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教案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層層鋪墊,最后點題的方法
2. 學習課文語言質樸、清新,富有感情色彩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 導入 新課
投影:千里鶯啼綠映紅
兩個黃鸝鳴翠柳
黃鸝鳴叫清脆婉轉、悅耳動聽,說起黃鸝就令人聯想到——春天美景。孫犁(簡介 山藥蛋派 白洋淀派)筆下的黃鸝是否詮釋了這一命題。
《杜鵑枝上杜鵑啼》蘊含周瘦鵑對傳統習慣看法的思考 古人辛酸、斷腸 我有情味 多半是一種心理作用。
采用的是: 托物言志的方法
本文托黃鸝言何志呢?
二、 講析課文
1. 找出文中寫黃鸝的情況(4次)
抗戰 色彩鮮麗 聲音誘人 姿態矯健 一閃而過
病中 追逐逗鬧 安家落戶 一去不返
誑鳥市 懸空吊著 拉上來 焦黃 凄慘
江南太湖邊 群鶯亂飛 全部美麗 極致
2. 作者對黃鸝的感情和認識前后是否一致
遺憾——惋惜——憐愛——喜愛之極
3. 為什么對黃鸝會有不同的感情和認識?
環境不同:不同的環境對事物的“極致”的發揮起到相當的限制作用。
哲理: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三.寫作時代背景介紹
本文寫于1962年,當時“左”的錯誤傾向,把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口號理解為“要求文學藝術從屬于臨時的、具體的直接德政只任務、直接的政治任務”,干涉了許多不應當干涉的事情。1962年以后,“左”的錯誤愈演愈烈,終于釀成“文化大革命”。
聯系背景,就會明白作者構思的奇特巧妙,能理解寄寓在黃鸝命運上的思想感情,也不得不讓我們嘆服文章中閃爍著的先知的光輝。
層層鋪墊,最后點題
四.語言運用機巧借鑒
朗讀課文最后五段
修辭:
引用名句: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 增添文學色彩
排比 三個“這里的……” 勾勒太湖環境優美
對偶 “它們的啼叫……,它們的飛翔……” 對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絕妙的江南風景圖。
句式:
整散結合 長短結合 錯落有致
多種修辭手法,整齊而有變化的句式,曲折回旋,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五.想象描述:“虎嘯深山……雁排長空”中的一景,表現其極致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