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精選3篇)
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篇1
為激勵教師認真教學,縮小質量差距,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制定本制度。
一、獎勵1、位次獎:一至三年級單科(語文數學英語)綜合排位進入全鎮第1、2、3、4、5位分別獎勵200、180、150、120、100元,四至六年級綜合排位進入全鎮第1、2、3、4位分別獎勵200、180、150、120元。一至三年級排位前三名、四至六年級排位前兩名的教師提名為優秀教師候選人(任教兩科的取位次平均值)。
2、優生獎:班級每出現一名優生獎勵統考科目科任教師30元。
3、進步獎:每縮小與鎮人平分(指100﹪)1分,獎勵科任教師20元。人平分縮小最多的科任教師提名為學期優秀教師候選人。
4、班主任獎:班級優生數每增加一人獎勵班主任30元,其他統考科目教師各獎勵10元。優生數增加最多的教師提名為學期優秀班主任候選人。
二、懲處1、每拉大與鎮人平分(指100﹪)1分,懲科任教師20元。
2、每減少一名優生,懲班主任30元,其他統考科目教師各獎勵10元。并在學期優秀班主任評選中一票否則。
3、位次后退一位懲科任教師100元。
三、縣抽考獎懲:單科排位倒數第一至第四的,分別懲300、200、150、100元。進入中游及以上的,獎勵200元,進日全縣前十五名的提名為優秀教師候選人。
五、本制度牽涉到的數據以鎮統考數據或縣抽考數據為準,若考風不正成績失真,則取消執行本制度。本制度執行不和上級相關制度發生聯系,上級相關制度由上級執行,本校不重復獎勵和懲處。
六、本制度從20xx年秋季執行。全部采用20xx春季期末考試基礎數據。優生考慮開學初的轉出,但不考慮中途轉出,也不考慮轉進。
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篇2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促進教師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并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有效控制。
建立激勵機制,以評促教,以評促改,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實現教學工作的規范化。
二、指導原則
1、每位教師必需在開學后一周內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教育教學具體實際,制訂出學期班級工作和教學進度計劃。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評價。
3、匯總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等對教育質量的意見,經過調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時反饋給有關當事人。逐步實行教考分離。
4、期末每位教師必需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自評,寫出學期工作小結。
5、分管領導對每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作出評價。
每學期至少面談一次。
三、教學質量評價的要求
1、樹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觀
我校必須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質量觀、要堅持全面的質量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質量觀和要堅持均衡發展的質量觀等科學的教學質量觀。
2、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應該是全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那就是嚴格按照國家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課程和課時,進行教學和輔導,切實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實用主義的應付考試的所謂教學。
這種教學質量是逐步的有階段性的,是適應學生年齡特征和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的,而不是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無止境的無限度的擴大教學領域或教學內容,不是為了謀取高分,超前地學習學生不堪重負的學習內容,不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侵占學生所有活動時間,甚至加班加點,無止境地補課,輕視德育和體育,讓學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學教學質量主要依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來實現。
課堂教學是目前我國小學實現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目標和要求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
它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4、學校領導應該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強教學研究和探討,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加強課堂檢測和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講多練,注重實效。
四、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校長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學工作。
校長是學校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教學質量負全責。
校長要深入教學管理、深入教學改革、深入課堂教學,做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當家人,做學校教學改革工作的領路人,做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發言人。
校長要負責健全學校教學管理系統,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創新學校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干部、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之發揮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學管理領導要認真履行職責要求,充分發揮教學管理者的作用。
加強自身專業理論學習,深入學校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抓好過程管理,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做到思想端正、工作科學規范,使學校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校長和教學管理人員要堅持每周至少聽一次對本校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的課,及時了解教學工作情況,校長和教學管理人員要帶頭上研究課或示范課(每學期至少一次),并認真作好相關記錄。
3、以教學評價為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工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核心,是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主渠道,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學校要深入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工作,要以《中小學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指導意見》為指導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我校要把開展課堂教學評價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來抓,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使廣大教師形成新課程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
(2)重視單元教學評價,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我要加強單元教學的管理,以單元教學質量檢查的形式,及時對教學質量實施監控。
從管理及教和學多個方面,分析影響提高教學質量的因素,及時加強薄弱環節的工作。
(3)做好階段教學分析工作,提出改進工作提高質量的措施。教研組要定期召開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4)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制度,以科學的教學質量觀評價教學。
學校和教研組密切配合,通過教學視導、教學訪談、師生問卷等實地調查
學校方式,師生教與學成果資料分析方式和學生學業成就水平測試等多種形式,對學校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
對教學工作存在問題的學校,和教研組對其進行全面分析,采取措施,幫助提高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度
平店鄉平店小學
20xx年9月
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篇3
作為一名剛出道的體育教師,如同剛出生的嬰兒,不斷地在教學中吸取營養,在學習中成長,慢慢地加深了對本職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在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擔任六年級的體育教學,盡管取得的成績不多,但對于新人而言,總結經驗教訓、發現與解決問題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使今后的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對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教學工作中的認識及所得
1、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立足于基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方針與政策,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互學,以教促學,以學促教,力爭全面發展學生,實現歡樂體育與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
2、學生對體育運動積極性較高,在教師的教學及指導下能積極鍛煉,增強自身體質,有效地矯正和補償自身身心缺陷,異常是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思想意識。
3、經過體育課的鍛煉,使那些有身心障礙的學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學校、班級和教師的溫暖,體會到了團體的和諧;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自尊、自強,促進德、智,體、美等素質的全面發展。
4、在整個體育教學中,突出教與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既保證了學生得到積極鍛煉,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養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在教案的編寫上,突出了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資料和健身方法,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到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位置,從而歡樂、健康地成長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大家庭里。
5、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進度和教學資料進行科學、合理地編排,并根據實際情景做靈活的調整。突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盡可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6、在郭倫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校田徑代表隊的`訓練工作,并在青羊區中小學生秋季運動會和青羊區50米迎面接力上取得可喜的成績,積極參與學校內外各項體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下一目標就是在下學期選拔和培養出更多的體育特長生,力爭在市、區的各類體育活動以及賽事中更上一層。
7、認真組織和管理學校的教學工作及其體育活動,本著“一切為學生服務,僅有后進生,沒有差生”的教育念想,落實到教學與日常生活中,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評比制度,并落實檢查、考核。
二、不足之處
1、自身的業訓水平還有待深入鉆研與改善,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很不足;
2、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的磨合程度有待提高。
3、方言不通,導致與同學在溝通上存在必須的障礙,以及對每個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不足。
4、向其他各個科目教師的學習與交流偏少,缺少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三、改善措施
1、加強各類理論學習與培訓。
2、多參與校內、校際間的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