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通用3篇)
新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 篇1
一、項目概要
該機械是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四者有機綜合的結果。在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的基礎之進行一次綜合,其中理蓋技術、廣口瓶沖瓶機可倒置持瓶器是該一體機完美結合的關鍵所在。這一機械的成功將從根本上對食品機械低水平重復的建設進行一次根本性的改觀。
沖瓶機主要用于廣口瓶的內瓶沖洗,要求旋轉式無間歇沖洗瓶,配合生產線自動化組線要求。持瓶要穩定,不打滑。沖洗瓶要求深入瓶內沖洗。能方便按照沖洗瓶工藝設置多道沖洗液的沖清,以及吹干要求。
理蓋機則主要針對廣口瓶瓶蓋的自動化理蓋,排序,以及上蓋。要求通過傾斜皮帶上安裝擋條,工作過程中圓形蓋立在擋條上,利用蓋子自身的重力偏向使蓋子達到篩選理蓋的目的。本設備應包括理蓋后的排序,儲存瓶蓋的裝置。滿足方便迅速上蓋的工作要求。
灌醬機實現了醬料灌裝的連續式生產,且灌裝量調節方便可靠,其密封結構可以滿足固液分離的醬料的灌裝。打破了過去醬料灌裝技術不能灌裝固液分離的醬料(比如有一類辣椒醬里面有明顯顆粒狀的辣椒籽與辣椒外皮片)的傳統。
倒汁在腐乳工藝里,通常是人工倒汁,衛生條件不好,勞動環境不好,操作復雜生產效率極低,而腐乳食品又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好,所以倒汁機的開發成功是腐乳制作包裝自動化的一個里程碑,其市場需求量非常之大,投資效益相當可觀。增強社會和國家在食品機
械領域的創新能力,填補了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
二、項目的目的、意義及必要性
我國幾千年來的醬油、醋等釀造調味品行業自古至今一直處于手工作坊狀態,全國釀造廠家不計其數,絕大多數釀造廠家目前仍處于加工手段單一,生產效率低下,衛生情況難以達標,機械化程度基本為零的傳統落后的狀況。國家近年來對食品行業衛生日益重視,衛生標準的提高使幾千年的釀造行業面臨一個急需高新技術改造的新時期。
目前我國釀造、調味等食品機械廠家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稍成規模的公司也不過三家,作為我國食品機械生產企業的龍頭,肇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具備幾乎所有食品機械的生產能力,為了改變目前國內食品機械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狀,對原有的機械設備改造升級更是時不我待。
沖瓶、滅菌、瀝干、灌裝、旋蓋一體機在原來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等機械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升級,可以大大提高一體機的技術含量與生產能力,比原來的分散組裝線更節能,更安全,更高效,體積更小,從而優化原有的技術設備,搶占市場制高點,為公司從遠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三、項目的主要內容與關鍵技術
1、實現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四者有機綜合,從根本上對食品機械低水平重復的建設進行一次根本性的改觀。
2、通過該項目研究和創新大大改善市場上上蓋機的一系列缺
陷。提高自動化包裝線的穩定性。
3、通過該項目研究和創新,填補廣口瓶自動化理蓋,上蓋的技術空白。
4、打破過去醬料灌裝技術不能灌裝固液分離的醬料(比如有一類辣椒醬里面有明顯顆粒狀的辣椒籽與辣椒外皮片)的傳統。
四、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指標:
1、理蓋不正確率<0.01‰,理蓋速度:12000 PCS/H,排序及儲料能力:順暢無短缺,對瓶蓋無變形損傷。
2、持瓶和松開瓶穩定,倒瓶率<0.1‰,持瓶力度適宜,破瓶率<0.01‰,沖洗清潔度達到國家指定標準。
3、適應黏度≥2.8mPa.s,灌裝誤差≤0.5g%,卡瓶率<0.1‰。
4、持瓶和松開瓶穩定,倒瓶率<0.1‰,持瓶穩定,倒汁過
程倒瓶率<0.01‰,持瓶力度適宜,破瓶率<0.01‰,持瓶器壽命≥10000小時。
經濟指標:
沖瓶、滅菌、瀝干、灌裝、旋蓋一體機以銷定產,與傳統的組裝機械生產線相比,減少了機械維護的人手,節省人力成本80%,機械加工工序60%,設備投資減少75%,減少廠房占地面積70%,節約能源40%,生產效率提高100%,每年可節約能耗700噸標準煤。一體的單價約為200萬元/臺,項目投產后,新增產品銷售收入4000萬元,新增利潤1200萬元,新增稅收600萬元。
五、項目資金情況
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700萬元,開發試驗費600萬元,其他50萬元,另需流動資金150萬元。項目資金由銀行貸款和企業自籌解決,其中銀行貸款1200萬元,企業自籌300萬元,目前資金已全部得到落實。項目擬申請銀行貸款利息70萬元。
六、社會、經濟效益評估
1、項目投產以后,新增產品銷售收入4000萬元,新增利潤1200萬元,新增稅收300萬元,每年可節約能源700噸標準煤,新增就業人員200人,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2、該機械是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四者有機綜合的結果。在理蓋機、沖瓶機、滅菌機、灌裝機的基礎之上進行
新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 篇2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名稱:
保山市龍陵縣怒江一級支流勐梅河流域松山、大埡口段水環境治理工程。
(二)項目概況
保山市龍陵縣怒江一級支流勐梅河流域松山、大埡口段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地點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鎮松山片區、大埡口片區。主要建設內容為水源地匯水區范圍內新建污水手機管網48353m,配套建設檢查井、沉泥井、接戶井等;新建污水處理設施6座,新增污水處理規模450立方/日。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該項目已于20xx年10月8日獲市局批復,并于20xx年10月17日開工,目前項目正在實施。根據項目建設需要及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要求,通過問卷調查,實地查看,組織座談等方式進行績效評價,檢查項目建設是否達到預期建設目標,是否發揮預期要求的項目效益,是否達到理想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判斷后續繼續開展本項目的必要性。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該項目資金已于20xx年2月19日下達到保山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該項目資金年初預算數250萬元,實際支出金額250萬元,全年執行數250萬元,預算執行率100%。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招投標制、項目建設監理等制度,加強對項目建設各環節的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政資金管理的規章制度,項目建設要實行法人責任制、合同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實際完成值80%。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效益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實際完成值80% 。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受益村莊的群眾滿意度≥80%,實際完成值90%。
四、績效自評結果
20xx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100分。
五、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建立健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突出支持重點,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帶動示范作用,重點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能力提升等項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提升龍陵生態環境質量。
新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 篇3
我縣XX年度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共4項,即勐伴鎮、關累鎮、勐捧鎮衛生院和勐臘縣保健院,規劃建設規模2900平方米,總投資230萬元,其中中央190萬元、省級配套40萬元。根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XX年度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現將我縣XX年度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工作開展情況總結
一、項目工作組織領導
為做好XX年度新增中央投資項目,縣衛生局成立了國債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局長、總支書記任正、副組長,成員由業務股、辦公室相關人員組成。
二、項目工作進度
按照中央、省、州關于項目工作的要求,我縣及時組織上報項目建議方案,收集相關資料,騁請具有資質單位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圖紙設計,并確定由施工資質,正在衛生系統國債項目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目前已完成全部項目單位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除了縣保健院因需搬遷建設、擴大建設規模,其它3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已全部開工。
1、XX年第四季度國家追加拉動內需項目實施情況
XX年第四季度國家追加拉動內需項目共3個(關累鎮衛生院、勐伴鎮衛生院、縣保健院),規劃建設規模25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82萬元(已到位)。勐伴鎮衛生院于2月開工,目前已完成舊房撤除,正在進行地基開挖,已完成投資7萬元。縣保健院已完成圖紙設計、預算,由于縣保健院原計劃在現址擴建,項目投資62萬元,但現住址縣政府規劃列入綠化帶,需搬遷至新城建設,規劃建設規模3968平方米,總投資988萬元,正在申請追加投資和落實建設用地。關累鎮衛生院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圖紙設計,3月4日開工,目前正在撤除舊房、平整土地,已完成投資3萬元。
2、納入XX年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工程進展情況。
納入XX年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項目1個(勐捧鎮中心衛生院),目前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圖紙設計,3月4日開工,目前正在撤除舊房、平整土地,已完成投資2萬元。
3、建設規模完成情況
下達規劃建設規模2900平方米,實際設計建設規模5767平方(關累874㎡、勐伴525㎡、勐捧400㎡、保健院3968㎡)。
4、預算投資情況
下達投資230萬元,其中中央190萬元、省級配套40萬元,預算總投資1166萬元。
三、項目資金到位及管理
目前已到位勐伴、關累、保健院項目資金共182萬元,勐捧鎮衛生院48萬元未到位。項目資金由財政專戶儲存,尚未使用。不存在滯留、擠占、截留、挪用,以及虛假冒領、鋪張學浪費建設資金等情況。
四、工程質量管理
騁請具有工程監理資質單位進行工程質量全程監理。施工單位建立和落實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不存在盲目趕進度導致的質量安全隱患。
五、項目審批
嚴格按照國家建設項目要求辦理土地、設計、環保、消防等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