數為627人,使用就業資金171.19萬元。組織創業培訓420人,成功創業71人,提供就業崗位431個,實現自謀職業233人。
3,就業資金籌集、支出及結余情況。20xx年籌集合計467.37萬元,由上級財政轉移支付462萬元和利息收入5.37萬元構成。20xx年1至9月份資金籌集324.72萬元,上級財政轉移支付323萬元和利息收入1.72萬元兩部分組成。20xx年資金支出合計314.97萬元,包括職業培訓補貼支出
1.4萬元,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支出272.57萬元,崗位補貼支出41萬元,滾存結余953.45萬元。20xx年1至9月份,本年度資金支出251.69萬元,包括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支出80.05萬元,崗位補貼支出171.19萬元,滾存結余1026.48萬元。
4,鄉鎮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情況及工作開展情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意見》和《關于明確全省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工作職責的通知》(晉勞社廳[20xx]108號)等文件要求,我們于去年10月份,在全縣14個鄉鎮(街道)都建立了勞動保障所,配備了36名工作人員,并統一制作了印章,落實了機構、編制、場所、人員、經費、工作六到位。今年6月份,全體鄉鎮勞動保障所人員參加了全市組織的任職、發證培訓,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目前各鄉鎮勞動保障
所工作正常,運轉良好,為我縣全面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著力加強職業培訓。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職業培訓382人,職業介紹43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內。勞動法律法規崗前培訓16002人次,再就業培訓382人,實現再就業855人。農村勞動技能培訓完成530人,技能鑒定完成201人。
6,做好小額貸款啟動工作。根據中央、省市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的要求,我們成立了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協調小組,做到了組織健全,辦事機構人員落實。截止今年上半年,全縣直接扶持了73人自主創業,并帶動了430人實現就業。
7,做好困難就業群體救助工作。僅去年一年,我們開發了就業崗位信息3000余個,安臵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83人,其中“4050”困難就業人員250人,并為他們免費提供職業介紹、登記、指導服務。幾年來,我們共幫助510名各類就業困難對象實現了就業,實現了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對從事個體經營和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229戶企業減免收費350多萬元。今年又開發公益性崗位90個,用于安臵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轉變擇業觀念是促進就業是實現再就業的前提。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一些人的觀念落后,眼高手低,存在著等、要、靠的依賴思想。應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扶持政策送到就業困難群體的手中。
2,小額擔保貸款工作進展緩慢,成效不大。絕大多數下崗失業人員存在著“擔保難、還款難”的問題,亟需解決。
總之,在貫徹中央、省市的就業再就業政策中,我縣高度重視,各部門協作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于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專題研究,制定科學方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千方百計開發新崗位,專心致志抓就業,扎實工作,勤奮努力,確保我縣就業再就業全年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民生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報告 篇4
按照縣紀委下發的《中共縣紀委關于開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專項督查的通知》(永紀發〔〕24號)的要求,我鄉在認真學習、領會、掌握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對照10個方面的督察內容,認真開展自檢自查,現報告如下:
一、強化認識,加強領導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為民辦實事為重點,從財力、物力、人力上向改善和保障民生問題傾斜,并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做好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把民生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多次召開有關單位負責人及村“兩委”班子成員會議,傳達貫徹落實各級對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會議、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各部門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實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接受群眾監督,按照程序,規范操作。成立了鄉長任組長的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各村、各部門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公開力度,及時公布有關信息。
二、明確目標、狠抓落實。
,我鄉爭取并加大對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建設“和諧富!睘槟繕,切實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將中央、省、市、縣關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一落實到位。
。ㄒ唬┭a助類項目
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統領,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縣出臺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類惠農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各項支農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強化監督,各項補貼資金實行?顚艄芾恚淳唧w要求發放到農戶,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村低保、高齡老人補助、退耕還林資金等資金落實了專戶管理,建立了補貼檔案,全面實行了“一折通”發放。按規定的時間、對象、標準、范圍、方式發放各項支農強農惠農資金,按照規定程序撥付、按照規定用途使用。截止12月1日,全鄉發放了以下改善和保障民生資金:
1、農民補貼。發放農民補貼資金1107661.05元,其中綜合直補資金632240.00元、機耕機耙燃油補助資金74265.30元、良種補貼資金(水稻、玉米、小麥)166669.65元、糧食直接補貼資金97830.10元、退耕還林525.60畝兌付補貼資金136656.00元。發放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8.176萬元。經過積極爭取有32戶農戶順利購買了滿意的農機具,共享受到農業購機補貼25600元。
2、農村低保。我鄉嚴格執行農村居民低保政策,截止12月1日,我鄉到賬1—12月低保資金為816020元,
發放人數1012人,實際發放資金816020元,全部實行了“一卡式”發放。
3、城市低保。截止到12月1日,我鄉到賬1-12月資金為90647元,發放98戶108人,實際發放資金90647元,全部實行“一卡式”發放。
4、優撫對象。我鄉嚴格執行“優撫”政策,建立優撫對象數據庫。截止目前我鄉到賬資金為216134元,已發放人數257人,優撫資金共發放206504元(其中五保戶167人,發放1—6月五保戶供養資金168780元)。
5、大病醫療救助。為確保我鄉居民大病得到及時治療,緩解他們的生活困難問題,我鄉嚴格按照醫療救助審批程序,對符合救助的對象,經個人申請、審核,1—12月共救助49人,發放救助資金71000元。
6、受災臨時性救濟。1—12月發放慈善捐款36180元,發放愛心水窖建設資金16000元,發放抗旱特別捐款24500元,發放抗旱救災糧6.75噸。
7、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情況。認真按照縣計生局要求,統計及發放從1991年4月至12月拖欠的獨生子女保健費共174戶95460元;完成了云南省雙女絕育夫婦家庭享受新農合個人繳費資助660人,19800元;兌現了云南省獨生子女家庭享受新農合個人繳費資助473人9460元;并統計完成了的享受人數上報工作共計:484人、14520元;發放了獎勵扶助新增人員4人儲蓄儲存:金額2880元和申批獲一次性獎勵的農村獨生子女家庭8戶6000元;發放農村獨生子女年獎學金:小學45人,每人每年160元;中學41人,每人每年260元;高中和大中專一次獎學金4人,共計7000元。
8、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我鄉參合人數14162人,參合率97.7%,1至12月全鄉新農合減免醫療費用1042272元,大大降低了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有效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ǘ┙ㄔO類項目
一年來,鄉人民政府爭取實施了一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項目,并通過加強工程項目規劃、立項,工程項目審批和建設中的公開工作,努力做到投資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使用的公開透明。
1、全鄉勞動就業落實情況。,全鄉外出務工人員達到2500人,實現勞務收入800萬元,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同時,我鄉狠抓“職業技能”培訓,全年共舉辦新型農民培訓班13期1700人次。
2、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鄉黨委、政府一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整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強協調,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立足實際,全力以赴促進教育事業,今年我鄉共爭取資金1078萬元,對一貫制學校、柯樂小學、光明小學的校舍進行排危改造,在新民小學征地1.7畝,投資22萬元修筑籃球場一塊,圍墻160多米,大門一道。目前以上項目即將竣工啟用,這些工程的完成將極大地改善我鄉校舍破舊的面貌,大大降低了校舍危房率,有力地推進全鄉集中辦學進程。
3、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項目爭取及實施情況。一年來,鄉黨委政府把爭取民生工程項目、對外爭取資金作為振興全鄉經濟、完善全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到市、縣有關部門跑信息,多次請市、縣領導相關單位的領導到我鄉調研工作,爭取項目、爭取資金,鼓勵各村、各站所跑項目、跑資金。一年來,爭取實施了以下民生工程項目:
。1)向宣明會爭取實施了樓海、柯樂村委會玉米高產科技示范種植481畝,投資3.6萬元;
。2)向宣明會爭取實施了海聯村委會厥菜坪灌溉引水項目,投資3.4萬元;
。3)實施了水井五組、水井魚勺羅、光明姜家村三個市級整村推進項目,投資45萬元;
。4)實施了43戶扶貧安居工程,每戶補助10000元,共43萬元;
。5)爭取實施了一貫制學校道路建設,投資7萬元;
(6)爭取實施了光明村委會五郎坪村、新生村委會春東村、新民大營一村三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共投資122萬元,爭取財政獎補資金63萬元;
(7)爭取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工程20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0戶,共投資31萬元;
(8)爭取實施了柯樂村委會五組、六組人馬驛道建設工程,投資5萬元;
。9)爭取實施了村委會大地村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項目,投資24萬元;
。10)爭取實施了新民村委會大營一村新農村省級重點村建設項目,投資22萬元;
(11)爭取實施了新民村委會黑樂村小組通村道路建設項目,投資28.4萬元;
(12)爭取實施了新生村委會下西、上西、春西、東富和柯樂小學人飲安全項目,投資28萬元;
。13)爭取實施了柯樂、樓海村委會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項目;
(14)順利完成了總投資531萬元的至海聯、至樓海通達公路建設,極大地改善了樓海、海聯兩個村委會出行條件;
(15)全力配合好總投資1700余萬元的康家河、大研兩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有效增強全鄉的防訊抗旱能力,有力保證全鄉的農業生產用水安全。目前,這些項目大部分已順利完工,部分工程的掃尾工作也將在年內完成,這些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全鄉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為進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繼完成960套“村村通”設備發放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在光明、新民、村委會發放了第二批“村村通”設備364套。進一步改善和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民生問題,已不再是簡單的衣、食、住、行問題,而是教育、文化、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問題,涉及到群眾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龐大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就我鄉而言,雖然一直爭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支柱產業支持,農民增收緩慢。我鄉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所得,全鄉還沒有有規模的支柱產業支持。為此,我們要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土地流轉為抓手,以“一片葉(烤煙)、一朵花(朝鮮薊)、兩棵樹(核桃、青花椒)”的產業發展思路,培育一批支柱產業,帶動農民增產增收。同時加大勞務型輸出,大力發展服務業,實現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2、缺乏資金投入,基礎設施薄弱。近年來,雖然實施人飲安全、農村通達公路建設等一大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項目,但全鄉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還有部分村的群眾喝不上清潔衛生自來水;部分村村民小組沒有通電;通村道路基礎仍然很差,處于晴通雨阻的狀況,很多村民小組還沒有通路,嚴重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3、缺乏文化娛樂場所,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貧乏,F在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漸多起來,文娛體育活動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但現狀是,農村的文體活動相當缺乏,可農民的文化設施幾乎空白,我鄉的村級陣地建設雖然得到了加強,但村級沒有宣傳文化知識的平臺,更沒有娛樂健身的場所。因此,我們必須要在農村廣泛開展文娛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真正使農村的文化事業繁榮起來。
4、缺乏科技扶持,農民整體素質不高。從全鄉來看,農民文化素質還較低。農民的生產生活還是比較落后,依賴于傳統的生產模式在農村還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我們必須花大力氣加大農民的培訓力度,給予更多的科技扶持,培育農民科學的發展理念和思路,從而切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5、缺乏長效機制,短期內解決民生問題困難重重。目前,鄉黨委政府的一切工作都以“民生”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但仍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解決民生問題的關鍵是感情投入和資金投入。只有感情投入,真正做到了“情為民所系”,才能做到“利為民所謀”,才可能實現“權為民所用”。只有資金投入,使改善民生問題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使各項“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得以順利實施,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因此,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動員社會各界時時刻刻都心系“民生”,關注“民生”,促使民生問題扎實有序推進。
6、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不夠健全。制度是工作得以落到實處的保障,由于制度不健全,導致很多民生工程實施中沒有做到及時公開,信息更新速度較慢,特別是賬目不全、不清楚,無法完全體現出公開、公平、公正,沒有得到群眾的監督。因此,必須加大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的建立健全,把我們的工作置于陽光下運行,接受群眾監督。
四、下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打算。
1、進一步加強對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領導,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各種資料,做好資料歸檔工作。
2、進一步做好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及城鄉低保戶的核查工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實行動態管理。
3、進一步加強對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的管理;加強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做好服務群眾工作。
4、加大對工程類項目監督檢查,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我鄉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但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愿望,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嚴格執行各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好事辦實辦好,營造安全、穩定、和諧、健康的社會發展環境,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