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綠色校園申請報告范文(精選4篇)
申報綠色校園申請報告范文 篇1
尊敬的縣環保局、縣教育局:
和諧與健康乃是人類永遠追求的主題。保護環境,熱愛我們人類生存空間是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一,宣傳與教育這一主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學校是宣傳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了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與快樂,我們有責任肩負起這一重任。隨著人類牛存環境形勢越來越嚴峻,環保教育尤為重要。近幾年以來,我校把“加強環境教育,爭創綠色學校,讓環保宣傳進校園”作為我校教學目標之一,為此,在各級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于20xx年3月正式啟動“綠色學!钡膭摻üぷ。
盤江第二小學興建于1972年,文化底蘊深厚,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人工綠化相結合,其綠化率高達95%,使整個校園更具有一定的立體感和季節特色。作為盤縣的一個“示范”小學之一,近幾年以來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校衛生、安全、環境地到了進一步改善,為努力爭創綠色文明學校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皟苫惫砸詠,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環境
建設意識,逐年加大投入,強調將環保意識和環境行動貫串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導師生關注環境問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掌握科學的環保知識,積極投身環保行動。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已在綠化、美化、美化、凈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健全組織,完善各項制度:
20xx年3月,設立了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由徐進校長任組長,龍子東副校長任副組長,各科任教師為成員。我校于20xx年3月正式拉開了創建“綠色學!钡男蚰。
綠色學校創建的硬件工作團支部負責,現有固定的環保標語牌5塊、垃圾箱20個,垃圾池一個,各種綠色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軟件工作和環保教育由辦公室負責,如制定計劃,開展活動,整理資料等。20xx年3月,辦公室制定了《20xx至20xx年度”綠色學校”創建工作計劃》,將其納入了各學期學校、后勤、班主任工作和各學科教學的計劃中,建立和完善“綠色學校”活動的檔案管理工作,做到歸檔資料齊全,管理有序,有專人負責。少先隊、團支部每天值日行政、教師進行各班、各室衛生檢查,點并進行量化。成立以少先隊中隊長為主的護樹護花小組,讓學生以學校士人的身份來互相監督、自我教育、積極投身到“綠色學!钡膭摻üぷ髦衼。
二、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讓學生真正能夠提高環保意識。
在學校例會、班主任例會、升旗講話中,學校領導組織全體學生學習環保知識及法律法規。從中深刻認識到開展環保教育和創建“綠色學!钡谋匾、迫切性和長期性。
本學期開學以來,各教研組深入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課,讓環保教育得到真正地落實,各科任教師自覺、認真地根據學科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特別是在自然、思品、社會等學科的教學中,多數教師充分結合教材和本地區的實際,
滲透環保教育。另外,在班會課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利用環保書藉,開展主題班會。20xx年5月,學校3一6年級開展“愛護校園環境、講究衛中”為主題的班會課。20xx年9月,在開學典禮上,徐進校長作了“創建文明校園活動”
的動員大會,在各班班會上,各班召開了“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主題的班會。
與課堂教育相配合,各種形式的環保活動相繼開展起來。20xx年6月,學校組織了全校3一6年級參加了“學生考察了學校前面“拖長江”的受污情況,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環保知識競賽”,調查家鄉煉焦廠前后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及時對農作物、樹木的情況及了解人們身體健康情況。正是在這些山課內到課外,從學校到社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環保教育中,全校師生環保意識日益提高。
三、加強學校環境建設,樹立校園新風尚。
本校在原有的自然綠化基礎上,將繼續加大綠化資金投入力爭在綠化面積達20xx余平方米的基礎上再邁向新的臺階,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每一位師牛學做學校的主人、環保能手:投身環保,美化校園文化。
舒適整潔的教學環境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從小能否教育學生養成愛衛牛,講安全的好習慣與我們的校園環境建設有著很緊密的聯系。為此,學校領導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學校的綠化面積,時時鮮花盛開,處處綠草如茵,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遨游知識的海洋,品味美麗人生,這樣才能真正綠化、美化、凈化、優化了育人環境,樹起了一面綠色旗幟。
結合以上工作實際情況,我校已符合“綠色學!钡.標準,特申請上級有關部門對我校進行市級“綠色學校”的考核驗收。
申報綠色校園申請報告范文 篇2
尊敬的濟南市環保局、教育局:
商河縣沙河鄉燕家小學坐落于沙河鄉南馬村西300米,布局合理,環境幽雅,始建于1984年,并于20__年搬遷新建,現有6個年級,12個教學班,在校生517人,任課教師28人。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100平方米,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
近幾年,環境保護教育已成為沙河鄉燕家小學辦學的一大特色。樹立了“關愛生命,改善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教育理念,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在環境教育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有力地推動了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20__年被評為“商河縣綠色學!,根據《濟南市綠色學校創建標準》,我校通過自查自評,已達標,現提交申請報告。
一、明確環境教育意義,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
保持生態環境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為此學校領導形成共識,高度重視環境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以校長為組長,校級副職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有詳細的職責分工,形成教育合力和整體效應,為保證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奠定了組織基礎。校長主管全部創建工作,做到組織、計劃、人員、經費四落實;政教處負責環;顒拥慕M織、宣傳工作,將綠色教育理念從德育工作的內容和途徑上加以落實;教導處負責環境教育計劃地制定,落實環境教育和綠色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滲透;總務處負責學校的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管理等綠色硬件環境建設;少先隊、班主任和學科教師負責具體校內外綠色教育實踐活動操作;教研組用科研來指導學校的綠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制定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組織師生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責任落實,分工明確,全員參與。
二、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是落實環境教育的主渠道,是培養學生環境意識最直接、最廣泛、最有效的途徑。小學許多學科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環保教育內容,我校特別重視環境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機滲透,我們要求任課教師制定學科滲透計劃,在備課中要充分鉆研教材,挖掘環境教育的素材,將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精髓引進課堂,構建融洽和諧的綠色教學模式,并遵循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文化知識水平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形式多樣、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使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的同時,初步懂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大自然要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例如: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師通過感知、明理、導行,激發學生的環保熱情。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減少污染、噪音,節約水、電,保護珍稀動物等方面的教育。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學生通過運算認識綠化造林,消滅害蟲天敵的作用。美術教師指導學生描繪可愛的校園和美麗的大自然,開展寫生活動,制作以環保為題材的貼畫、手抄報。語文教師滲透環境教育更是得心應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大瀑布的葬禮》、《只有一個地球》等一篇篇飽含環保內容的課文,深深的觸動了學生的`心弦。在主題班隊活動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環保信息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環保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環保素養。通過各學科“潤物細無聲”的環保知識滲透,使學生既增長了環保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自發的環保行為。
為了真正搞好環保知識在課堂教學的有機滲透,學校著重做了這樣幾項工作:一是抓好一支“綠色園丁”隊伍。各學科的教材中均蘊含著豐富的環境教育資源,但這些資源能否得到挖掘,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增強學科滲透的意識,充分挖掘學科中的教育素材,落實教育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教育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我校沒有專職環保教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一方面請環境教育行家和從事環保工作的專業人員作講座,另一方面加強在職社會、科學等各科教師的環保培訓,組織教師學習一系列的環境保護的文件和有關環境教育的報刊雜志,提高教師素質。二是對其他各學科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要求各任課教師對本學科所涉及的環境知識要講全,講透,聯系實際,達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目的,環境知識的教學要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學校創建“綠色學!鳖I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聽課、檢查教案、評教調查等,對環境知識教學進行檢查講評。三是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計算機、投影、錄像機等,解決環境知識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環保知識更形象、直觀、靈活有趣,強化學生環境意識,豐富了環保知識教學形式和內容。四是結合環境知識課內教育,建立興趣小組,組織部分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潛移默化中提高環境道德素質。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拓寬環保教育的渠道
在課堂滲透環保知識,激發學生環保熱情的同時,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環保教育活動,寓環保教育與活動之中。
1、結合相關環保紀念日,廣泛開展環保教育活動。
學校結合每年3月12日的植樹節、3月22日的節水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無煙日、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而積極地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爸矘涔潯睂W校號召全體師生植樹造綠,還大地一片綠色;“節水日”中組織學生開展“節約一杯水”活動;“地球日”學校開展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的環保征文活動以及書畫比賽!盁o煙日”里學校號召教職員工“遠離煙害,享受健康”,組織學生給吸煙的爸爸寫一封信,做無煙好公民活動;“世界環境日”少先隊大隊部組織開展了以“關愛生命,改善環境”為主題的演講活動。通過一系列別開生面,豐富多采的教育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關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質。
2、利用多種陣地,開展環保教育。
學校除抓好課堂教學滲透這個主陣地之外,還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校會、班隊會、宣傳欄、講座、知識競賽等常規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使學生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充分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學校還經常利用多媒體,組織廣大教師開展環保法律知識的專題培訓與學習。各班級還召開環保主題班會,通過故事、詩歌、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趣味性,寓環境教育于輕松愉快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們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環保知識。
3、積極開展環保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行為。
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校利用節假日、星期天安排教師帶領高年級的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自帶勞動工具,上街進行義務勞動,清理居民區和校園周圍的雜草雜物,清理和洗涮不規范張貼物。學生還走進商場、超市、菜市場,配合國家發出的限塑令,了解塑料袋分發的情況,走進各飯店、餐館調查一次性餐盒、筷子的每日使用量,采訪農民使用塑料地膜的情況,利用網絡、書籍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顒咏Y束后,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強烈地感受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他們有的給縣環保局寫信,有的給全鄉群眾寫倡議書,用這些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環保理念,來號召大家一起加入到環保行列中來。這一系列扎實的環保實踐活動使學生開闊了眼界,獲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驗,增強了環保意識,培養了創新實踐能力。
4、從小處著手,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的環保行為成為習慣。
為了讓學生的環境意識轉變為良好的環保行為,我們注重從常規入手,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污染環境,并進行強化訓練,使之成為習慣。
全校每個班級都堅持“一天兩小掃,一周一大掃,節假日有值日生”的環境衛生制度,使學生養成愛衛生、講衛生的良好習慣,教室保護整潔,窗明幾凈,廁所干凈無異味,校園無衛生死角,垃圾分類回收。為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總務處制作了環保警示牌,如“綠色代表生命,愛護體現文明”、“珍惜一片綠色,贏得一份快樂”等,文字生動、發人深省,時常警示全體師生學會愛護環境,對師生們的環保意識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全體教師也深刻地認識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含義,積極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時常彎腰拾起一片紙屑、一塊瓦礫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可以說,熱愛綠色、保護環境已成為我校師生的自覺行為。
5、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使環保教育從學校向家庭、社會延伸。我們還經常開展家庭綠色行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我是環保小老師等形式,發動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向家長進行宣傳:買菜不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吃青蛙,節約水電、糧食,不使用含有機磷的洗衣粉,家庭垃圾分類等,通過小手拉大手,培養家長良好的環保意識,倡導綠色消費,以實現“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作用。
四、注重校園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校園環境建設是環保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一個清潔、美麗的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環保教材。為此我校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育人氛圍。
1、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們認為,創建綠色學校應體現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精髓。如果不能讓學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學校即使修建得再漂亮也是虛有其表。為此我們積極籌措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20__年暑假,國家撥款480萬元把我校的舊教室翻新成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20__年上學期,上級教育部門又為我校配備了十余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同年學校重修了院墻,硬化了主要道路,進行了大面積綠化,同時,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條件不斷改善。
2、因地制宜,廣泛發動學校師生自己動手,美化校園。
作為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我們的教育經費有限。現在一些不銹鋼標語牌、宣傳欄、垃圾箱動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我們沒有條件購置這些來裝飾門面。但是我們面對困難,不等不靠,根據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積極創造條件,自己動手綠化、美化校園。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一片鹽堿地上,這給我們的綠化工作帶來了困難。走進我們的校園,沒有珍貴的花木,沒有靚麗的景點,學校綠化樹木以常見的好種易活的楊樹為主,龍爪槐、小葉黃楊、月季、美人梅交錯其間。學校以前垃圾箱的樣子都是一些可愛的珍稀動物,通過爭創綠色學;顒,我們意識到這與環保是相背的,全部撤換成了材料環保、價格便宜的垃圾箱。
我們學校有一個優良傳統,學校的綠化、美化都是學校師生自己動手,從不雇傭外人。學校的標語牌、宣傳欄都是教師自己用木板制作的,上面的標語也是我們老師自己寫上去的;學校的門窗粉刷油漆也都是由教師義務完成;每年的植樹節我校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校內的綠化任務后,還要到社會上參加義務勞動。全校師生為學校的綠化、美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五、創建“綠色學校”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中,我們以提高廣大師生員工保護環境意識和提高環境道德素質為目的,堅持以課堂為重點,以活動為載體,采取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形式,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與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創綠”活動提高了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我校在創綠過程中努力發揮學校環境建設的功能,堅持以人為本,以大力提升學生文明水準為根本宗旨,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宣傳和教育工作,使廣大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環境意識和環保道德素養大大提高,保護綠色、保護環境已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
2、“創綠”活動綠化、凈化、美化了校園環境。
創綠活動的開展,加快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的步伐。學校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校園綠化、凈化、美化,使校容校貌更加整潔、美麗,真正成為了“綠色”的花園式學校。創建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學校的檔次,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3、“創綠”活動促進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通過“創綠”活動,我們認識到:保護環境、創建綠色學校,是校園文明的綜合體現,環境意識是衡量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保護環境,美化校園”有力地推動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創綠”活動,使全體師生、家長樹立了環境保護意識、環境公德意識和環境文化意識,引導大家學會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4、提高了辦學效益。
比如通過節水、節電、節約紙張、保護校園內一草一木等活動的倡議,為學校減少了支出,降低了成本,從而提高了辦學效益。
5、促進了學校教學與管理水平的提高。
創建綠色學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教師必須結合所授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把相應的環保知識、環境道德與環境法制傳授給學生。這無疑對教師備課的廣度、深度與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得不精心備課,翻閱大量資料,關注環境保護形勢與動態,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教學水平隨之提高。
綠色學校不只是簡單的進行校園綠化,栽幾棵樹,種幾束花,保持清潔,“綠色”應該是生命、朝氣、健康的象征,是生態、節約、可持續的代表,綠色學校應該是從辦學目標到校園布局,從學科教育到學生活動,從學校管理到日常規范,都應滲透這種理念。植樹種草只是一種低層次的綠色,重要的是創建一種綠色的文化、理念,并且把她深深的植入廣大師生的心里,讓她生根、發芽。作為學校,雖然無法改變社會環境的現狀,但是,我們在學生心中播下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一顆種子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千萬顆種子必將撐起我們為之奮斗的綠色家園!
幾年來,我校在創綠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我們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走出了符合我校實情的創綠之路;仡檸啄陙淼墓ぷ鳎覀內〉昧艘欢ǖ某煽,但還存在著許多不足:走出學校的綠色行動安全隱患突出;社會實踐基地沒有建立;校園綠色文化提升中的資金短缺;學校綠色教育內容體系還不完備;學生行為養成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均有待改進和完善。我們一定會總結經驗,發揚成績,正視問題,繼續努力,孕育綠意盎然的學校綠色文化。綜上所述,我校對照《濟南市綠色學校創建標準》,認真自查自評,自評分為85分,認為已經符合創建條件,特此申報濟南市綠色學校,請于批準。
申報綠色校園申請報告范文 篇3
我校按照重慶市《關于印發重慶市人文校園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渝教宣200921號)和江北教20118號《關于20__年“五個校園”建設實施意見》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注重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把創建綠色學校,培養綠色使者作為學校的重要任務,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學校的綠化、凈化、美化工作成績突出。根據(江北教辦201216號)《關于對申報“五個校園”考核評估學校進行檢查驗收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對“綠色校園”建設情況進行了自查,現報告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創建于19xx年,目前占地19.6畝、校舍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綠化面積7536M2,生均綠化面積6.3M2,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00余人,教職工111人。我校十分重視環境教育,不斷加強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工作,歷經20多年的發展,學校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生機盎然,師生在優美的環境中愛崗敬業,樂學善思,逐步把觀中建設成了理想智慧的家園,成功愉悅的樂園,科學人文的花園,自主互動的學園,受到各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二、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人財保障
為保證創建工作的落實,學校成立綠色校園創建活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郭鴻彪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本項創建活動的具體工作安排。學校將設立綠色校園建設的專項經費,做到?顚S茫沟萌肆ω斄ξ锪Φ靡员U系轿。
三、形成共識,強化組織管理
保護環境,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保護環境是全社會的責任,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創綠色校園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德育處和總務處緊密配合,把環境教育工作與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口號是:“人人都是清潔工,人人都是責任人”。我們的衛生標準是:“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我們堅持做到學期初有計劃,期中有檢查,期末有評比、有總結,每月都按時召開綠色環保工作會議,把各項具體工作落在實處。同時,認真制定環保培訓計劃,每學期兩次組織師生開展環保知識學習,使環保教育更加系統化、規范化。
四、強化滲透,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
學校的任何一種教育活動只有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才有生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注重滲透環保教育,在思想品德、語文、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我們充分體現了環保教育,各科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案,加大對環保知識的滲透教育,使環境教育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潛移默化。
為配合課堂教學,學校德育處又開展了環保主題活動,從而保證了教育的一致性。為保證校園環境衛生,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去年,我們開展了“爭當環保小衛士”活動,學校學生團委、少先隊發出倡議,全校師生積極響應,每個學生都寫出一份“爭當環保小衛士”征文,用實際行動凈化、美化環境,此項活動的開展使校園中主動揀紙、揀雜物的多了,亂扔亂棄的少了,學校學生團委、少先隊又評選出多名校園環保小衛士,利用廣播、板報,大力宣傳,以點帶面,增強全體師生的衛生意識,提高了衛生質量。
五、拓寬渠道,注重活動與課外教育相結合
學校學生團委、少先隊組織學生會、大隊委成立了環保、護綠小隊,并配有專職輔導教師,利用節假日、雙休日深入到社區開展環保知識宣傳及紅領巾文明行動。學生們常年堅持深入到小區清理衛生,使學校教育得以延伸,受到社會好評。我們十分注重在日;顒又袧B透環節教育。通過召開各種環保主題班會,把環保教育作為中學生的創先爭優的必修課,并把環保教育活動把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有機結合,先后召開“呼喚綠色的明天”、“小樹小樹快快長”、“環保在我心中”等幾十個大、小環保主題會,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環保,寓教于樂,效果良好。這些舉措既豐富了學生的環保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既帶動了家庭,又影響了社會。
六、美化環境,校園處處育人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我們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明確提出“校園無處不育人,校園無時不育人”的口號。先后建立了形式新穎的板報,在走廊墻壁上懸掛繪畫及書法作品,這些景觀陶冶了學生情操。另外,為提高衛生標準,我們實行了垃圾袋裝化。學校還制定了《規范化班級評比制度》、《校園環境衛生共同責任制度》,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增強自我管理意識。目前,學?删G化地均得到綠化,校內鮮花盛開,樹木枝繁葉茂,我們真正做到了校園清潔優美,課堂規范整潔,廁所清新潔凈,F在,我們繼續開展“從小事做起”活動,要求學生做到“隨手關閉水龍頭、少吃口香糖、節約紙張,回收廢紙、不吃野生保護動物”等10項隨手可做的小事,既節約了資源,又減少了污染。
經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環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績,師生無亂扔亂棄現象,人人講文明,個個講衛生。更為可喜的是全體師生具有了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懂得了應該愛護森林,愛護動物。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將不斷創新,不斷探索,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把我校變得更美、更綠,更富詩情畫意。
申報綠色校園申請報告范文 篇4
近幾年,我校根據文件要求,為創建義烏市“綠色學!弊隽嗽S多工作,現以基本達標。請教育局、環保局予以考核。
一、實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綠色環保教育體系。
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工會、少先隊、教導處、總務處負責人為成員的“綠色學!眲摻I導小組,形成了多角度、多側面的環保教育管理體系。
二、內容具體,規范明確,各部門工作責任落實。
開展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是一項綜合性的需要全方位開展的工作。根據義烏市“綠色學!笨己藰藴,我們制定了符合學校實際的多項落實措施,責任到人。
三、構建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課程問題。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環境課程體系,包括目標、結構、教材內容、教學模式與評估機制,是落實環境教育的基本保證。
1、確立課程目標
普及環境教育,幫助正在成長為合格公民的小學生,對環境科學綜合性的基礎知識體系應有較系統的認識;對環境觀念(持續發展觀念、基本國策觀念、環境資源觀念、環境價值觀念、環境公德觀念、環境法規觀念)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2、改革課程結構
活動課程的設置納入正式課程安排,包括知識類、技能類、藝術類、自然類、社會類和環境課題研究等。從內容到活動形式和規模,靈活多樣。
3、開展課程實踐,注重相關學科的教學滲透
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各相關學科(自然、語文、思想品德、美術、社會)的課程綱要和現行的教材均有環境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思想道德倫理。學校組織各相關學科協同編寫了各學科、各冊教材、各章節有關環境科學知識的綱目,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序列,明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納入各學科的教學計劃。
四、拓寬各種渠道,寓“綠色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1、突出視聽功能,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把環境宣傳作為環境教育的切入點,如在學校園內設立環保教育宣傳欄、環保宣傳標語(牌),班級進行環保板報競賽,不斷為環境教育營造濃郁的氛圍。
學校經常性利用多媒體教室、電腦室、組織學生觀看遠教環境教育錄像片、光盤資料,并將學校組織的各種環;顒蛹皶r錄像,及時播放。學校廣播臺開辦了《環保之聲》固定欄目,定期向全體師生廣播,使之成為學校環境宣傳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2、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開展環保知識教育
學校把環境教育當成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講話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愛我星期天、愛我清水”,“以實際行動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內容,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國旗教育中,提高了師生的環境意識。
3、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專題活動
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4、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擴大環境教育的成果
學校堅持每學期組織同學們凈化、綠化校園,利用節假日組織同學走上街頭進行衛生清掃和環保宣傳活動。
五、美化校園環境。
1、做好綠化、養護工作。
2、有效控制學校自身產生的污染。
學校多年來通過創建“綠色學!被顒,使全校師生環保素質得到大大提高,環境保護教育宣傳蔚然成風,環保宣傳、環保實踐、環保監督已成為一種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