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選修《丹柯》課堂實錄
師(插話):在這里高爾基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極盡想象和夸張,能給讀者帶來強烈的震撼,相信讀了這篇小說后,這一幕將會久久地留在大家的心中。老師把這一段來朗讀一下,請大家閉上眼——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丹柯給自己的心靈帶來的沖擊和震撼。
(教師范讀丹柯掏出心來片段,學生閉上眼感受。)
師:請大家慢慢張開眼,告訴我,你看到了怎樣一個丹柯?
生5:他自信勇敢、具有犧牲精神。
師:族人們也是勇敢的,但他們的勇敢是為自己,而丹柯的勇敢是為了集體,是一心為公。
到這里小說主題也呼之欲出了。高爾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頌怎樣一種精神?
生5:歌頌了丹柯一心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犧牲的精神。
三、主題的多元解讀與個體化感悟
師:到這里我們似乎已經完成了對主題的解讀,而通常我們的閱讀也就結束了。但是問題沒那么簡單,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不把主題直接說出來,而要編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們費神來解讀?哪位同學用知識短文的相關知識來回答。
生7:形象大于思想,寓思想于故事,一方面增加了閱讀趣味,另一方面更大大豐富了小說的內涵,使得小說模糊多義,充滿各種解釋的可能性。
師:在這里老師要送給大家的第二句話就是:作品主題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所以,小說的主題概括出來了,我們的閱讀欣賞其實還遠沒有完成。作品主題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我們應當再進一步深入,從多元的角度和個性化感悟的角度來欣賞領悟。
有人說,丹柯在處理自己和族人的關系上也有問題,他沒有作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讓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從而理解自己,齊心協力把大家帶出森林。你同意這一想法嗎?(學生贊同)這就是多元化解讀小說主題。
剛才我們是從主人公丹柯身上理解小說的主題的,那么換一個角度,我們從族人身上作品又傳達出了怎樣的思想呢?
比如:如何對待英雄?如何保持人的尊嚴?
生4:對英雄應當理解、尊重、感恩、愛護.
生8:無論境遇怎樣惡劣,都要保持人的尊嚴,否則人就會變成小說所描寫的“野獸”和“狼”了。
師:談得好,多元化解讀固然有意思,但是僅僅停留在分析理解上,還不是我們讀小說的目的,讀小說,探尋小說主題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個體化的感悟,這樣才能使我們在閱讀小說中獲得有益的人生營養。
生活閱歷、價值觀念的不同,每個人感悟到的東西也會不同,這就是小說主題的個性化感悟。巴金說,我仰慕高爾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我把這幅圖畫作為寫作的最高境界。這就是一個作家的感悟。
下面大家從下面兩個角度任選一個,談談你讀了小說的感悟(幻燈):
1、從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樣的困境?
2、從族人想到自己:應該如何對待丹柯那樣的人?
給大家三分鐘準備。(學生準備)好,大家自由地來談談自己的感悟。
生2:從丹柯面對困境和委屈無怨無悔、不惜犧牲,我想到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不管如何困難,都不能喪失信心,要相信“一切都是有盡頭的”!(學生笑)
生7:我喜歡打籃球,拿到球特別喜歡個人表演,但從丹柯的故事中我感到一個團隊需要有一個核心,打球不能各自為政,要多向主力隊員提供好的傳球,而且要積極掩護他們,保護他們不受對方的傷害。(學生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