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面自我評價(精選3篇)
教學方面自我評價 篇1
通過近年的遠程教育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在新課程要求下擔任初中物理教學決不能只當”教書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吸取經驗,取長補短,與時共進。如果物理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教學中的研究成果,又對自己的教學不做認真反思,則教學過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達到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下面我談談自己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
一、教學目標
物理教學中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觀的具體化,是實現新課程標準的關鍵,新課程教學目標具體可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設計要全面、系統、具體、科學,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且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目標從根本上體現的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理念。教師職責不在是單一的”教書匠”,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組織者。在長期的物理教學中,只有更新教學理念,從傳統的教學目標轉向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定位、教師的主導角色的定位;也是認真實施新教材、切實提高物理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關鍵在得法”,初中物理教學要特別注重學法指導,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學生情況,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加強輔導,多鼓勵,絕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遺忘的角落”。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要徹底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轉變角色,”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還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效替換法等等。
三、教學行為
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不斷要與時俱進,且要因人而宜。在物理教學中教學行為長期墨守陳規,一刀切,齊步走,不反思不總結不更新,教學效果就會體現低效無效。物理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要進行經常性反思,但在反思教學行為時僅僅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還需要有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以教學理念為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物理教學理念,就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社會和科學的飛速發展;了解新時代對物理知識的追求,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揚長避短,更新教學行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學生學習
學生學習反思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結果不斷的監督、評價的具體表現,教師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應對學生學習進行不斷反思,從而達到掌握學生,實現客觀公正評價學生。新課程倡導終身學習,致力于學習方式的改變,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被動式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主動、能動、獨立地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為前提,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的輕松、學的快樂。學生的發展關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關系到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傳統的學習方式過于強調接受式,單一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心里負擔很重,嚴重摧殘了學生的進取心和學習熱課本上現成的理論工程,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的生動的思維活動并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應引導學生學習方式成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發展。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教學方面自我評價 篇2
在這半年時間當中,通過自己的實踐,我對教師這一行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如果說教師是陽光下最偉大的職業,那么,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課業知識外,對學生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特別要注意師德修養,能否擁有一顆愛心,將自己的全部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是評價一名教師合格與否的基本準則,每一名教師都希望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德育是其核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對學生施以德育,教師必須具備師德,所謂師德,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處理各種關系應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包括教師的道德品質、理想信念,對事業的態度和感情以及有關的行為習慣等,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必須言傳身教相結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把師德放在第一位,對學生熱心、耐心、貼心,不歧視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發現學生進步之后,及時表揚,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并且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因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為人師表”是多么重要。
做為班主任,我對班里的每一名學生特點都掌握得十分清楚,對于他們不同特點,制訂個別教育計劃,使他們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在教學工作中將原來的灌輸式教育轉化為針對不同學生的引導式教育,使學生更樂于接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再對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產生厭煩心理。
我利用工作和業余時間充分接觸和了解學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
第一手材料,作為教改實驗的實施者,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及時總結,尋找解決的辦法,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推陳出新。
為了這份事業,我忠愛的教育事業,我會摒除雜念,把所有的熱情,所有的愛傾注于學生身上,依法從教,嚴謹治學,廉潔從教,尊重家長,不愧于“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教學方面自我評價 篇3
課堂小結,有助于幫助學生把握課堂重點,儲存知識,提高學習效益,課堂小結也是實施自我評價的最好時機。對此,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留出一定時間根據課堂教學目標、重難點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實施自我評價,以起到鞏固知識技能和鼓舞學生學習信心的作用。小結時,請有創見的學生帶作業上臺講講設計思路,講述中,充分肯定自己的優點,同時盡量找出不理想的地方。其他學生也可給予肯定或補充,從而使學生之間相互鼓勵,樹立信心,看到努力的方向;或由小組選出最好的作品,向全班展示講評,從而產生競爭意識;或將全班大部分作業依次掛在講臺前,大家集體評議作業。總之,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小結,都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與,多作自我評價。
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從古至今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在教育事業日益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尊重并理解這條規律。美術教學應從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堅持面向全體,以人為本,并根據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努力為學生設置適宜的學習場景,按照重感受、重創造、重想象、重表現、重實踐、重發展的原則展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更有效地實現美術教學目的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