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言文字達標迎檢工作自查自評情況匯報
二是開展“共同的語言,和諧的家庭”讓普通話走進家庭的倡議活動。以學校為中心,輻射到家庭、社會,通過教師之手,牽動學生的小手,通過學生的小手,拉動家長的大手,學生在家里發揮了小老師的作用,使普通話由校園語言邁向社會語言,在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中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 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實踐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語言文字工作的內涵,提高了學生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增強了學生推廣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使命感,體現了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實效性。
五、語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當然,我們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一些教師、學生在教學、集體活動、會議中能夠使用普通話,但非教學時間還沒有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我校學生中外地學生、農村學生比例較多,他們由于方言太重,普通話不標準。針對這種情況,我校會在日后加強相關宣傳,讓師生加強使用普通話的意識,力爭以后實現完全用普通話進行交流。
2.我們的一些老師和學生偶爾也會出現用字不規范的情況,使用繁體字,不規范的簡化字等等,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也會加強宣傳使用規范字的力度,進行一些相關的“啄木鳥”活動,樹立使用規范字的意識,培養使用規范字的習慣。
3.在宣傳、管理上還存在著時緊時松的現象。由于學校工作條線較多,因此當其他任務壓上來時,語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就會相應削弱。這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加以克服,要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抓出實效。語言文字是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學校是專門進行教育的機構,是傳播文明的重要場所,理所應當成為運用語言文字最規范的地方,成為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基本陣地,所以,我們學生和老師責無旁貸,要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我校一直以來堅持以搞好校園的語言文化建設為抓手,堅持以培養學生“說普通話 寫規范字”為目標,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積極開拓新的工作思路,組織新穎多樣的師生活動,創建新的學習工作平臺,使這項工作深入持續開展。
六、 思考
隨著語言文字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是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語言文字工作,既是我們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載體。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養成良好習慣,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而努力。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提高師生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表達水平,為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素質、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整體辦學水平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