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多媒體教學課?!
宜興市樹人中學 馬亞輝內容摘要:把能否利用多媒體教學作為能否成為新型教師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志是先進正確的教學理念嗎?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內,進行著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教師依然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進行意義建構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在多媒體的使用方式和時機上,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關鍵詞:發現、探究、認識社會, 接受新信息 ,意義建構的工具, 喚醒語言文字的感受, 創造新的生活圖景。
文章內容:在剛剛結束的宜興市初三語文教學觀摩活動中,筆者上了一堂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品雨》。課后許多老師對課件制作的精美,課堂氣氛的溫馨和活躍贊不絕口,筆者自是高興,但接下來在學校舉行的青年語文教師優質課評比中,對于同一篇賽教課文《濟南的冬天》每個參賽的語文老師都無一例外的用到了多媒體教學,而不會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教師對此不敢問津。由此筆者不禁要反思:難道現在的語文課把能否利用多媒體教學作為能否成為新型教師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志。
多媒體教學在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出現,但當時是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九十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 。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這種教學方式因其圖文聲像并茂,能突破視覺限制,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情緒和注意力;它的動態性,有利于突破傳統教學中單調、枯燥的教學過程 ,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節約時間和空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從“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到形式多樣、聲光俱全的多媒體新式教法,我們的語文教師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謂花盡了心思。可是當電腦普及之后,上至領導,下至普通教師,把能否利用多媒體教學作為能否成為新型教師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志。于是無論哪一級的公開課,若教師不能拿出一個象樣的課件,簡直是一件無地自容的事。因此在一些地區,某一些學校便片面追求多媒體輔助教學,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手段是先進了,形式是多樣了,但令人懷疑的是先進的手段和多樣的形式是否真的達到了從前傳統教學所不能達到的目的,解決了傳統教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呢?
而實際上許多所用的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夠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美國大眾傳媒學家施蘭姆曾說:“如果兩種媒體在實現某一教學目標 時,功能是一樣的,我一定選擇價格較低的那中媒體。”也就是說,選擇媒體必須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而很多人恰恰違反了這一原則。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運用,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創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境,使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但有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于是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內,進行著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教師依然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依然我行我素。
多媒體的性質是什么?或許有很多老師都會回答:多媒體是教師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然而,錯了!現代教育理論下教學媒體的性質已經發生的根本的轉變。現代教育理論要求要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教育技術的應用應能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探究和意義構建的途徑獲取知識。也就是說,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進行意義建構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既有知識的傳授、反饋,又有感情的交流。而“人”與“機”的交流是單向的,且缺乏能動的情感交流。這就決定了人機交流不能取代師生交流。因此,在多媒體的課上,要突出教師在“教”中的主體地位,而不能以“機”取而代之。在多媒體的使用方式和時機上,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用課件的演示代替老師的講解,老師一節課的時間里主要任務是不斷地點擊鼠標,用老師事先設計的課件流程取代學生思維的發展軌跡,學生在臺下仰著脖子當觀眾。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在語文教學中更是如此。 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象、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課的極大興趣,于是很多教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象信息,并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但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讀書聲越來越稀小,以前的那種書聲朗朗的語文課堂在現在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沖擊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勢。
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代教育手段,還要不要花費課堂時間讓學生去讀?答案應該是不容置疑的。中學語文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教學活動的進行,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發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學語文教學。很多非語文學科的老師在聽了語文課之后都會說:現在的語文課已越來越不象語文課。這應該是給那些只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多種信息的融合,而缺少了朗讀,這一最能體現語文教學特點的課堂活動的教師的最中肯的評價。因為語文是人們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工具,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語文教師應該以自己的激情,喚起學生的熱情,用充滿情感的話語和體態,傳達自身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引導學生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表達自己的情感體會。如果老師被多媒體軟、硬件所取代,師生的感情交流就無從談起。
比如在《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朗讀、賞析各種修辭手法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中去。也許由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于文字的不同理解可能形成不同的“濟南的冬天”,但這畢竟使學生對于文字有了自己的感覺。然而,在許多的多媒體課堂上必定會有一張不知何處的山水圖片投影在屏幕上。且不說這張圖片是否能充分表現出老舍先生筆下優美的意境,單就這樣的多媒體教學能否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想象能力還是值得商榷的。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的任務不是簡單地圖解課文描述的人和實物,而是借助圖形圖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把語言文字還原成生活圖景,并加以感受或表達,其終極目標是用圖形圖像喚醒語言文字的感受,進而創造新的生活圖景,豐富情感體驗。所以展示圖形圖像不能代替閱讀主體的想象,觀看電視劇不能取代閱讀文學作品。前者在多媒體教學中只能起到輔助、拓展、豐富的作用。這樣看來,上《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時,用二三十分鐘看《水滸傳》片斷來導入 或分析人物形象,是不科學的。
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如果不從教育觀念上改革,而僅僅是從形式上下工夫,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國家教育部最近制定的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們的語文教學難道不正應該以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為目的嗎?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豐富,無疑會使我們的教學背離這一目的而走向另一個極端。正如一位老師認為,好的課件不是看它運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適合教學,是否能給學生以啟發和引導。若教師們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一點實干精神,多媒體教學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數字時代的語文教學》(趙傳方)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個誤區》(李國強)
- 《雨巷》多媒體課教案(精選14篇)
南陽市二中 王偉教學目的:體會詩歌創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教學設想: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教學步驟:一、導入: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麼?生答:“多雨!...
- 借助多媒體教《村居》(精選14篇)
教師自編多媒體課件,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促進常規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的效率是很有意義的。下面談談我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在《村居》一課教學中的運用。一、創設情景《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在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
-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傳遞、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情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趨勢。...
- 《多媒體信息規劃與組織》教學設計(精選2篇)
學習結果的行為指標:知識與技能:1. 能恰當地利用信息冗余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2. 了解多媒體作品開發工作流程;3. 掌握多媒體信息規劃和組織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過程與方法:1. 體驗規劃多媒體作品的過程;2. 體驗組織多媒體信息的...
- 政治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點感受(精選3篇)
政治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點感受潘英福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學內容不斷深化,教學手段不斷更新。由于多媒體計算機能把文字、圖片、動畫、音樂、影像等基本素材綜合在一起,圖文并茂,生動逼真,能全方位、生動地把一...
-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2篇)
學習目標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傳遞、迅猛。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
-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材理解(精選12篇)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4篇)主要內容:本文簡要地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到多媒體的運用的基本情況,展示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和燦爛前景。課文從美國史密森博物館里存放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寫起,先概括地交代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
-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維護生態...
- 《趕海》多媒體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趕海》多媒體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設計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知道趕海是一件趣事。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滿載而歸”“束手就擒”等,并了解“武將”和戰利品的借代意義。...
- 談《霧凇》一課的多媒體教學(精選17篇)
巧用課件妙作點撥——沭陽東關實驗小學邵建榮【內容提要】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對語文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 何時看荷花——由《荷花》一課談教學多媒體的使用(通用1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曾經聽到一位老師指教的《荷花》一課,感觸頗深。這篇課文以生動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千嬌百媚、千姿百態的荷花,師生都非常喜歡。...
-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說課設計(通用15篇)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4篇)一、 說教材1、 教材內容《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是六年級第十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科普說明性的文章。...
- 《碧螺春》多媒體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武進區古方小學 馮嘉賢社會高速發展,人們對于信息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應用也已越來越頻繁,這也要求我們的教育應使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因此,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 關于多媒體教學(精選13篇)
時下,掀起了一場語文教學的“革命”,那就是使用多媒體。甚至一些會教比賽,其比賽規則中增設了使用多媒體的分項。一時間,語文課堂果真動了起來,活了起來,美了起來。課堂上,學生愉快,教師高興,聽課者也頗有收獲。...
- 《雨巷》多媒體課教案(精選13篇)
南陽市二中 王偉教學目的:體會詩歌創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教學設想: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教學步驟:一、導入: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麼?生答:“多雨!...
- 高三語文教案