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精選4篇)
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1
一、調查目的和背景
周而復始,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威脅,這也是為什么高校大學生經常發生猝死意外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身處于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的大學生,我對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更有實際意義。通過調查大學生熬夜情況,讓同學們了解到熬夜的危害,懂得自覺改正自身熬夜習慣,正確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并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參加這次調查問卷的學生分布在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84名大學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得出男生30名,占總人數的35.71%女生54名,占總人數的64.29%。各年級的人數分布為大一73人,大二6人,大三2人,大四3人,其中大一是調查對象中的主要群體,占總人數的86.9%。
大學生晚上休息的時間超過3成樣本選擇“10:00——-11:00”。在休息時間方面,大部分受調查的大學生為“12點以后”,比例是58.00%。從睡眠時間分布來看,樣本大部分為“7-8小時”,共有20個,占比為40.00%。從一星期的熬夜天數來看,樣本中有超過3成的樣本為“1-3天”。
從以上數據可以總結,大學生放假在家休息質量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水平,雖然睡眠時間較為充足,但從睡覺時間和熬夜次數來看,大學生的休息時間沒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從熬夜的原因方面來看,聊天占57.14%,玩游戲占53.57%,失眠占50%,看電影占44.05%,學習占22.62%;從熬夜后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方面來看,認為沒有影響的人占58.33%,認為昏昏欲睡的人占41.67%
總結來看,很多大學生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睡眠時間,但并沒有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而是在進行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等事情,因學習而熬夜的人很少;雖然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熬夜對第2天的精神狀態沒有影響,但我認為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入睡,還是會對第二天有一定的影響,而鑒于放假在家的學習任務和負擔相對較輕,大學生的時間很靈活,這些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二)來源渠道分析
根據表格和餅狀圖可知,問卷調查結果的來源渠道,主要是手機提交,占總數的53.57%,其次是微信,占總數的46.43%
(三)地區分析
根據柱狀圖可知,受調查的大學生主要來自河北,占總人數的53.57%,其次來自山東,占總人數的28.57%,還有來自廣東,國外,重慶,廣西,四川,浙江,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等地的同學參與調查,人數較少。
三、大學生熬夜原因分析
1.作息時間相對自由
相對于高中生活來說非常自由。大學是一個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多自由的地方,然而尚未成熟、仍然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利用這自由,反而利用大學的自由來放縱自己的生活,從而出現了熬夜這一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假期中更為明顯。因為自由的作息時間,通宵熬夜甚至日夜顛倒的現象普遍存在。
2.拖延癥較普遍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可見拖延癥在大學生群體中已經成為一個很常見的歪曲的生活習慣了。早上的任務會拖到下午做,而到了下午又會想著晚上還有時間做。可是往往到了晚上前半夜在同學們眼里仍然是時間充足的一段時間,到了后半夜才意識到時間的緊迫。而后半夜時同學的效率會大大降低,感到身心疲憊,精神狀態不佳。不知不覺中,又一個熬夜現象產生了。而這一切都是拖延癥在作怪,但拖延癥恰恰是大學生的“通病”,因此熬夜成為大學生群體的普遍現象的原因不能解釋。
3.沉迷于網絡游戲、影視作品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也進行了熬夜原因的調查。前面提到過大學生擁有大量的空余時間,在假期中空余時間更多。大學生的課程作業任務相對較輕,玩游戲或追劇則成為了消遣時間的好途徑,然而這也是一個陷進去就拔不出來的泥沼。不少同學會因為打網游或者追看電視劇而通宵達旦。沉迷網絡游戲和影視作品也成了大學生熬夜的一個主要原因。
4.社團活動
大學里有很多社團,這是豐富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參與社團活動或者競選社團干部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然而社團活動在豐富大學生生活的同時,會使同學們的生活“過分”忙碌起來。寫策劃書,拉贊助,畫海報,邀請嘉賓,舉辦晚會,編輯公眾號等,有時會迫使同學們熬夜來完成這些工作。當然有些同學也會因拖延癥而深夜挑燈。
5.受周圍同學的影響
在學校中,這個原因雖不是普遍原因,但是切實存在的原因。有些同學本人并不少熬夜,可是每個舍友都在熬夜,或讀書或看劇或打網游,這些客觀的外在條件迫使一個不想熬夜的人熬夜。或許他是被舍友嘈雜的聲音騷擾到無法入睡,又或許他被熬夜的氛圍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加入熬夜的行列,但不管是哪個原因,最后的結果仍是熬夜了。
6.學習壓力大
在大學里,雖然學習壓力沒有高中時期那么大,但學習壓力還是存在的。因為學習壓力而熬夜的現象,一般會集中出現在期末的考試周。每個人都忙著備考,擔心某一科會掛科,因此都會心甘情愿地“臨時抱佛腳”,熬夜看書是同學備考的常態。
四、熬夜造成的影響
熬夜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不只是大學生,社會人士也一樣,影響就反映時間來說有短期影響(熬夜對第2天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和長期影響(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涉及到熬夜對第2天的影響的題目,但由于是在放假期間,選項中認為第2天無明顯影響的比重相對較大。如果是在學校中,短期影響會相對明顯,上課無精打采,影響聽課效率;上課遲到或者曠課;為了不遲到而不吃早餐經常性的餓肚子等
長期的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更不容小覷。除了身體抵抗力下降易生病,皮膚易損易衰老,記憶力下降等,熬夜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影響,還有精神萎靡,學習跟不上,記憶力下降性情暴躁等等。我們必須減少一些情況,注重身體健康。
熬夜對于身體的影響有很多: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對于神經系統會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還會造成一定的神經官能癥,熬夜時就會出現,如脫發、失眠深睡眠時相縮短且睡眠時相延長,記憶力減退或者出現焦慮等情況,都屬于熬夜對神經系統的損傷。
2、會對循環系統造成傷害,例如出現胸悶、氣短、心悸、活動后勞累或者在運動后明顯自覺呼吸困難等情況。
3、在熬夜時還會出現消化系統的問題,例如消化和吸收功能失調,如出現腹脹、惡心、腹瀉、便秘,都屬于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五、減少熬夜的方法
熬夜的原因很多,減少熬夜的方法也很多。對于如何減少熬夜現象,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方式:
1、改善熬夜的措施(客觀條件):
(1)學校建立熄燈制度,到固定時間斷網、斷電,提醒同學們上床休息;
(2)校方多開設一些養生課程,增加同學們的養生知識和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
(3)校內相關社團多搞一些“我要早睡,拒絕熬夜”的活動讓廣大同學參與,拒絕熬夜從意識開始;
(4)宿舍形成早睡的氛圍,此次調查表明,若舍友均早睡,會對熬夜的同學造成一定的心理觸動,進而也會早一些上床睡覺,舍友間互相影響,潛移默化,是比較實際可行的改善熬夜習慣的方法。
2、認清自身實際,訂立合理目標(主觀原因)
(1)對于我們自己,無論是自身的愛好、理想還是自身習慣和能力,我們都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訂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定目標和計劃時,我們應該注意兩點:
(a)從自身愛好、興趣、理想方面,我們應該去追求自己感興趣且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目標,而不是一味地盲從社會大流,做好真正的自己;
(b)從自身能力方面,應該努力克服自身貪多務得的心態,做到理性、客觀地為自己立下目標,并設置相應的彈性范圍,保證自身積極性以及休息時間。
(2)培養自覺意識,改掉拖延陋習。大學生應當養成“做在當下”的習慣,積極主動地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而不要趕在截止日期前拼命地熬夜奮戰,要自覺監督自己,做到不熬夜。
以下還有幾項具體措施建議:
(1)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晚。如果飯吃得晚,休息的時間也會后拖,以此類推,時間就會越來越晚。
(2)晚飯盡量不要過飽腸胃消化需要時間,而且太飽了的話,對于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晚上就會因為腸胃不舒服,睡得不踏實。
(3)安排好自己的計劃,比如你計劃晚上要做什么,提前計劃一下心中有數,大致按照計劃好的,去安排事情。
(4)給自己樹立一個比較明顯的標志,比如寫上紙條或者是備忘錄放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告知自己不要熬夜,也可以讓家人幫忙監督。
(5)決定上床睡覺的時候就放下手機等電子產品,很多人熬夜的原因是不停的刷手機,刷完朋友圈刷微博,沒完沒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6)平時不要養成拉脫的習慣,想到的事情就趕緊去做,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也包括晚上不熬夜的習慣。
結合調查問卷的結果,不難得出不少大學生在生活上安排不合理以及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狀況頻出,甚至釀成悲劇。大學生應當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適當鍛煉身體,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后,因缺乏父母的監督,不太重視身體鍛煉,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更不要認為熬夜后補睡就能恢復精力。長期熬夜,其實正在逐漸透支自己的健康,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主辦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活動,簡稱“三走活動”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展開,希望大學生們能夠響應號召,珍惜健康。
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2
伴隨著科技網絡日新月異,對于剛結束高考,踏進大學校門的新生,無疑是放輕松的機會。對于游戲,沒追完的劇,刷不完的小視頻,可能都“來之不拒”。然而,大學階段也是重要的學習階段。但是在凌晨后睡覺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晚上休息不好,將直接影響上課效率、成績等等,甚至對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本調查基于對大學的熬夜原因,以及通過探討熬夜對身體產生影響,以期找到適合大學生提高睡眠質量的有效方法。
一、熬夜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次調查的樣本數據來源于xx省內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多數為醫學生,樣本采用問卷星,通過網絡線上發放。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其中大一新生占比較大;此次調查主要通過查閱文獻以及發布調查問卷的方法來進行,樣本隨機有效。
本次調查樣本主要為大一新生,且男女生占比接近1:2。
大家對熬夜的態度如下圖,大部分學生對熬夜是不贊成的,有少數對熬夜持贊成意見,也有部分對熬夜是無所謂的態度。
還有大家對于晚上什么時候才睡覺視為熬夜的認知如下圖,超過一半同學認為十二點以后入睡為熬夜,也有少數認為1點以后入睡才為熬夜。
盡管大多數同學不贊成熬夜,但是下圖大多數同學是在11點后睡覺的,其中十二點以后睡覺的同學占比最大,一點以后睡覺也不在小數。
根據標準,晚上11點后睡覺視為熬夜,根據以上數據,還有大量同學認為12點以后睡覺才是熬夜,也就是對熬夜的認知還沒有正確的認識。
周末才熬夜的占比最高,這與一周熬夜1-3天相近,幾乎每天熬夜與節假日才熬夜的占比相當,但也不在少數。
對每天的睡眠時間(除午睡時間)調查如下:睡眠時間7-8小時占比最多,說明盡管大家熬夜,但是還是能保證睡眠充足。然而晚睡晚起保證的睡眠時間,可能是割舍了早餐甚至早課換來的。
對于熬夜后第二天的影響,有以下調查結果,超過一半同學認為感覺狀態不好,睡眠不足造成頭疼等癥狀,上課昏昏欲睡,造成上課效率低,也有少數同學不吃早餐,經常餓肚子。但是也有不少同學認為沒什么影響,依然活力四射。
關于為何熬夜,探討大家的熬夜原因調查結果如下,當問及以后會不會減少熬夜時,90%的同學表示會減少熬夜,說明大家心里對熬夜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
二、熬夜的原因
大學生知道熬夜對身體有害,但是仍無法早睡。
基于調查大多數大學生晚上不睡覺原因有很多,學習,游戲,朋友的線上聊天,刷不完的小視頻,追不完的劇,宿舍其他同學的影響等等因素。對于一部分同學,對于大學及以后的生活有清楚的規劃,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以至于晚上12甚至通宵學習;也有同學是有學習拖延征,如認為深夜安靜之時正是學習的好時機,無人打擾,然而手機一玩就到兩三點了;也有同學是因為與朋友聊天,從追愛豆到新劇,從老同學到新同學,越聊越興奮開心;也有通宵開黑玩游戲的;殊不知這些熬夜行為也會有可能影響宿舍里面其他同學的休息。綜上所述,除了學習的壓力,娛樂的誘惑太大以及自身的自制力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三、熬夜的危害
當代大學生對熬夜的認知還不夠深刻,可能只停留在有黑眼圈或者對皮膚不好,還有一上課就想睡覺,學習效率低等層面上,別的先不說,熬夜對眼睛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視力下降,視野模糊等等;晚上十一點,正是身體器官休息的時候。從醫學的角度講,熬夜是不利于健康的。人血歸于肝,如果經常熬夜。會錯過養肝血的最佳時間,影響肝臟細胞的滋潤,導致抵抗力的下降,甚至導致肝臟損;還有對腸胃也會造成不良反應,胃是身體中對時間比較敏感的器官,熬夜容易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胃部疾病,同時,人們熬夜時常用濃茶或者咖啡甚至煙來提神,這也會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刺激。近幾年,各種熬夜猝死,致癌等報道層出不窮。還有人們會容易長不高,易發胖,易抑郁,降低免疫力,對大腦危害大等等,對女生甚至還有長期熬夜導致不孕的影響。任何事物都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長期熬夜終究對身體產生很大影響。
四、從多個方面探討減少熬夜的方法
1.社團,學習能不拖延絕不拖延
進入大學后,社團與學習雙管齊下,使得學生忙碌起來,白天有學習任務,晚上有各種作業,社團工作,大家難免不熬夜,但是其實大多數同學是先甜后苦主義,先玩手機,等到十一點過后,夜深人靜之時,才會開始工作,而且工作時一拿起手機就會放不下,各種信息,吃瓜來襲,然后邊工作邊玩手機演變成了大多數玩手機,少時間工作,導致兩三點“爆肝”通宵趕工作。對于自制力較低的同學,可以先把手機放在看不見地方鎖好,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做完多少工作才可以玩多少分鐘手機,也可以通過下載一些APP限制玩手機的時間等等。
2.宿舍和諧養生,遠離黑眼圈
一個宿舍,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作息時間各不相同,每個人興趣愛好不同,有深夜學習,又熬夜追劇,玩游戲,但是可以互相說明熬夜的危害,以及早睡早起的好處,互相督促,一起早熄燈早把衣服洗好早睡早起,適時營造安靜休息的環境,既不會引發影響大家睡眠問題,又能促進宿舍和平相處,還可能拯救了隔壁宿舍的睡眠問題,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會變好,皮膚變好,學習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3.做好計劃,豐富白天活動,充實自己
有些同學天生精神旺盛,一天忙碌的學習后,仍是精力旺盛,可以選擇傍晚去跑步運動,既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可以使自己在晚上十一點更容易休息。其實大多數同學會發現,十一點到十二點左右會很困,當一旦熬過這個時間段,一兩點的時候想睡也會變得很難睡著,感覺自己精神無比,所以要想睡好,在十一點就該放下手機上床閉目休息,可以回想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做的好的地方,做得不夠好還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第二天的計劃。但是也不能想得太多,否則會失眠。
4.其他
學校也可以進行引導,對熬夜的危害進行宣傳,設計一下早上的活動等等。最重要的是自己本身有堅強的意志力,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對未來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就該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以下是大家對能夠減少熬夜的措施的調查。
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3
一、調查課題:
大學生熬夜情況調查
二、調查分析的目的:
分析當代大學生熬夜的頻率,引起熬夜的原因、危害以及減少熬夜的方式等問題。
三、調查時間:
20xx/7/25-20xx/7/26
四、調查范圍:
在讀大學生
五、調查方式:
線上問卷調查
六、問卷設計
略
七、調查數據分析
共有170人參與了線上問卷的調查,參與大學生中男女比例接近1∶1
1.在讀學生熬夜情況
通過熬夜的普遍度和熬夜頻率可以得出,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但是也有較少的同學不熬夜,這可以反映出這些人作息較規律、自制力較強。有些同學幾乎天天熬夜,已經使熬夜成為習慣,久之形成熬夜的生物鐘。偶爾熬夜者可能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熬夜,可能并非是自己的意愿。
2.致使熬夜的原因
進入大學后大部分人熬夜情況加重可能的因為:沒有家人老師的約束,自制力弱,誘惑多(游戲、小說、網絡劇、各種小視頻)等。且我認為大部分學生熬夜的原因是因為玩電子設備。
少數同學因為學習熬夜。考試月熬夜人數相對增加。部分人考試月學習會更努力,熬夜頻率可能相應增高或熬夜到更晚。而部分人對作息沒有影響可能是因為自己熬夜學習效率不高,晚上需要養精蓄銳第二天精神才更好,更有助于學習。
如果在學院,社團或是學生會任職,有時會比較忙,工作較多且較急,這時就不得不熬夜做完工作。
還有部分人是晚上精力充沛,習慣性晚睡,盡管自身的生物鐘如此,我相信在沒睡的這段時間也可能是刷著手機的。
失眠人數占比并不算少。出現失眠可能是長時間熬夜造成的,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越是失眠越是刷手機,越是刷手機越是失眠這種惡性循環。
3.熬夜的影響
大學生認為熬夜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熬夜會引起黑眼圈,皮膚質量會下降,占比分別為72.39%,75.46%。原因是這是大學生關注的事情,是肉眼可見的一些危害。實際上熬夜也會使視力、抵抗力、記憶力下降,使我們記憶力不集中,引起脫發,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4.對熬夜的認識及減少方法
減少熬夜的方法中靠自己的意志占比77.4%,設有相互督促占比62.71%,學校的熄燈停電制度占比49.72%,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占比41.24%,還有其他占22.03%。多數同學認為只有自己下定決心不熬夜才是最有效的,舍友督促也是一個很好地方法,另外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如一些宣傳小視頻,引起大學生重視。
八、總結
根據調查的數據,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學生熬夜問題的現狀。
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熬夜的原因是要忙學習,忙社團,忙刷手機。
熬夜不僅使我們皮膚變差,還有很多潛在危險,比如熬夜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免疫力下降,讓本該朝氣蓬勃的青年孩子看起來無精打采,又或者說喜歡熬夜的青年到年紀大一點會出現各種疾病。
大學生大部分都知道熬夜有害建康,卻有一半多的人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熬夜。大學生還是不夠重視熬夜這個問題,認為自己沒少熬夜,身體也沒出現什么問題,如果我們抱著這樣一種態度,有可能我們的身體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垮掉。
告別熬夜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我們身邊有太多的誘惑和不得已。這需要我們自身和身邊人的共同努力,我們要自己加強自控力,轉變對待熬夜的態度,不能對熬夜抱有無所謂得態度。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的有作息規律的人,我們可以向他們看齊。也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多做一些熬夜危害健康的小視頻,引起大家的重視。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首先要保證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減少熬夜,讓我們行動起來!
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4
調查背景:
現今,很多青年都喜歡晚睡,這是一個很普遍現象。熬夜在高學生生活中也是常見的一種現象。我們現在正值花季年華,我們充滿青春活力,熬夜就相當于在“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能拿年輕做資本肆意揮霍,有因必有果。作為一名高學生,我們不僅是要學習知識和技能,我們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身體、精神、生活、錢財等等。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新鮮的東西層出不窮,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同時,其他問題也迫使我們熬夜。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熬夜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地暴露出來,例如較長期的熬夜會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精神狀態不佳,甚至因熬夜猝死的新聞也變得不稀奇了。我們應該重視熬夜問題,不僅為了完成課堂作業,也是為了了解我校高學生熬夜的情況,我在學校內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當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希望可以讓自己及更多同學對熬夜的危害有更深的認識。所以我為了解高中學生熬夜情況,我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為了解現今高中學生的熬夜狀況,高中學生對熬夜的認識,分析當代高中學生熬夜的頻率,引起熬夜的原因、危害等等問題,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可以給大家帶來提醒,讓大家能按自己的作息制定一個科學又健康的休息時間。
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主要采用的是問卷調查式的抽樣調查。問卷以封閉性題目為主,輔以少量的開放題。問卷的發放是以線上的方式展開的,在QQ和微信平臺發放問卷。在我自己的動態或者群聊中發放問卷鏈接及其二維碼,從而進行數據的收集。
調查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有效答卷數為30份。以x學校的在校高中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雖樣本較少,但樣本來自各個不同的年級,所以,還是比較全面地展現出了高中學生熬夜情況,但也因樣本容量較小,所以調查結果可能會和現實情況有所偏差!
調查過程:
1月1日,在統計軟件-問卷星上編輯調查問卷,并通過在QQ和微信平臺轉發問卷鏈接,二維碼的方式發放。
1月1日至1月3日,開放電子問卷填寫。共收到有效問卷30張。
1月3日,停止收集調查問卷。用三天時間收集數據之后再進行數據的分析的寫報告工作。
數據結果分析:
一,分析大學生熬夜現狀
1,本次統計調查樣本中,高一年級占比10%,高二年級占比73.33%,高三年級占比16.67%。
2,本次統計調查樣本中,男性占30%,女性占70%。
分析:根據所有的調查數據分析,性別與是否熬夜并無關聯。
3,分析高中學生一般晚上休息的時間
由分析得出在10:00之前休息的只有10%,而之11:00之后休息的居然有一半的人數,說明高中學生熬夜非常普遍。
4,分析高中學生對熬夜的認知水平
對于晚上什么時間點睡覺屬于熬夜,醫生的回答是在晚上11點以后,在11點之后是人體內各個器官在排毒的時間。然而我們高中生只有26.67%是對熬夜有正確的認識,令人驚訝,大部分同學對熬夜沒有正確的認識。
5,分析高中學生一般睡眠時間
正常人的睡眠時間,一般是由生物鐘的調控規律決定的。兒童多數情況下需要10-1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成年人需要6-8小時的睡眠時間,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通常睡眠時間都在6小時以下。
而青少年正常的睡眠時間是應該保證每天8-10小時的睡眠。但是經調查,只有3.33%的人是擁有超過8小時的睡眠時間,這說明高中學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熬夜情況比較嚴重。
6,分析高中生一個星期熬夜頻率
從總體調查情況看一周熬夜頻率的比例得出:不熬夜者占比為13。33%,一周熬夜1~3次占比為56.67%,一周熬夜4~6次占比為26.67%,每天熬夜以上占比3.33%。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但是也有較少的同學不熬夜,這可以反映出這些人作息較規律、自制力較強。有些同學幾乎天天熬夜,已經使熬夜成為習慣,久之形成熬夜的生物鐘。
二,分析熬夜的部分原因
可以明顯看出不熬夜人數占比很少,因學習,玩游戲,聊天原因而熬夜的人數持平為43.33%,而失眠的人數較多為53.33%,因為看電影而熬夜的有26,67%,還有其他原因為23.33%。
1,分析進入高(職)中后,比較與之前熬夜的情況
進入高校后,53.34%相較與之前熬夜情況加重,13.33%以前熬夜現在不熬夜,還有33.33%沒有變化。
2,分析熬夜后的狀況
高中學生認為熬夜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熬夜會注意力不集中,引起黑眼圈,占比分別為76.67%,53.33%。原因是這是高中學生是更注意上課的學習效率和外貌的危害。熬夜也會使視力、抵抗力、記憶力下降,使我們注意力不集中,引起脫發,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等等。
3,分析高中生熬夜后是否補覺
高中學生熬夜后第二天補覺偶爾補覺占比43.33%,有23.33%的人經常補覺,20%的人總是補覺,這都表示熬夜對第二天的影響很大,需要補覺來緩解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態。不過,也有10%的人不需要補覺。
調查總結:
1,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熬夜的主要原因就是失眠,還有要忙學習,玩游戲,聊天等等。高中學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熬夜已經成為了部分人的習慣。
2,在進入高(職)中后,大部分的高中學生與之前熬夜的情況相比更加嚴重,第二天睡眠不足。熬夜不僅使我們精神變差,還有很多潛在危險,比如熬夜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免疫力下降,讓本該朝氣蓬勃的青少年看起來無精打采,又或者說喜歡熬夜的青年到年紀大一點會出現各種疾病。
3,高中學生都知道熬夜有害建康,卻有一半多的人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熬夜。高中學生還是不夠重視熬夜這個問題,認為自己沒少熬夜,身體也沒出現什么問題,但是我們抱著這樣一種態度,有可能我們的身體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垮掉。
建議:
雖然告別熬夜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而且我們身邊有太多的誘惑和不得已。但是這需要我們自身和身邊人的共同努力,我們要自己加強自控力,轉變對待熬夜的態度,并且不能對熬夜抱有無所謂得態度。
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的有作息規律的人,我們可以向他們看齊。也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多做一些熬夜危害健康的視頻,引起大家的重視。
總之,我們要減少熬夜,甚至是不熬夜,健康作息,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首先要保證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減少熬夜,讓我們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