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領域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開展情況自查報告
在推行14項行政處罰權管理中,我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按照“四控、四化”工作服務模式中,通過網格管理xx城市的“信息互動、快速對接、快捷處置、落實有力”的16字工作方針,不斷創新行政處罰權管理機制,有力地行使行政處罰權的相關職能,通過行使行政處罰權來提升xx城市品味,來實現由“被動”向“主動”、由“單一”向“協同”、由“分散”向“統籌”的三個轉變。6年來,共計開展大型市容整治活動230次,累計查處占道、出店經營125000余處,清理牛皮癬x余處,制止“八亂”行為x余起,拆除破舊廣告牌x余平米,開展交通秩序管理整治活動450次,勸導亂停亂放行為x余人次,處理市民油煙、噪音擾民投訴700余次。
與此同時,我局城管大隊通過聯合區環保等部門,開展城市管理執法行動,并針對城市管理中的難點問題,實施行政處罰權。如XX年,在全市開展的“五邊三化”生態修復治理活動中,通過聯合區“五邊三化”辦公室、環保局等部門,依法采取了強堵源頭等辦法,關閉了22家有廢氣、有廢水、有廢渣、有污染、有粉塵的企業。關閉“五有”企業后,年減粉塵排放噸,年減二氧化硫排放噸,年減污水排放噸。三個指標讓天變藍了、空氣凈了,山更綠了。
xx區城市管理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轉變了政府職能,近年來,我局城管大隊堅持以群眾的呼聲為工作的第一信號,積極圍繞群眾反映的問題開展執法活動,以快速高效的執法服務贏得群眾的支持和好評,樹立起了政府為公、執法為民的良好形象。過去市民群眾有事找警察,現在是有事找行政執法人員。如轄區內的亞東、喻家山、橋洞三大集貿市場周邊,每天都有市民群眾找執法人員解決問題的事例。去年7月份,因為執法人員用行動保護了市民合法利用,市民群眾用送錦旗的方式表示感謝。
三、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產生的問題
。ㄒ唬┬姓芾頂噫,出現職責劃分不清問題 。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以來,從形式上看具有“權力轉讓性”。但就xx區相關行政機關而言,有時出現社會事務的行政管理“鏈條”被縱向切割的現象,即原來的行使的行政許可權、日常管理權與行政處罰權,分別由多個行政職能機關行使,在行使中有相關職能要求,運行中顯得責任包干,處罰有力、到位。在目前這種行政處罰“權力轉讓性”后的新體制下,實踐中經常出現相互脫節、相互推萎現象,造成監管失控等新問題。
(二)行政強制措施缺手段,造成執法不力問題。在6年來,xx區城市管理的行政處罰權雖然轉移了,即由我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來集中行使,但是相應的行政強制措施權卻沒有轉移。就xx區的情況而言,例如,屬于相對集中處罰權范圍的違章停車行為、經營戶占道設攤行為,由于駕駛證、行駛證、工商營業執照是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法律法規規定只有發證部門才有暫扣這些證件的行政權力,因此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實施機關——我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無權在查處這些違法案件中,行使暫扣有關證件的行政強制措施,缺少應有的執法手段,造成執法不力。
(三)制度建設滯后,管理上有時出現真空現象。無論是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還是實行綜合執法管理,其依據都是國務院的有關文件和省政府批準的方案,其權力都是從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的法律中剝離出來的。法源上的局限性導致了制度建設的缺失。在具體行政處罰中,相對集中城管綜合執法權的相關規定、條例仍存在缺失。這種缺失在客觀上出現了城市管理上的真空現象。如:xx區各行政部門相互推萎、監管失控等就問題沒有相關的制度來約束,少數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甚至認為:行政處罰沒有到位是城管綜合執法大隊的事情。
(四)執法關系沒有理順,相關管理效率低。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的目的是解決多頭執法、交叉執法,效率低下的問題,城管部門只是行使了原行政機關的部分權力,而且這些權力與原行政機關的許可、監管仍然密不可分。但在實踐過程中,還未能達到這個目的,職能部門存在一種偏見:以為處罰權劃出后,可以不再行使檢查權,或者放松審批后的監管力度,導致各種矛盾都集中在城管部門。由于行政管理活動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各個部門之間,從本位利益出發,普遍存在著一種“不買賬”的現象。
。ㄎ澹┤狈I支持,執法人員效率低下。城管部門代為行使的處罰權時,大部分針對簡單易行的、技術含量不高、易反復的行政違法行為,例如“牛皮癬”、亂扔亂倒、毀綠等行為,這類違法行為認定是較為簡單、直觀。但是仍包含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處罰權。例如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等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在行使城市規劃的處罰權時,執法隊員在查處過程中,需要對工程圖、房屋建筑等方面,要具備一些較為專業的水平,才能科學、不失偏頗地開展執法活動。就目前情況看,相關的專業知識是非城管執法人員所能運作,其結果只能是低效率、低水平的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