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言文字達標迎檢工作自查自評情況匯報
3.每學期在班級黑板報上開辟專門的“語言文字角”。利用黑板報陣地,引導學生加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歷史和發展過程進行探討和交流,開展書法展示、古詩品讀等活動來表現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蘊豐富與結構完美,激發了學生對祖國文字的自豪感。
4.融合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學校走廊、樓梯口等處張貼語言文字宣傳標牌;教室里的班規、評比欄、板報等用字規范,班級文化建設也體現了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良好氛圍。
四、搭建平臺,豐富活動,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
學校將語言文字工作落實在教育教學常規工作之中,通過在師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范化語言文字工作水平。
1、教職工中廣泛開展“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活動
普通話是校園語言,也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寫規范字是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
一是通過教職工大會、集中培訓等形式,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教師用語用字規范化意識。校領導班子身體力行,帶頭使用普通話,接受教師學生監督。向全體教師發出“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倡議,營造校園用語用字規范化氛圍。
二是在常規教學工作中,通過對學生作業隨機抽查、教案定期檢查、開放周開放課堂教學等制度,提高教師規范用語用字的自覺意識。
三是組織教師開展各類朗誦、讀書演講、經驗交流等活動。如“教師普通話朗誦演講比賽”、“教育敘事報告會”、“教師三字一話基本功比武”“優秀讀書筆記評比”等已經成為學校常規性工作。 四是組織教師開展普通話培訓和測試以及三筆字培訓活動。近幾年我校不定期組織全體老師分批開展普通話集中培訓,重點圍繞地區方言與普通話發音的差別,開展正音輔導培訓。目前,在全校75名教職工中,普通話達到一級乙等的有2人,二級甲等有30人,教師普通話達標率為100%。在市教研室舉辦的教師“美文誦讀”比賽中,徐芳梅、李莉老師喜獲一等獎,市語委舉辦的“中華誦”比賽中,彭風華老師榮獲三等獎。
五是積極開展語言文字課題研究工作。學校教科室積極組織教師開展關于語言文字規范化方面的課題研究,從而努力使學校的語言文字工作向更加有序的方向發展。目前,“激發學生誦讀國學興趣策略研究”科研課題正圍繞該內容有計劃地實施開展。
六是學校開設寫字課,從漢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等方面對老師、學生同時進行培訓。強調老師寫規范字,讓學生在達成“規范、端正、整潔”書寫的基礎上實現學生藝術個性的形成與張揚;在注重漢字書寫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同時,讓學生初步具備書寫、欣賞書法的能力,培養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繼承、弘揚祖國文化的責任感。有效地提高了師生寫規范字的意識。一大批學生的書法作品在全國、省、市比賽中獲獎。
2、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活動
一是開展專題活動。學校近幾年在學生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活動。如,在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中,組織學生開展了課文朗讀及古詩詞吟誦比賽、各班講故事比賽、主題讀書演講比賽、寫規范字比賽、校園廣播臺播音員選拔賽等等。這些活動地開展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水平。學校還成立了國學誦讀班、快樂讀寫俱樂部、寫字興趣班等,讓一部分在這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得到充分地發展。學校各班級之間每學期還開展了用字規范化糾查工作,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年全國“推普宣傳周”活動,學校精心規劃、科學組織,開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千人簽名活動、學習手冊、開展了以“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為主題的手抄報、黑板報比賽活動;組織學校小小推普員上街推廣普通話,向廣大市民宣傳語言文字法;結合語文教學開展課文朗讀及學生普通話大賽;學生硬筆字比賽;組織學生開展了“啄木鳥”專項行動,立足校園,班級組織改錯別字比賽等活動,深入社會對門牌廣告、宣傳標語進行用字規范性地查找。這些活動的開展,強化了學生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