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和集體·.示例之一.
設計依據:
(一)說理透辟,語言概括、精確,是本文的兩大特色。說不出充足的理由和不善于使用簡練、準確的論述語言,恰恰又是當前中學生議論文寫作中普遍暴露出的弱點。應該揚課文之長補學生表達能力之短,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著重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長于說理和精于用語的特點。
(二)本文結構并不復雜,條理十分明晰,高二年級一般水平的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是能夠理清其層次,掌握其大致結構的。教學中要巧作點撥,引導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自己劃分歸納,不必過細的剖析。
(三)高二學生處于畢業階段,應該在新課的講授中結合舊知識的復習鞏固,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溫故而知新。
教學要點:
概括、準確的語言。議論文中語言準確性與鮮明、生動性的結合。
正確、透辟的說理。以充足理由證明自己正確觀點和批判錯誤觀念的論證方法。
引號、分號用法的復習和訓練。
第一課時
重點
分段;第一部分語言分析。
進程
(一)帶領學生逐節朗讀,逐節劃出或歸納出自然段的要點。
(二)全文可分幾部分?
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7節)列舉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種種表現,指出其思想實質,并對個人英雄主義深入加以批判。
第二部分(8—10節)正面闡明個人和集體的正確關系,教育黨員要有共產主義的前進心,要為革命事業做好自己應做的一部分工作。
(三)從整篇結構看,本文采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先從反面指出個人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對集體的危害,批判個人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者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關系的錯誤,再從正面闡述了共產主義事業需要領袖和英雄,教育黨員和干部發揮個人的積極作用,為共產主義事業作出貢獻,鮮明地表現出了先破后立的論證特點。
(四)議論文主要要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真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它先要求語言的準確性。在準確、鮮明、生動中,準確性是議論文的第一要義。
少奇同志的這篇文章,給我們提供了論述語言準確,和在準確第一的前提下,準確、鮮明、生動三性并具的范例。
下面我們從論述語言上對這篇文章逐節揣摩。
(五)先看對個人主義的揭露、剖析:
第一節,“在某些黨員中還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識!本渲械摹澳承闭f明范圍,“比較濃厚”說明程度,準確而有分寸。
準確的判斷,在數量、范圍、程度等方面的確切的規定性,是準確說理的前提。
第二節,用三個“或者”,分列個人主義表現的三種形態:患得患失;假公營私;打擊報復。程度步步加深,危害變本加厲,提得準確而全面。
“孜孜以求之”與“避開”、“逃走”對照,將個人主義者在生活和工作兩方面截然相反的態度,突現了出來。
與他們追求生活享受時,連用四個“要”字,生動寫出了貪得無厭的情態。
最后用兩個“ 一切”,將個人主義者行為的丑惡揭露無余。
揭露個人主義者的思想本質時,“浸透著”三字說中毒之深,“一大套”三字說表現之烈。
(六)再看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揭露,剖析:
第三節語言與第一節語言相照應,“不少”說明數量;“或多或少”說明程度。
第四節揭露個人英雄主義表現的八句以八個“他”字領起,條理清晰。
其中,有意識地使用對比的語言使揭露鮮明突出,如:“一點成功”與“盛氣凌人,不可一世”對照,活畫出個人英雄主義的淺薄;只能“高升”,不能“下降”,只能“行時”,不能“倒霉”,反義詞組成的排比句式,突出了個人英雄主義者思想境界的卑下。
挖掘個人英雄主義者思想根源的一些詞都是經推敲選用的,“殘存著”說的是思想,“不了解”指的是認識,“沒有”指的是品德,將客觀事物說得十分準確。
在揭露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實質后,第五節至第七節,對這種思想進行了嚴正的批判,闡述了共產黨員不能有任何自滿驕傲的道理。
(七)進一步批判個人英雄主義的五、七兩節,結尾處應該下判斷的地方,作者沒有用肯定句,而用了疑問句。以疑問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這種句法叫“反詰”“反詰”句不是要求聽話的人回答什么,而是向聽話的人說明結論。用疑問的口氣讓讀者經過思考得出必然的結論,這就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第二課時
重點
第二部分語言分析;本文說理方法的研究。
進程
(一)從第八節開始,文章轉入正面的闡述。
為了使自己正面的觀點表達得鮮明、有力,作者特別注意選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肯定的語意:一開頭,以三個“需要”,突出共產主義事業需要英雄和領袖的迫切性;兩個“大大”,強調為培養英雄和領袖,我們要做的巨大的工作。
讀這一節,要注意各句準確的修飾詞語。以兩句為例:①“還需要在各方面培養鍛煉很多很好的共產主義的革命的領袖和英雄。”這一句中,“在各方面”指的是范圍,“培養和鍛煉”指的是手段,“很多”說數量,“很好”說質量,“共產主義的革命的”說的是本質。②“有個人主義思想的人,常為個人利益而自覺地抹煞、掩蔽和歪曲真理!币痪渲,“為了個人利益”說的是損害真理的目的,“自覺地”說的是損害真理的程度,“抹煞、掩蔽和歪曲”說的是損害真理的三種手段。
為了鮮明地區分共產主義前進心和個人主義“前進心”,本節末尾,從目標、前途、性質三方面明確地說明了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前進心的概念。用確切的詞語準確地表述概念,可以大大提高整篇文章準確程度,使文章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二)第九節闡述怎樣的人才能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的真正領袖和英雄,兩個“決不是”,一個“決不能”從反面闡述。說得斬釘截鐵,態度鮮明,語氣肯定。
議論文常用復句來概括豐富的、復雜的思想內容,以使道理闡說得既簡煉又精確完備。本節的最后一句就用了“只有……只有……才能……才能……”從正面強調一個真正的領袖和英雄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思想境界(毫無個人目的,完全忠實于黨),道德品格(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理論素養(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工作能力(有相當的工作才能),實際成績(能夠正確地指導黨的工作),自我要求(努力學習,不斷前進)。
(三)最后一節闡述革命者在共產主義事業中所起的作用。
強調個人的工作只是事業的一部分時,用了三個“任何”的定語,突出無一例外,體現了思維的嚴密性,語氣也干凈利落。
一小節中出現了十二個“一部分”,準確說明了個人努力在整個事業中的位置,鮮明地表達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觀點。
談普通的黨員為黨的事業工作時,用了“多一點”、“少一點”,“大小不一地”,“多少不一地”等修飾語,這些詞語體現了說理的實事求是、合情合理,是用語準確——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的又一生動的例子。
(四)總起來說,《個人和集體》在語言表達上有如下幾個特點
1、論述語言的準確性,在課文中突出地體現于:準確地表達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確實地揭示事物內在的聯系和規律,真摯地陳述作者的感受和感情,恰 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2、為了使論述準確、縝密,作者經過了仔細的推敲、選擇,在文字中恰當地使用了一些表示性質、狀態的形容詞,表示程度、范圍、肯定、否定的副詞和表示方面、關系的介詞,將客觀事實闡明得非常準確,將自己要說的道理敘述得明確、周全而很有分寸。
3、闡述一些復雜的、互相關聯的道理時,恰當地使用了一些復句,使說理環環扣連,層層推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4、色彩鮮明的詞語對照,相同詞語的連用和重復出現,排比句和反詰句的恰當運用以及一些形象鮮明的成語的運用,使準確、嚴密、概括性強的論述語言,同時具有了生動、鮮明的特點。
(五)說理透辟,以充足的理由證明自己正確的觀點和批判錯誤的觀點,是本文說理論述上的另一特點。
說理透辟,論證充足,當然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它和作者的階級立
場、思想方法、生活經歷和對事物的認識能力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但要將道理說得清楚透徹,又是一定要講究說理的步驟和方法的。
本文中下列說理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1、文章第二節揭露個人主義時,首先說了個人主義的三種表現形態,接著說個人主義者在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截然相反的態度,然后用兩個“一切”將這些態度概括起來,最后挖掘了個人主義者的思想根源。這種由現象到本質的步步深入的說理方法,可稱為“由表及里法”。
由表及里法,普遍用于對某一事物或某一社會現象的剖析中。有的文章,如《反對自由主義》通篇采用了這一方法。這樣從事物外在的表現一層層地剖析到內里的本質,既符合人們由淺入深地認識事物的認識規律,又達到將道理說透的要求。
2、為了幫助大家深刻認識個人英雄主義的錯誤,文章第五至第七節對個人英雄主義作了嚴肅的批判。提出論點后,少奇同志作了三個比較:先將這些同志取得的一點成績和整個共產主義事業相比較,用詰問句強調:相比之下,個人的成績是很小的,不值得驕傲的;再與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相比較,指出:應防止自滿和驕傲;最后又將個人地位至極的皇帝與共產主義事業家相比較,用詰問句強調:個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不值得計較和夸耀,這是一種比較說理的方法。
比較是鑒別事物的一種好方法。通過一事物古今、先后等各個發展階段的縱比,及此事物與彼事物(如:皇帝與共產主義事業家),事物的局部與事物的整體(如:個人成績與整個事業)之間的橫比,事物的特點或矛盾就會暴露得十分顯明,所闡述的道理就具有了一種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自然地為讀者所接受。
第三課時
重點
繼續研究本文的說理方法;引號、分號知識的復習和練習。
進程
(一)議論文常用釋概念的方法來說理,以辨析、論定某個特定概念為中心展開議論;蛳露x,解釋概念的內涵;或劃類別,揭示概念的外延;或辨正誤,指明不同概念的質的區別。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講清楚了,要闡述的道理也就說清楚了。
本文的第八節,便使用了釋概念的說理方法,要反對個人英雄主義,又要鼓勵每個黨員不斷地進取,如果不辨清個人主義“前進心”和共產主義前進心的根本區別,黨內的一些混亂思想便不能得到澄清。釋概念時,作者先確定了共產主義前進心這個概念的內涵:“為了人民,力求前進,這是共產黨員最寶貴的品質!苯又蛯人主義“前進心”和共產主義前進心兩個概念放在一起進行辨正,從階級屬性、對待真理的態度和發展前途等方面將兩個不同的概念辨析清楚。兩個概念的內涵確定了,我們就不會將彼此混淆起來;既不會因強調反對個人英雄主義而沒有了革命的前進心,也不會因提倡共產主義的前進心而滋長起個人英雄主義。
因我們平時較少從這個角度分析議論文的說理結構,大家對這一說理方法有一種陌生的感覺,其實,我們學過的一些課文,如《師說》、《“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都是用了這種說理方法的。
(二)本文第九節在論述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共產主義事業中的真正的領袖和英雄時,先從反面闡述:自稱領袖和自己個人企圖作領袖的人,自高自大,個人英雄主義、風頭主義、有個人野心和虛榮心的人,決不能成為領袖。然后再從正面闡述真正的領袖和英雄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特質。這是我們常見的“正反說理法”。
正反說理法有它突出的優點。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必須從正反的經驗中獲得。從正反兩方面說理,能增添說理的論辯色彩,造成事理間的強烈對比,使是非曲直,清清楚楚,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的觀點也表達得十分鮮明。
必須提及的是,在正反說理中,正反兩面不是平列著而是以一面為主。在揭露性的議論中,往往以正面引出反面;在立論性的論述中,如本文這一節,正面的闡說是為主的,反面的闡述則起突出強調正面闡說的作用。
(三)本文最后一節著重論述了黨員應為整個共產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問題。這既涉及到理論上的認識問題,又必然要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現實矛盾。少奇同志在提出論點后,圍繞論點分幾步層層說了道理。第一層,偉大人物也只能在共產主義事業中做好一部分工作;第二層,普通的黨員在共產主義事業中也是做一部分工作;第三層,對這部分工作我們應持的正確態度;第四層,不應輕視技術性的工作。
這些論述,針對黨內同志存在的一些模糊觀念,從如何看待偉大人物的歷史作用這樣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一直說到如何對待技術工作這樣的具體問題,使用的是由巨而細,由遠及近的說理方法,我們把它稱為“由遠及近法”。
如果不由遠說起,從根本性的問題說起,說理就會陷入就事論事的泥沼,缺少高屋建瓴的雄辯氣勢;如果不說到就近的切身的事,論述又會成為不著邊際的空泛的說教。只有遠近相續,巨細相連,將天下事和切身事結合起來,才能明之以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真正影響人的思想,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由遠及近的層層闡說都是統一在一個總的觀點——論點之下的,彼此間有著嚴密的邏輯聯系,而不是信手拈來,湊成一氣的,學習這一說理方法時,我們必須認真注意這一點。
(四)分別說說下列各句中所用的引號表示什么意思。
1、一切“倒霉”的事情,總想是沒有他。(借用)
2、“人是自私自利的動物”。(引用)
3、他有個人的野心,“逞能干”……(突出)
4、他企圖在共產主義事業中把自己裝扮成為“偉大人物”和“英雄”……(諷刺)
5、還不是如斯大林同志所說的,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罷了。(引用)
6、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前進心,和個人主義的“前進心”,是完全不同的。(諷刺)
7、……以為在技術工作中埋沒了他,使他“不能”揚名一時……(引用)
(五)補充練習:(練習分號的用法)
給下列句子打上標點符號,說明為什么要這樣標點。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在過去革命戰爭的年代中(,)我們需要革命的堅定性(,)需要高度發揚這種品德(;)在現在革命建設的年代中(,)我們更需要革命的堅定性(,)使這種崇高的品德大放光芒(。)
3、要想很好地為政治服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正確的思想(,)一個是真實的本領(。)
4、星期天我們在一起溫課(,)他幫助我溫習語文(,)我幫助他溫習數學(。)
通過練習應使學生懂得分號主要表示句子里并列分句的停頓,如1、2小題。有時并列的分句結構簡單,或前后意思聯系很緊密,分句內部又沒有逗號,分句之間就可以用逗號而不用分號,如3、4小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