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我評價的標準(精選3篇)
最新自我評價的標準 篇1
工作認真負責,不推卸責任;能承受工作中地壓力;工作上可以獨當一面;
具有團隊精神,能與同事,其它部門積極配合,公司利益至上;
服從性好,能與上司保持良好地溝通,尊重上司地安排;
為人誠實,正直;且好學上進,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相信您地選擇會讓您我更加成功;
最新自我評價的標準 篇2
通常情況下,招聘者評價求職者自我介紹的標準為:
1、時間:應嚴格控制在規定時間內。一般短則0.5~1分鐘,長則1~3分鐘,最多5分鐘。
2、字數:100~1000字。200字左右為宜(機會最多,也最精粹)。
3、評判標準:視不同的招聘者及不同的崗位工種而定,沒有統一標準。但一般比例大致為:語速10%,語音10%,清晰度10%,神態15%,重點30%,藝術25%(警句、格言或其他,加深印象)。
總之,求職者一定要揚長避短地介紹自己,把問題往自己的優勢方向引導。這樣會給用人單位留下好的印象。不要急于證明我會怎么樣,而應該思考用人單位想要我怎么樣。好好想一想企業招人的目的,自己是否適合。
說明:自我介紹與求職自我評價、技能和專長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自我評價并不等同于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可以非常詳細地介紹自己的特點,篇幅可長可短。自我評價則篇幅短,具有概括力強、針對性強等特點。從人力資源部門的角度來看,他們不會對長篇大論的自我介紹感興趣,他們只關心求職者最核心的特長與優勢。
自我評價也不等于技能和專長。二者的區別:自我評價屬于概括性描述,其中包括了以簡短的詞匯總結自身的`技能和專長;且自我評價主要是通過這些簡明扼要的概述,向人力資源部分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與特點,它包括技能和專長總結、個人資歷總結、興趣愛好描述、溝通協調能力總結等等。而技能和專長則屬于具體性描述,它需要全面、詳細、有重點地將自身的技能、專長等核心競爭優勢向人力資源部門展示。
最新自我評價的標準 篇3
在平時的聽課中,我發現部分教師在課堂評價學生時有流于形式的做法,盲目地“跟風”、追求“時髦”而陷入誤區。在課堂上,有的教師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只要學生舉手發言,其所在的小組就能得到一個獎勵品。講臺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sticker,學生每發言一次,教師就匆忙地趕回黑板前貼一個標志,而學生回答問題又必須在教師完成了貼標志這個過程之后。教師為了讓黑板上的板書設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停地變換所貼標志,有時也忙中出錯,不是一會兒忘記貼標志,就是一會兒又貼錯小組。整節課,教師異常忙碌,學生也心急如燎,課堂顯得一片忙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課堂評價方式很多,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寬容的微笑,都是一種評價,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但有些老師卻忽視了。在一節小學英語課上,教師依次向各組提問,答對的小組可以得分。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很多學生都在舉手,于是老師選擇了一個平時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但今天積極舉手了),而當教師讓其回答問題時,該學生卻說出了一個錯誤答案。按競賽規則,這組就不能得分,教師把機會讓給了另外一組。該生在本組同學的抱怨聲中尷尬地坐下了,此后,該生在本節課上再也不敢嘗試回答問題了,這挫傷了孩子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的回答不能如老師所期望的那樣答得很完美時,就進行否定、批評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評價是多么重要啊。
“Good!Good!Very good!” “Good!Good!Good job!”課堂氣氛在有節拍的表揚掌聲中變得非常熱烈,這在很多公開課中經常看到。由于受激勵為主的思想影響,評價濫用表揚,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揚成了背口訣。教師在課堂上幾乎是清一色的表揚、贊美之詞,聽不到一句批評,即使學生答得很差,也給予表揚,特別是一些學生輕而易舉能回答的問題,教師也給予表揚,有時抽問的速度比較快,甚至連學生的回答都還不是很完全,教師就迫不及待地評價:Good! 顯然,這種無原則地贊美和鼓勵,缺乏準確性,使學生分不清回答正確與否,評價就完全失去了意義,沒有達到課堂評價的真正目的。
當前,我們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最基本目標。因此,在對學生的評價中(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尤其是形成性評價,基本都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針對新課展示、復習鞏固等不同內容,對學生的分層和評價也不一樣,要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有以整體為單位的,小組為單位的,也有以個人為單位的。同時,也須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性:概括起來評價的形式有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多用A、B、C、D的等級進行評價。除此,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具有一些獨自的特性,我這里將以小組評價為例來予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